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置二次风和三次风及烟气循环风的多级燃烧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3631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源与动力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置二次风和三次风及烟气循环风的多级燃烧炉,包括炉主体以及设置于炉主体内部的炉膛、二次燃烧区、燃烬室,炉膛与二次燃烧区之间设置有二次风和烟气循环风的配风系统,在二次燃烧区与燃烬室之间设置有用于输送新风的新风三次风模块,新风三次风模块的两端连通于炉主体内部与置于炉主体上的新风三次风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降低生物质燃料所产生的NOx排放浓度,配合炉膛内监测,为炉膛内的二次燃烧区、燃烬室烟道提供有效的直接控制手段,保证炉膛内的精准控温与控氧的充分燃烧;通过更加直接与精细化的风量控制,加快锅炉自动控制系统的自反馈效率,提高锅炉自控系统稳定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置二次风和三次风及烟气循环风的多级燃烧炉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源与动力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置二次风和三次风及烟气循环风的多级燃烧炉。

技术介绍

[0002]生物质燃料作为新型燃烧能源,与传统燃煤对比具有硫含量几乎为零,氮含量极低而且灰分含量较低的特性,因此,生物质燃料的二氧化硫(SO2)与氮氧化物(NOx)排放低,二氧化碳(CO2)零排放,排渣少,飞灰少,灰渣可还田,因此,具有显著的环保特性。但区别于传统化石能源,生物质燃料的挥发分质量分数高达70%~85%,因此如何调节燃烧器炉内配风是生物质燃料的燃烧十分关键的一环。
[0003]生物质燃料由于其特性,导致在同单位热值的条件下,生物质燃料燃烧的氮氧化物排放高于煤炭等石油燃料的氮氧化物排放,现有统计研究也表明,在役的生物质锅炉比燃煤锅炉的NOx排放量要高。
[0004]燃烧生物质燃料时,由于炉膛燃烧温度较高,一般在850℃以上,生物质燃料含氮产物在燃烧过程中可以部分转化为NOx,即会有大量的燃料型与热力型NOx产生.因此,在役的生物质锅炉比燃煤锅炉的NOx排放量普遍要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解决
技术介绍
中至少一个技术问题设计的一种配置二次风和三次风及烟气循环风的多级燃烧炉。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方案:一种配置二次风和三次风及烟气循环风的多级燃烧炉,包括炉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炉主体内部的炉膛、二次燃烧区、燃烬室,所述炉膛与所述二次燃烧区之间设置有二次风和烟气循环风的配风系统,在所述二次燃烧区与所述燃烬室之间设置有用于输送新风的新风三次风模块,所述新风三次风模块的两端连通于所述炉主体内部与置于所述炉主体上的新风三次风口。
[0007]其中,在所述新风三次风模块的一侧设置有输送烟气的烟气三次风模块,所述烟气三次风模块的两端连通于所述炉主体内部与置于所述炉主体上的烟气三次风口。
[0008]其中,所述新风三次风模块包括新风侧风管,所述新风侧风管的一端与所述新风三次风口连通,所述新风侧风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炉主体内部连通。
[0009]其中,所述新风侧风管自所述新风三次风口处一路分为多路设置,所述新风侧风管分别置于所述炉主体的两侧内壁上。
[0010]其中,所述烟气三次风模块包括烟气侧风管,所述烟气侧风管的一端与所述烟气三次风口连通,所述烟气侧风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炉主体内部连通。
[0011]其中,所述烟气侧风管自所述烟气三次风口处一路分为多路设置,所述烟气侧风管分别置于所述炉主体的两侧内壁上。
[0012]其中,在所述新风侧风管上设置有第四细管,所述第四细管的一端与所述新风侧
风管连通,所述第四细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炉主体的内部连通。
[0013]其中,在所述烟气侧风管上设置有第五细管,所述第五细管的一端与所述烟气侧风管连通,所述第五细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炉主体的内部连通。
[0014]其中,所述第四细管和/或第五细管的朝向朝着所述烟气流向的逆向倾斜设置。
[0015]其中,所述新风三次风口和/或所述烟气三次风口设置有用于控制气流配比的第三控制阀。
[0016]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降低生物质燃料所产生的NOx排放浓度,配合炉膛内监测,为炉膛内的二次燃烧区、燃烬室烟道提供有效的直接控制手段,保证炉膛内的精准控温与控氧的充分燃烧;通过更加直接与精细化的风量控制,加快锅炉自动控制系统的自反馈效率,提高锅炉自控系统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燃烧炉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燃烧炉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燃烧炉的绝热炉墙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一种用于燃烧炉独立配一次风及烟气循环风的送风系统的示意图;
[0021]图5是一种用于燃烧炉独立配一次风及烟气循环风的送风系统的示意图;
[0022]图6是一种用于燃烧炉独立配一次风及烟气循环风的送风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一种用于燃烧炉独立配一次风及烟气循环风的送风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4]图8是一种用于燃烧炉独立配一次风及烟气循环风的送风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5]图9是一种用于燃烧炉独立配一次风及烟气循环风的送风系统中一次风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0是一种二次燃烧区配置二次风和烟气循环风的配风系统中新风上风管与新风下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1是一种二次燃烧区配置二次风和烟气循环风的配风系统中烟气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2是一种配置二次风和三次风及烟气循环风的多级燃烧炉中新风侧风管与烟气侧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从而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
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当某一特征被称为“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设置、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
[0031]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如果涉及到“若干”,其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如果涉及到“多个”,其含义是两个以上,如果涉及到“大于”、“小于”、“超过”,均应理解为不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以上”、“以下”、“以内”,均应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涉及到“第一”、“第二”,应当理解为用于区分技术特征,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32]此外,除非另有定义,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均与所属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0033]实施例:如图1

12所示,
[0034]结构1,一种内置绝热烟道的燃烧炉,包括炉主体,所述炉主体包括炉膛6、内置于所述炉主体内部的烟道而形成的燃烬室8,所述炉膛6与所述燃烬室8相连通设置,所述燃烬室8的顶部设置有出烟口801,在所述燃烬室8的下侧设置有出灰口106,所述燃烬室8的顶部靠近所述出烟口801处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置二次风和三次风及烟气循环风的多级燃烧炉,包括炉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炉主体内部的炉膛、二次燃烧区、燃烬室,所述炉膛与所述二次燃烧区之间设置有二次风和烟气循环风的配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二次燃烧区与所述燃烬室之间设置有用于输送新风的新风三次风模块,所述新风三次风模块的两端连通于所述炉主体内部与置于所述炉主体上的新风三次风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置二次风和三次风及烟气循环风的多级燃烧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新风三次风模块的一侧设置有输送烟气的烟气三次风模块,所述烟气三次风模块的两端连通于所述炉主体内部与置于所述炉主体上的烟气三次风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置二次风和三次风及烟气循环风的多级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三次风模块包括新风侧风管,所述新风侧风管的一端与所述新风三次风口连通,所述新风侧风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炉主体内部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配置二次风和三次风及烟气循环风的多级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侧风管自所述新风三次风口处一路分为多路设置,所述新风侧风管分别置于所述炉主体的两侧内壁上。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配置二次风和三次风及烟气循环风的多级燃烧炉,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泽芝王方舟彭彬兴林晓鑫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保绿泰华生物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