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烧炉的可活动拱顶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36161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9 17:59
一种燃烧炉的可活动拱顶结构,包括燃烧炉拱顶部分的炉体钢结构和由保温层、耐火层、支撑部件组成的炉衬砌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保温层与耐火层由支撑部件固定,支撑部件与炉体钢结构连接,炉衬砌体结构相对于炉体钢结构为可活动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一种可活动的支撑部件,使得耐火层和保温层在受热膨胀时有一定的活动量,抵消热膨胀对耐火层的不良影响,降低拱顶结构由于受热膨胀发生坍塌的概率,同时设置了Y型锚固抓钉,防止了支撑部件意外断裂时发生坍塌事故。外断裂时发生坍塌事故。外断裂时发生坍塌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烧炉的可活动拱顶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火电发电的
,尤其涉及一种燃烧炉的可活动拱顶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火电发电技术中,燃烧炉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燃烧炉的炉衬砌体结构的稳定性,特别是燃烧炉拱顶位置炉衬砌体结构的稳定性对燃烧炉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现有技术中,燃烧炉拱顶位置多采用耐火层背衬保温层的炉衬砌体结构,而用于固定炉衬砌体结构的支撑部件,一般采用固定的方式与炉体钢结构连接,浇注完成之后无法活动,当耐火层和保温层受热膨胀时,由于无法很好的消除热膨胀对炉衬砌体结构的影响,极易发生炉衬砌体结构的坍塌,危害燃烧炉运行安全,另外,现有技术中,用于固定炉衬砌体结构的支撑部件没有隔热功能,故此需要进一步的研发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克服所述缺点而提供一种燃烧炉的可活动拱顶结构及施工方法,可以减少热膨胀对炉衬砌体结构的影响,使燃烧炉的运行更为安全。
[0004]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燃烧炉的可活动拱顶结构,包括燃烧炉拱顶部分的炉体钢结构和由保温层、耐火层、支撑部件组成的炉衬砌体结构,保温层与耐火层由支撑部件固定,支撑部件与炉体钢结构连接,炉衬砌体结构在浇筑完成后相对于炉体钢结构为可活动结构。
[0005]其中,所述的支撑部件由第一吊挂件、第二吊挂件和第三吊挂件组成,第一吊挂件与炉体钢结构通过不可拆卸方式连接,第一吊挂件与第二吊挂件通过可转动方式连接,保证第一吊挂件固定在炉体钢结构上以后,第二吊挂件存在活动性,第二吊挂件与第三吊挂件通过可拆卸方式连接,方便第三吊挂件的安装,第二吊挂件与第三吊挂件均被保温层包裹,减少了燃烧炉内的热量通过支撑部件传递到炉外。
[0006]其中,所述的保温层,由自上往下分为第二保温层,第一保温层;所述的耐火层,自上往下分为第二耐火层,第一耐火层。
[0007]其中,优选的,所述第一吊挂件为U型箍,第二吊挂件为吊挂螺栓,第三吊挂件为锚固砖,吊挂螺栓上设置有孔眼,U型箍穿过孔眼与吊挂螺栓实现可转动连接,锚固砖上设置有螺纹孔,吊挂螺栓与锚固砖通过螺纹连接。
[0008]其中,优选的,所述第二保温层由岩棉组成,第一保温层由保温浇注料组成,第二耐火层由陶瓷纤维板组成,第一耐火层由中铝浇注料组成。
[0009]其中,优选的,所述第一耐火层根据燃烧炉的拱顶面积大小划分为多块膨胀区,膨胀区之间设置膨胀缝,膨胀缝使用柔性耐火材料填塞。
[0010]其中,优选的,所述的膨胀区设置有支撑部件,支撑部件的排列方式为两排,当拱顶为斜面时,从下往上的第一排支撑部件的第二吊挂件与第三吊挂件采用固定方式连接,
当耐火层受热膨胀时,这种布置可以保证耐火层的热位移方向沿斜面向上。
[0011]其中,优选的,所述的膨胀区在两排支撑部件中间设置有Y型锚固抓钉,Y型锚固抓钉固定在炉体钢结构上,第一耐火层设置在Y型锚固抓钉上,Y字型开口方向为沿着斜面的上下方向,当第一耐火层发生热膨胀时,Y型锚固抓钉有一定的活动量,当支撑部件发生意外断裂时,Y型锚固抓钉可起到对第一耐火层的固定作用,避免拱顶结构坍塌。
[0012]其中,优选的,当拱顶为斜面时,膨胀区在斜面的最上方设置一排抓钉,抓钉由头部和尾部组成,头部呈蛇形Y字状,头部的结构增加了第一耐火层在抓钉上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拱顶结构的稳定性。
[0013]一种燃烧炉的可活动拱顶结构的施工方法,具体方法如下:A,连接第一吊挂件与第二吊挂件,然后按照图纸排列要求将第一吊挂件与拱顶炉体钢结构连接;B,连接第二吊挂件与第三吊挂件;C,按照图纸划分的膨胀区,在第一吊挂件下表面支模板,采用钢丝、木条将模板固定好;D,从炉体外开孔,从开孔处进行第一耐火层浇筑,浇筑顺序为先下后上,先两侧后中间;E,每一块膨胀区浇筑完成后,待第一耐火层凝固,在边缘铺设柔性耐火材料,再进行下一块膨胀区的浇筑工作;F,待第一耐火层全部浇筑完成并凝固后,拆除第一吊挂件下表面所支模板;G,从炉体外开孔处往第一耐火层上表面铺设第二耐火层;H,从炉体外开孔处进行第一保温层的浇筑和振捣;I,待第一保温层凝固后,从炉体外开孔处往第一保温层上表面铺设第二保温层;J,第二保温层铺设完成后,封闭炉体外开孔。
[0014]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一种可活动的支撑部件,使得耐火层和保温层在受热膨胀时有一定的活动量,抵消热膨胀对耐火层的不良影响,降低拱顶结构由于受热膨胀发生坍塌的概率,同时设置了Y型锚固抓钉,防止了支撑部件意外断裂时发生坍塌事故。
[0015]附图说明:附图1为实施例1的可活动拱顶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实施例1的炉衬砌体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实施例1的可活动拱顶结构斜面示意图;附图4为实施例1的抓钉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0017]在本专利技术中的描述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内、外”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0018]在本专利技术中的描述中,在其不同的实施方式中,不同技术特征以及技术方案中,在
技术特征以及技术方案之间未构成冲突既可以相互配合使用。
[0019]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以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0020]实施例1:如附图1

4所示,一种燃烧炉的可活动拱顶结构,包括燃烧炉拱顶部分的炉体钢结构1和由保温层21、耐火层22、支撑部件23组成的炉衬砌体结构2,保温层21与耐火层22由支撑部件23固定,支撑部件23与炉体钢结构1连接,由于支撑部件23内部存在可转动的连接,所以炉衬砌体结构3在浇筑完成相对于炉体钢结构1为可活动结构。
[0021]其中,所述的支撑部件23由第一吊挂件231、第二吊挂件232和第三吊挂件233组成,第一吊挂件231与炉体钢结构1通过不可拆卸方式连接,第一吊挂件231与第二吊挂件232通过可转动方式连接,保证第一吊挂件231固定在炉体钢结构1上以后,第二吊挂件232存在活动性,第二吊挂件232与第三吊挂件233通过可拆卸方式连接,方便第三吊挂件233的安装,第二吊挂件232与第三吊挂件233均被保温层21包裹,减少了燃烧炉内的热量通过支撑部件23传递到炉外。
[0022]其中,所述的保温层21,由自上往下分为第二保温层212,第一保温层211;所述的耐火层22,自上往下分为第二耐火层222,第一耐火层221。
[0023]其中,优选的,所述第一吊挂件231为U型箍234,第二吊挂件232为吊挂螺栓235,第三吊挂件233为锚固砖236,吊挂螺栓235上设置有孔眼237,U型箍234穿过孔眼237与吊挂螺栓23现可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烧炉的可活动拱顶结构,包括燃烧炉拱顶部分的炉体钢结构和由保温层、耐火层、支撑部件组成的炉衬砌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保温层与耐火层由支撑部件固定,支撑部件与炉体钢结构连接,炉衬砌体结构相对于炉体钢结构为可活动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烧炉的可活动拱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部件由第一吊挂件、第二吊挂件和第三吊挂件组成,第一吊挂件与炉体钢结构固定连接,第一吊挂件与第二吊挂件通过可转动方式连接,第二吊挂件与第三吊挂件通过可拆卸方式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烧炉的可活动拱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层,由自上往下分为第二保温层,第一保温层;所述的耐火层,自上往下分为第二耐火层,第一耐火层。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烧炉的可活动拱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挂件为U型箍,第二吊挂件为吊挂螺栓,第三吊挂件为锚固砖,吊挂螺栓上设置有孔眼,U型箍穿过孔眼与吊挂螺栓连接,锚固砖上设置有螺纹孔,吊挂螺栓与锚固砖通过螺纹连接。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燃烧炉的可活动拱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温层由岩棉组成,第一保温层由保温浇注料组成,第二耐火层由陶瓷纤维板组成,第一耐火层由中铝浇注料组成。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燃烧炉的可活动拱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耐火层根据燃烧炉的拱顶面积大小划分为多块膨胀区,膨胀区之间设置膨胀缝,膨胀缝使用柔性耐火材料填塞。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燃烧炉的可活动拱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膨胀区设置有支撑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淳烁黄泽芝李若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保绿泰华生物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