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唾液乳杆菌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4315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唾液乳杆菌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该唾液乳杆菌于2022年9月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CGMCC NO.25641,该唾液乳杆菌有助于恢复体重、缓解炎症水平、保护肠道组织及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可作为益生菌候选菌株,用于动物的肠炎预防及治疗。炎预防及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唾液乳杆菌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
,具体公开了一种唾液乳杆菌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炎症性肠炎是影响和威胁猕猴等多种动物健康的重要因素,其发生原因综合而复杂,因此难以预防及根治。临床上通常使用广谱性抗生素对发病猕猴进行治疗,但长期使用抗生素会破坏猕猴肠道的正常微生物结构,从而导致菌群失调。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益生菌近年来在人类和动物健康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其被认为拥有提高免疫力、缓解炎症、增加营养物质及调整肠道菌群等功效。
[0003]然而现目前公开的具有针对肠道菌群进行调节以及改善肠道环境的相关益生菌种类较少,已公开的唾液乳杆菌无法有效作为缓解炎症性肠炎的药物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唾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livarius),其于2022年9月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CGMCC NO.25641,其能够解决现目前缓解炎症性肠炎的相关益生菌种类较少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唾液乳杆菌在制备防治结肠炎、保护肠道组织和调节肠道菌群结构的药物和保健品中的应用。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该唾液乳杆菌的菌剂,其能够作为制备缓解动物炎症性肠炎的药物的原料或者直接作为药物进行使用,为缓解炎症性肠炎提供一种新的益生菌药物。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该唾液乳杆菌的药物,该药物能够直接作为临床使用以缓解动物炎症性肠炎。
[0008]本专利技术的第五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保护肠道组织的保健品,该保健品能够保护肠道内环境,从而使肠道维持正常的代谢功能,并对结肠炎等病症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如下的优点与积极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唾液乳杆菌及其应用,该唾液乳杆菌有助于恢复体重、缓解炎症水平、保护肠道组织及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可作为益生菌候选菌株,用于动物的肠炎预防及治疗。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唾液乳杆菌MK0901在MRS琼脂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
[0012]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唾液乳杆菌MK0901的进化树;
[0013]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验例1中唾液乳杆菌MK0901的溶血性的检测结果示意图;
[0014]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验例7中小鼠体重及脾脏指数变化,其中A为实验期间小鼠体重变化趋势,B为实验结束期小鼠脾脏指数;
[0015]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验例7中小鼠结肠HE染色图,其中A为CK组,B为DSS组,C为LGG组,D为MK0901组;
[0016]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验例7中小鼠炎症因子水平,其中A为TNF

α,B为IL

1β,C为IL

6,与CK组比较的差异显著性用“*”表示,与DSS组比较的差异显著性用“#”表示;
[0017]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验例7中各组样品的菌群结构差异,其中A为Venn图,B为PCoA分析,C为门水平物种堆积图,D为属水平物种堆积图;
[0018]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验例5中唾液乳杆菌MK0901的发酵液GC

MS分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002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21]实施例
[0022]1、菌株的分离纯化以及鉴定:
[0023]试剂和耗材:
[0024]主要的试剂包括:MRS琼脂培养基、MRS肉汤培养基、营养琼脂(Nutrient agar,NA)培养基、胰酪胨大豆肉汤(Trypticase soy broth,TSB)培养基、革兰氏染色液均购于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猪胆盐购于北京鸿润宝顺科技有限公司;血平板购于成都瑞琦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人工胃液、人工肠液、抗生素药敏纸片购于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胰蛋白酶

EDTA溶液、DMEM(Dulbecco's Modified Eagle Medium)培养基购于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PCR Premix购于成都奥克生物有限公司;16S rRNA基因引物(27F:见SEQ ID NO.2,1492R:见SEQ ID NO.3)由生工生物工程(成都)有限公司合成;HT

29细胞由学院其它实验室提供。主要的耗材包括:离心管、细胞培养瓶、细胞培养板、一次性移液管、一次性塑料培养皿、一次性细胞涂布棒、菌种保存管、载玻片等。
[0025]仪器设备:
[0026]主要的仪器设备包括: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振荡培养箱、涡旋振荡器、立式高压灭菌锅、PCR仪、离心机、微量移液器、光学显微镜、pH计、游标卡尺、电子天平等。
[0027]健康猕猴粪便样品采集:
[0028]在四川省眉山市某猕猴养殖基地采集了10只健康幼年猕猴的新鲜粪便。这些幼年猕猴未发生过腹泻状况,且在一年时间内未使用过抗生素。使用无菌采样器将新鲜猕猴粪便收集于无菌采样管中,储存于放置冰袋的保温箱中,最后转移至实验室立即处理。
[0029]菌株分离及纯化:
[0030]取约5克的猕猴新鲜粪便于10mL无菌离心管中,加入5mL的无菌生理盐水,使用涡旋振荡器充分振荡成均匀粪液,使用10倍稀释法对粪液进行稀释,选择103‑
105的稀释度的粪液涂布于MRS琼脂平板上,于37℃培养24h。根据在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差异,使用接种环挑选单菌落接种于MRS琼脂平板上,于37℃培养24h,然后挑选单菌落进行第二次纯化。用接种环蘸取纯化后的单菌落在装有600μL MRS肉汤培养基的菌种保存管中振荡,于37℃过夜振荡培养,加入400μL 50%甘油,保存于

80℃备用。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0031]使用移液器吸取适当的无菌生理盐水于载玻片上,使用接种环挑选单菌落于生理盐水中,并涂匀菌液。使用酒精灯将载玻片快速灼烤,直至菌液干燥。在固定干燥后的载玻片滴加2滴结晶紫染液,初染1min后,使用无菌水冲洗,直至无色。滴加2滴碘液,媒染1min后,使用无菌水冲洗,直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唾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livarius),其特征在于,于2022年9月2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CGMCC NO.25641。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唾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livarius)在制备防治结肠炎、保护肠道组织和调节肠道菌群结构的药物和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静尚可范振鑫岳碧松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