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公开一种用于化纤纺丝产线的冷冻装置,冷冻装置包括设置在纺丝箱内的冷冻座、穿设在冷冻座内的冷冻芯、插设在冷冻芯两端部的输入管和输出管、插设在冷冻座上的出气管和穿设在出气管内的进气管,冷冻座上开设有连接通孔和连通连接通孔的通气孔,冷冻芯内开设有输送通道以连通输入管和输出管,冷冻芯同轴穿设在连接通孔内且与连接通孔的孔壁形成冷冻腔室,进气管内具有连通冷冻腔室的进气通道,进气管的外表面与出气管的内壁面形成与冷冻腔室连通的出气通道;本申请通过同轴穿设的进气管和出气管对冷冻座内循环输送冷冻气体,将冷冻芯内的熔体凝固以切断输入管和输出管之间的流体连通,便于在不停机的状态下快速、安全地更换计量泵。全地更换计量泵。全地更换计量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化纤纺丝产线的冷冻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纺丝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化纤纺丝产线的冷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化纤纺丝产线中,干燥的物料切片后经过螺杆挤出机的熔融,被制成适宜纺丝的熔体,在挤出机连续挤出的推力作用下,熔体通过熔体管路被送入计量泵内,计量泵通过精确计量后将熔体输送到纺丝组件,并由喷丝板喷出均匀一致的丝条,经侧吹风冷却成型,再经由油剂上油后被牵伸进入卷绕机,最终卷绕成型。在实际纺丝生产中,当计量泵出现卡泵的现象或者需要更换品种时,需要更换计量泵,但是在纺丝过程中,计量泵内充斥着大量的高温物料,需要切断物料的流通才可以将计量泵安全的拆卸下来,一般纺丝生产中需要多台计量泵同时工作,当其中一台计量泵出现问题需要换泵时,需要全部停机,这样会造成大量的原料浪费。
[0003]本申请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计量泵更换不方便、容易浪费原料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化纤纺丝产线的冷冻装置,所述的冷冻装置包括设置在纺丝箱内的冷冻座、穿设在冷冻座内的冷冻芯、插设在所述的冷冻芯的一端部的输入管、插设在所述的冷冻芯的另一端部的输出管、插设在所述的冷冻座上的出气管和穿设在所述的出气管内的进气管,所述的冷冻座上开设有连接通孔和连通所述的连接通孔的通气孔,所述的冷冻芯内开设有输送通道以连通所述的输入管和所述的输出管,所述的冷冻芯同轴穿设在所述的连接通孔内,所述的冷冻芯的外表面与所述的连接通孔的孔壁形成冷冻腔室,所述的进气管内具有连通所述的冷冻腔室的进气通道,所述的进气管的外表面与所述的出气管的内壁面形成与所述的冷冻腔室连通的出气通道。
[000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冷冻芯的外表面径向向内凹陷,所述的冷冻芯的外表面呈圆弧形。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进气管与所述的出气管均为圆形钢管,所述的进气管的外径小于所述的出气管的内径。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进气管具有插入冷冻座的第一端部和远离所述的冷冻座的第二端部,所述的出气管具有插入所述的冷冻座的第三端部和远离所述的冷冻座的第四端部,所述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的冷冻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的第三端部与所述的冷冻芯之间的距离,所述的第二端部与所述的冷冻座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的第四端部与所述的冷冻座之间的距离。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冷冻装置还包括进气管接头、冷冻接头和三通件,所述的三通件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出气口,所述的三通件套设在所述的进气管上,所述的出气管的第四端部与所述的第一接口配合连接,所述的出气口与所述的出气通道连通;所述的冷冻接头的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二接口以及所述的进气管的第二端部配
合连接,所述的冷冻接头的一端部封堵在所述的三通件和所述的进气管之间,所述的冷冻接头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进气管接头配合连接,所述的进气管接头通过所述的冷冻接头与所述的进气通道连通。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冷冻接头分别与所述的进气管接头和所述的三通件接头螺纹连接。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出气管与所述的三通件螺纹连接。
[0011]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获得如下有益效果:
[0012]本申请通过同轴穿设的进气管和出气管,对冷冻座内循环输送和输出冷冻气体,冷冻气体在进入冷冻座和冷冻芯之间的冷冻腔室后,使得冷冻芯内的熔体凝固,以切断输入管和输出管之间的流体连通,便于在不停机的状态下快速、安全地更换计量泵。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化纤纺丝产线的冷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其中:1、冷冻座;101、连接通孔;102、通气孔;103、冷冻腔室;2、冷冻芯;201、输送通道;202、外表面;3、输入管;4、输出管;5、进气管;501、进气通道;51、第一端部;52、第二端部;6、出气管;601、出气通道;61、第三端部;62、第四端部;7、进气管接头;8、冷冻接头;9、三通件;901、出气腔室;91、第一接口;92、第二接口;93、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详细说明申请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解释的目的,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提供对专利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或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然而,各种示例性实施例也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或者在一个或更多个等同布置的情况下实施。此外,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可以不同,但不必是排他的。例如,在不脱离专利技术构思的情况下,可以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或实现示例性实施例的具体形状、构造和特性。
[0016]以下,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17]本申请所述的“上”、“下”、“前”、“后”按照附图1所示的上、下、前和后。
[0018]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001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化纤纺丝产线的冷冻装置,该冷冻装置安装在化纤纺丝产线的纺丝箱内,并且连接在挤出机和计量泵之间,以控制挤出机和计量泵之间的流体通、断,如图1所示,该冷冻装置包括冷冻座1、冷冻芯2、输入管3、输出管4、进气管5和出气管6,输入管3和输出管4均插设在冷冻芯2上,进气管5和出气管6均插设在冷冻座1上,并且出气管6同轴套设在进气管5上。
[0020]冷冻座1固定设置在纺丝箱的箱板10上,冷冻座1上开设有贯穿冷冻座1的连接通孔101和连通连接通孔101的通气孔102,连接通孔101沿前后方向延伸,连接通孔101的孔壁通过精磨达到较高的粗糙度,以防止熔体黏在连接通孔101的孔壁上。通气孔102沿连接通孔101的径向延伸,并且通气孔102与连接通孔101连通。
[0021]冷冻芯2穿设在连接通孔101内,并且内部开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输送通道201,输入管3插入输送通道201的一端部,输出管4插入输送通道201的另一端部,输入管3和输出管4通过输送通道201相连通。冷冻芯2还具有径向向内凹陷的外表面202,冷冻芯2的外表面202为圆弧形结构,外表面202与连接通孔101的壁面在冷冻座1和冷冻芯2之间形成冷冻腔室103,冷冻腔室103与通气孔102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冷冻芯2的材质为不锈钢,耐高温和低温,且冷冻芯2的外表面202和输送通道201的壁面均具有较高的表面粗糙度,以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化纤纺丝产线的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冻装置包括设置在纺丝箱内的冷冻座、穿设在冷冻座内的冷冻芯、插设在所述的冷冻芯的一端部的输入管、插设在所述的冷冻芯的另一端部的输出管、插设在所述的冷冻座上的出气管和穿设在所述的出气管内的进气管,所述的冷冻座上开设有连接通孔和连通所述的连接通孔的通气孔,所述的冷冻芯内开设有输送通道以连通所述的输入管和所述的输出管,所述的冷冻芯同轴穿设在所述的连接通孔内,所述的冷冻芯的外表面与所述的连接通孔的孔壁形成冷冻腔室,所述的进气管内具有连通所述的冷冻腔室的进气通道,所述的进气管的外表面与所述的出气管的内壁面形成与所述的冷冻腔室连通的出气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化纤纺丝产线的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冻芯的外表面径向向内凹陷,所述的冷冻芯的外表面呈圆弧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化纤纺丝产线的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管与所述的出气管均为圆形钢管,所述的进气管的外径小于所述的出气管的内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化纤纺丝产线的冷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管具有插入冷冻座的第一端部和远离所述的冷冻座的第二端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海潮,蒋二祥,熊文付,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纬化纤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