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飞溅的煤粉输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3748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飞溅的煤粉输送结构,属于煤粉输送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包括煤粉储存仓和煤粉输管,煤粉储存仓的内部设置有连接腔,连接腔的下方设置有输送布筒,煤粉储存仓从下至上依次包括斗腔和与斗腔上端固定连接的筒腔,筒腔的上端活动安装有密封盖,连接腔的上端与密封盖的下端固定连接,输送布筒与排口的下端固定连接,输送布筒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布筒,输送布筒下端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升降套圈,距离传感器实时检测下方煤粉的距离,启动升降电控杆,方便调整升降套圈的高度,使煤粉出口距离与煤粉储存仓底端的距离缩小,降低煤粉的飞溅,防止煤粉输入时引起飞灰。防止煤粉输入时引起飞灰。防止煤粉输入时引起飞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飞溅的煤粉输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煤粉输送
,特别涉及一种防飞溅的煤粉输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燃煤电厂快速发展,煤粉需求量逐年增加,2010年达到5.8亿t。煤粉综合利用的过程中用煤粉磨将煤粉磨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燃煤电厂收集到煤粉后,需要进一步的处理。
[0003]煤粉运输车将煤粉运送到煤粉储存仓前时,能与煤粉储存仓的输粉管对接,利用车内安装的车载空压机将煤粉送入煤粉储存仓中。由于不同的煤粉储存仓在高度上具有差异,一般高达20

25m之间,因此,空压机的压力会比较高,当煤粉送到煤粉储存仓上部,从输粉管出来时,会具有相当的动能,导致煤粉储存仓上部粉尘飞舞,极大的增加了煤粉储存仓除尘器的工作负担,工作人员需要定时更换除尘器布袋,保持除尘器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防飞溅的煤粉输送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飞溅的煤粉输送结构,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煤粉储存仓和煤粉输管,所述煤粉储存仓的内部设置有连接腔,所述连接腔的下方设置有输送布筒;
[0006]所述煤粉储存仓从下至上依次包括斗腔和与斗腔上端固定连接的筒腔,所述筒腔的上端活动安装有密封盖,所述连接腔的上端与密封盖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腔的下端开设有排口,所述输送布筒与排口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输送布筒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布筒,所述输送布筒下端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升降套圈,所述升降套圈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竖杆,所述连接腔下端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升降电控杆,两个所述升降电控杆的输出端与竖杆的上端面固定连接;
[0007]所述煤粉输管包括输送管和与输送管上端连通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贯穿密封盖并与连接腔连通。
[0008]为了使距离传感器便于实时检测下方煤粉的距离,作为本技术的一种防飞溅的煤粉输送结构优选的,两个所述竖杆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距离传感器。
[0009]为了便于控制升降电控杆进行升降,作为本技术的一种防飞溅的煤粉输送结构优选的,所述筒腔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升降电控杆和距离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0]为了保证输送布筒呈敞口状态,利于煤粉顺畅输送,作为本技术的一种防飞溅的煤粉输送结构优选的,所述输送布筒的外侧壁设置有四个与连接腔下端固定连接的导向杆,所述输送布筒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与导向杆外侧壁滑动套接的套环。
[0011]为了方便控制打开关闭排管口,便于进行排放煤粉,作为本技术的一种防飞
溅的煤粉输送结构优选的,所述斗腔的下端连通有排管口,所述排管口的外侧壁安装有控制排阀。
[0012]为了使煤粉储存仓的稳定性能提高,作为本技术的一种防飞溅的煤粉输送结构优选的,所述斗腔和筒腔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架。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该种防飞溅的煤粉输送结构,距离传感器实时检测下方煤粉的距离,启动升降电控杆,方便调整升降套圈的高度,使煤粉出口距离与煤粉储存仓底端的距离缩小,降低煤粉的飞溅,防止煤粉输入时引起飞灰;
[0015]2.该种防飞溅的煤粉输送结构,缓冲布筒的下端口小于上端口,且下端口没有定位撑开,进而对煤粉起到缓冲效果,使煤粉不易飞溅;
[0016]3.该种防飞溅的煤粉输送结构,输送布筒外侧壁的套环与导向杆滑动套接,进一步保证输送布筒呈敞口状态,利于煤粉顺畅输送。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防飞溅的煤粉输送结构的整体结构图;
[0018]图2为本技术装置本体的剖面结构图;
[0019]图3为本技术连接腔和输送布筒的结构图。
[0020]图中,1、装置本体;2、煤粉储存仓;201、斗腔;202、筒腔;203、密封盖;204、排管口;205、控制排阀;206、支架;3、煤粉输管;301、输送管;302、连接管;4、连接腔;401、排口;402、导向杆;5、输送布筒;501、升降套圈;502、套环;503、竖杆;504、安装板;505、缓冲布筒;6、控制器;601、升降电控杆;602、距离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3]请参阅图1

3,一种防飞溅的煤粉输送结构,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包括煤粉储存仓2和煤粉输管3,煤粉储存仓2的内部设置有连接腔4,连接腔4的下方设置有输送布筒5;
[0024]煤粉储存仓2从下至上依次包括斗腔201和与斗腔201上端固定连接的筒腔202,筒腔202的上端活动安装有密封盖203,连接腔4的上端与密封盖203的下端固定连接,连接腔4的下端开设有排口401,输送布筒5与排口401的下端固定连接,输送布筒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布筒505,输送布筒5下端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升降套圈501,升降套圈501的上端面
固定连接有两个竖杆503,连接腔4下端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升降电控杆601,两个升降电控杆601的输出端与竖杆503的上端面固定连接;
[0025]煤粉输管3包括输送管301和与输送管301上端连通的连接管302,连接管302的另一端贯穿密封盖203并与连接腔4连通。
[0026]本实施例中:连接腔4固定安装在密封盖203的下方,输送布筒5固定安装在排口401的下端固定,两个升降电控杆601固定安装在连接腔4的下端,在输送布筒5下端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升降套圈501,升降电控杆601通过竖杆503与升降套圈501连接,启动升降电控杆601,使升降套圈501向下移动,并同步带动输送布筒5的下端向下移动,输送布筒5的下端移动至斗腔201内部下方,且距离传感器602检测与斗腔201内部底端的距离,输送管301和连接管302将煤粉输送到连接腔4内,连接腔4内的煤粉经过排口401和输送输送布筒5输送到煤粉储存仓2内,随着煤粉储存仓2内部所输送的煤粉顶部的高度的上升,升降电控杆601使升降套圈501同步与输送布筒5的下端向上移动,使煤粉出口距离与煤粉储存仓2底端的距离缩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飞溅的煤粉输送结构,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包括煤粉储存仓(2)和煤粉输管(3),所述煤粉储存仓(2)的内部设置有连接腔(4),所述连接腔(4)的下方设置有输送布筒(5);所述煤粉储存仓(2)从下至上依次包括斗腔(201)和与斗腔(201)上端固定连接的筒腔(202),所述筒腔(202)的上端活动安装有密封盖(203),所述连接腔(4)的上端与密封盖(203)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腔(4)的下端开设有排口(401),所述输送布筒(5)与排口(401)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输送布筒(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布筒(505),所述输送布筒(5)下端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升降套圈(501),所述升降套圈(50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竖杆(503),所述连接腔(4)下端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升降电控杆(601),两个所述升降电控杆(601)的输出端与竖杆(503)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煤粉输管(3)包括输送管(301)和与输送管(301)上端连通的连接管(302),所述连接管(302)的另一端贯穿密封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林翰蔡贞良张雄朱志伟范玉涛张海平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热力粉体燃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