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壳体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壳体。
技术介绍
[0002]布置在车辆中的涡轮增压器包括带有压缩机壳体和轴承壳体的壳体。在压缩机壳体中布置有可旋转的压缩机叶轮。压缩机叶轮与延伸穿过轴承壳体的轴相连接。在排气涡轮增压器中,轴还与涡轮机壳体中的涡轮机叶轮相连接,涡轮机叶轮的旋转经由轴驱动压缩机叶轮。涡轮机壳体同样是壳体的一部分。压缩机叶轮的旋转可以由电动发动机电支持或者替代性地仅由电动发动机驱动。带有电动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器还被称为E涡轮增压器。
[0003]为了进行冷却,压缩机壳体和轴承壳体均具有冷却系统,液态的冷却剂流过冷却系统。这样的冷却系统例如可以呈环形地被设计在作为所谓的水冷外壳的壳体壁中。
[0004]压缩机壳体和轴承壳体中的冷却系统可以藉由外部的、在壳体的外部延伸的管道或另外的、外部的液体联接件相连接,以便能够实现冷却系统之间的冷却剂交换。管道或联接件不仅需要材料耗费,而且还需要空间。此外,它们可能对冷却剂的流动行为有不利影响。替代性地,冷却系统可以是彼此独立的,因为针对每个冷却系统都需要用于冷却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所述壳体用于接纳具有压缩机叶轮和轴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
用于接纳所述转子的第一轴向区段的第一壳体部分,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包括带有被冷却剂流过的冷却通道(39)和第一冷却通道进口(33)的第一冷却系统(5),以及包围所述第一冷却通道进口(33)的第一贴靠面(27);
‑
用于接纳所述转子的第二轴向区段的第二壳体部分(3,49),所述第二壳体部分包括带有被冷却剂流过的冷却通道(39)和第二冷却通道进口(35)的第二冷却系统(7),以及包围所述第二冷却通道进口(35)的第二贴靠面(29);
‑
冷却剂密封件(43),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和所述第二壳体部分相连接,从而使得所述第一贴靠面(27)和所述第二贴靠面(29)彼此贴靠并且所述第一冷却通道进口(33)和所述第二冷却通道进口(35)形成冷却剂过渡部(15),所述冷却剂过渡部被所述第一贴靠面(27)和所述第二贴靠面(29)包围,并且在所述第一贴靠面(27)与所述第二贴靠面(29)之间布置有所述冷却剂密封件(43),所述冷却剂密封件围绕所述冷却剂过渡部(15)而延伸并且与所述第一冷却通道进口(33)和所述第二冷却通道进口(35)间隔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部分是压缩机壳体并且所述第二壳体部分是轴承壳体,或者所述第一壳体部分是压缩机前壳体(47)并且所述第二壳体部分是压缩机后壳体。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通道进口(33)至少局部地被所述第一贴靠面(27)的内棱边和/或被如下壳体区域包围,所述壳体区域与相邻于所述壳体区域的第一贴靠面(27)在一个平面中延伸,和/或所述第二冷却通道进口(35)至少局部地被所述第二贴靠面(29)的内棱边和/或被如下壳体区域包围,所述壳体区域与相邻于所述壳体区域的第二贴靠面(29)在一个平面中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通道进口(33)被形成为所述冷却通道(39)的朝向所述第一贴靠面(27)变宽的端部区域,和/或所述第二冷却通道进口(35)被形成为所述冷却通道(39)的朝向所述第二贴靠面(29)变宽的端部区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