一种温致变色隔热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1965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10:10
本申请提供一种温致变色隔热玻璃,通过采用隔热PVB膜层,使其对红外光区产生较强的吸收,将热量吸引在PVB内,减缓热量向室内辐射,且吸热后,PVB胶片温度比第一玻璃基板温度高,可提前激发VO2涂层的相变响应,通过设置中空结构,能够降低噪音、减少紫外线的射入,降低室内空调的能耗。内空调的能耗。内空调的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致变色隔热玻璃


[0001]本申请涉及变色玻璃
,具体涉及一种温致变色隔热玻璃。

技术介绍

[0002]智能窗的变色机理可分为电致变色、温致变色、气致变色以及光致变色等等。基于这些变色机理的智能窗均可实现对太阳光不同程度的调节,现有的温致变色玻璃是在两层玻璃基板之间包括一内含物的结构,并没有涉及具体的热致变色物质;有些温致变色玻璃是在玻璃表面沉积热致变色层,属于镀膜玻璃。工艺较复杂,生产成本较高,且大多数的热致变色玻璃需要的相变温度高,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为了解决上述热致变色玻璃需要的相变温度高、工艺较复杂,生产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相变温度低且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的温致变色隔热玻璃。
[0004]一种温致变色隔热玻璃,包括第一玻璃基板、第二玻璃基板以及设于两者之间的第一玻璃基体,所述第一玻璃基板靠近所述第一玻璃基体的一侧依次设有隔热PVB膜层和温致变色膜层,所述第二玻璃基板与所述第一玻璃基体之间粘接设有铝框。
[0005]如上所述的温致变色隔热玻璃,所述隔热PVB膜层膜厚为0.38n毫米。
[0006]如上所述的温致变色隔热玻璃,所述隔热PVB膜层内分散有AZO纳米粉。
[0007]如上所述的温致变色隔热玻璃,所述温致变色膜层为钨掺杂二氧化钒膜层。
[0008]如上所述的温致变色隔热玻璃,所述温致变色膜层膜厚为90

110nm。
[0009]如上所述的温致变色隔热玻璃,所述铝框外还设有用于封装的硅酮结构胶。
[0010]如上所述的温致变色隔热玻璃,所述铝框与所述硅酮结构胶之间设有用于将其二者粘合的丁基橡胶。
[0011]如上所述的温致变色隔热玻璃,所述第一玻璃基板与所述第二玻璃基板均为厚度4

12mm的浮法玻璃,所述第一玻璃基体为厚度4

6mm的浮法玻璃。
[0012]如上所述的温致变色隔热玻璃,所述铝框内填充有分子筛。
[0013]如上所述的温致变色隔热玻璃,所述铝框通过丁基橡胶与所述第二玻璃基板和所述第一玻璃基体粘结。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本申请提供一种温致变色隔热玻璃,通过采用隔热PVB膜层,使其对红外光区产生较强的吸收,将热量吸引在PVB内,减缓热量向室内辐射,且吸热后,PVB胶片温度比第一玻璃基板温度高,可提前激发VO2涂层的相变响应,通过设置中空结构,能够降低噪音、减少紫外线的射入,降低室内空调的能耗。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
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7]图1是本申请一种温致变色隔热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如图1所示,一种温致变色隔热玻璃,包括第一玻璃基板1、隔热PVB膜层2、二氧化钒掺杂膜层3、第一玻璃基体4、铝型材层5、硅酮结构胶层6和第二玻璃基板7。
[0020]一种温致变色隔热玻璃,包括第一玻璃基板1、第二玻璃基板7以及设于两者之间的第一玻璃基体4,所述第一玻璃基板1靠近所述第一玻璃基体4的一侧依次设有隔热PVB膜层2和温致变色膜层3,所述第二玻璃基板7与所述第一玻璃基体4之间粘接设有铝框5,通过采用隔热PVB膜层,使其对红外光区产生较强的吸收,将热量吸引在PVB内,减缓热量向室内辐射,且吸热后,PVB胶片温度比第一玻璃基板温度高,可提前激发VO2涂层的相变响应,通过设置铝框其中的中空结构,能够降低噪音、减少紫外线的射入,降低室内空调的能耗。
[0021]优选的,所述隔热PVB膜层2膜厚为0.38n毫米,其中n为自然数。
[0022]优选的,所述隔热PVB膜层2内分散有AZO纳米粉,通过采用AZO纳米粉,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氧化锌及氧化铝纳米粉、分散剂和水混合后,调节pH值至8~9,得到AZO分散液;将所述AZO分散液依次经球磨和干燥,锻烧得到单分散AZO纳米粉;
[0023]将单分散AZO纳米粉、PVB、交联剂、抗氧剂和一部分有机溶剂混合,得到AZO/PVB复合材料;将所述AZO/PVB复合材料分散于剩余有机溶剂中,然后加入增塑剂,升温至80~100℃,恒温搅拌30~60min,得到混合料液;将所述混合料液依次经脱泡、成型和干燥,得到隔热PVB胶片,通过掺杂Al元素后可以提高ZnO中自由载流子浓度,使其对红外光区产生较强的吸收,将热量吸引在PVB内,减缓热量向室内辐射。
[0024]优选的,所述温致变色膜层3为钨掺杂二氧化钒膜层。
[0025]优选的,所述温致变色膜层3膜厚为90

110nm。
[0026]优选的,所述铝框5外还设有用于封装的硅酮结构胶6。
[0027]优选的,所述铝框5与所述硅酮结构胶6之间设有用于将其二者粘合的丁基橡胶。
[0028]优选的,所述第一玻璃基板1与所述第二玻璃基板7均为厚度4

12mm的浮法玻璃,所述第一玻璃基体4为厚度4

6mm的浮法玻璃。
[0029]优选的,所述铝框5内填充有分子筛。
[0030]优选的,所述铝框5通过丁基橡胶与所述第二玻璃基板7和所述第一玻璃基体4粘结。
[003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致变色隔热玻璃,包括第一玻璃基板(1)、第二玻璃基板(7)以及设于两者之间的第一玻璃基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玻璃基板(1)靠近所述第一玻璃基体(4)的一侧依次设有隔热PVB膜层(2)和温致变色膜层(3),所述第二玻璃基板(7)与所述第一玻璃基体(4)之间粘接设有铝框(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致变色隔热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PVB膜层(2)膜厚为0.38n毫米,其中,n表示1,2,3
……
n的自然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致变色隔热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温致变色膜层(3)为钨掺杂二氧化钒膜层。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温致变色隔热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温致变色膜层(3)膜厚为90

110nm。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松辉邱志永刘落委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中佳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