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驱动桥轮边驱动环套型活塞气动离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3274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向驱动桥轮边驱动环套型活塞气动离合装置,包括前桥驱动机构和轮边离合机构,前桥驱动机构包括外半轴,轮边离合机构包括脱离外半轴,外半轴内侧端设有滑动齿套,脱离外半轴内侧端设有与滑动齿套可相卡合的固定齿套,滑动齿套由轮边气动脱离机构驱动移动,用以与脱离外半轴上固定齿套连接或分离,轮边气动脱离机构包括同轴设于滑动齿套外周部的环套活塞,环套活塞与滑动齿套之间连接进行同步轴向移动,环套活塞一端侧连接气路通道、另一端侧与同轴套设于滑动齿套外周部的压缩弹簧连接,压缩弹簧另一端顶靠在固定齿套外周部轮毂轴管上开设的阶梯孔端侧。该转向驱动桥轮边驱动环套型活塞气动离合装置的结构紧凑,节省径向空间。节省径向空间。节省径向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向驱动桥轮边驱动环套型活塞气动离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转向驱动桥轮边驱动环套型活塞气动离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汽车前转向驱动桥的轮边驱动离合功能由分动箱前桥脱离机构实现,前转向驱动桥驱动机构一般没有配置脱离机构,轮边离合机构内的从动轴与前桥驱动机构的主动轴为一体式,这样造成在不需要主动轴转动的情况下,主动轴也要不断转动,容易对前桥驱动机构内部进行磨损,造成使用寿命降低和无效动能消耗;而现有改进的汽车前桥的轮边离合机构和前桥驱动机构一般是采用手动脱离机构的方式连接,手动脱离机构的手动插拔容易造成轮边润滑油漏油现象,手动来回装拔也容易影响内部半轴的刚性,同时手动脱离机构使用不便,造成重新对接的话需要停车进行操作,由于手动轮边离合机构和前桥驱动机构对接时汽车需要低速运转才能对接的上,单个人无法进行,需要至少两个人才能通过手动脱离机构将轮边离合机构和前桥驱动机构对接上。
[0003]基于此,现有技术公开了转向驱动桥轮边驱动气动离合装置,例如专利CN216467341U采用气动驱动离合,但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0004]由于现有技术在滑动齿套与固定齿套的径向外旁侧轮毂轴管上开设阶梯孔和槽并安装拨叉轴与压缩弹簧,拨叉轴经气道进出气控制进行轴向往复移动。该种结构不够紧凑,对装置径向空间的占用大,不节省空间,因此适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转向驱动桥轮边驱动环套型活塞气动离合装置。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向驱动桥轮边驱动环套型活塞气动离合装置,包括前桥驱动机构和轮边离合机构,所述前桥驱动机构包括外半轴,所述轮边离合机构包括脱离外半轴,所述外半轴内侧端设置有滑动齿套,所述脱离外半轴内侧端设置有与滑动齿套可相卡合的固定齿套,所述滑动齿套由轮边气动脱离机构驱动移动,用以与脱离外半轴上固定齿套连接或分离,所述轮边气动脱离机构包括同轴设于滑动齿套外周部的环套活塞,所述环套活塞与滑动齿套之间连接进行同步轴向移动,所述环套活塞一端侧连接气路通道、另一端侧与同轴套设于滑动齿套外周部的压缩弹簧连接,所述压缩弹簧另一端顶靠在脱离外半轴固定齿套外周部轮毂轴管中开设的阶梯孔端面上。
[0007]优选的,所述轮边离合机构内部设置有轮毂轴管,所述脱离外半轴同轴穿设在轮毂轴管孔中,所述阶梯孔开设在轮毂轴管上位于滑动齿套与固定齿套连接或分离的位置,所述固定齿套的内端侧、滑动齿套、压缩弹簧、环套活塞均位于阶梯孔中。
[0008]优选的,所述环套活塞与阶梯孔的其中一阶梯段内壁之间设有密封环,所述气路通道包括位于前桥驱动机构的转向节壳上的气源接头,所述气源接头经转向节壳与轮毂轴管衔接端面之间密封组成的气腔连通往环套活塞的一端侧。
[0009]优选的,所述滑动齿套外部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上卡接有拨叉块,所述拨叉块的其中一端侧与环套活塞另一端侧环槽卡接,所述拨叉块的另一端侧与压缩弹簧相顶接。
[0010]优选的,所述脱离外半轴的固定齿套和滑动齿套的相对端面设有相互配合的接合齿面。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该转向驱动桥轮边驱动环套型活塞气动离合装置,取消在滑动齿套与固定齿套的径向外旁侧轮毂轴管孔壁和转向节壳上开设阶梯孔并安装拨叉轴,而是采用阶梯孔、压缩弹簧均与滑动齿套、固定齿套同轴的结构,并通过同轴设置的环套活塞代替拨叉轴,整体同轴式的结构设计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对装置径向空间的占用小,能适用于不同规格车轮钢圈和不同规格气刹或油刹鼓式制动器总成的轻、中、重型车辆转向驱动桥轮边驱动气动离合装置的空间设计和实施,也适用于钳盘式制动器结构的转向驱动桥,根据车辆的配置也适用于液压油为动力源的离合装置,适用性强。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环套活塞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滑动齿套结构示意图一。
[001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滑动齿套结构示意图二。
[0019]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拨叉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0021]如图1~6所示,一种转向驱动桥轮边驱动环套型活塞气动离合装置,包括前桥驱动机构1和轮边离合机构2,所述前桥驱动机构包括外半轴3,所述轮边离合机构包括脱离外半轴4,所述外半轴内侧端设置有滑动齿套5,滑动齿套可以沿外半轴长度方向移动,但是不能与外半轴相对转动,只能同步转动;所述脱离外半轴内侧端设置有与滑动齿套可相卡合的固定齿套6,所述滑动齿套由轮边气动脱离机构7驱动移动,用以与脱离外半轴上固定齿套连接或分离,所述轮边气动脱离机构包括同轴设于滑动齿套外周部的环套活塞8,所述环套活塞与滑动齿套之间连接进行同步轴向移动,所述环套活塞一端侧连接气路通道、另一端侧与同轴套设于滑动齿套外周部的压缩弹簧9连接,所述压缩弹簧另一端顶靠在脱离外半轴固定齿套外周部轮毂轴管中开设的阶梯孔10端面上。
[002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轮边离合机构内部设置有轮毂轴管11,所述脱离外半轴同轴穿设在轮毂轴管孔中,所述阶梯孔开设在轮毂轴管上位于滑动齿套与固定齿套连接或分离的位置,所述固定齿套的内端侧、滑动齿套、压缩弹簧、环套活塞均位于阶梯孔中。
[002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环套活塞与阶梯孔的其中一阶梯段内壁之间设有密封环12,所述气路通道包括位于前桥驱动机构的转向节壳13上的气源接头14,所述气源接
头经转向节壳与轮毂轴管衔接端面之间密封组成的气腔15连通往环套活塞的一端侧,用以通过气源充放气使环套活塞带动滑动齿套移动。
[002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滑动齿套外部设有环形槽16,所述环形槽上卡接有拨叉块17,所述拨叉块的其中一端侧与环套活塞另一端侧环槽卡接,所述拨叉块的另一端侧与压缩弹簧相顶接。
[002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脱离外半轴的固定齿套和滑动齿套的相对端面设有相互配合的接合齿面18。
[002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前桥驱动机构还包括汽车分动器、前桥传动轴、前转向驱动桥主减速器总成、内半轴19、双万向节总成20,轮边离合机构还包括轮毂21、轮边减速器。
[002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本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前转向驱动桥转速和驱动扭矩的传递由汽车分动器、前桥传动轴、前转向驱动桥主减速器总成、内半轴、双万向节总成、外半轴、轮边减速器、经轮毂传致前车轮;当转向驱动桥轮边驱动环套型活塞气动离合装置在汽车行驶在良好路面上时,气动脱离机构脱离并在汽车分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驱动桥轮边驱动环套型活塞气动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桥驱动机构和轮边离合机构,所述前桥驱动机构包括外半轴,所述轮边离合机构包括脱离外半轴,所述外半轴内侧端设置有滑动齿套,所述脱离外半轴内侧端设置有与滑动齿套可相卡合的固定齿套,所述滑动齿套由轮边气动脱离机构驱动移动,用以与脱离外半轴上固定齿套连接或分离,所述轮边气动脱离机构包括同轴设于滑动齿套外周部的环套活塞,所述环套活塞与滑动齿套之间连接进行同步轴向移动,所述环套活塞一端侧连接气路通道、另一端侧与同轴套设于滑动齿套外周部的压缩弹簧连接,所述压缩弹簧另一端顶靠在脱离外半轴固定齿套外周部轮毂轴管中开设的阶梯孔端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驱动桥轮边驱动环套型活塞气动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边离合机构内部设置有轮毂轴管,所述脱离外半轴同轴穿设在轮毂轴管孔中,所述阶梯孔开设在轮毂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宗礼肖益友陈根发林上寅肖雅雅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市鑫腾连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