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标定支架及标定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2522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1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汽车标定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标定支架及标定设备,包括底座、立柱组件和横梁组件,底座设置有维修孔;立柱组件包括固定立柱、升降立柱、驱动组件和快拆件,固定立柱的第一端设置于底座,固定立柱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自固定立柱的第一端往固定立柱的第二端延伸,固定立柱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升降立柱自固定立柱的第二端插入容纳腔,快拆件与固定立柱可拆卸连接,并且快拆件与开口对应,驱动组件设置于容纳腔内,驱动组件与维修孔对应,快拆件对驱动组件限位,以阻挡驱动组件向维修孔运动,驱动组件与升降立柱可拆卸连接。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解决了以往的标定支架在拆装驱动组件时,操作过程较为困难和繁琐的问题。较为困难和繁琐的问题。较为困难和繁琐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标定支架及标定设备


[000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汽车标定
,特别是涉及一种标定支架及标定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车辆作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在许多领域中均有所运用,人们对其安全性能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通常,车辆在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就需要车辆对进行维护,例如:使用标定设备对车辆进行四轮定位。而不同车辆的高度差别非常大,例如:卡车的高度一般为2.5米,轿车的高度为1.6米,为了使标定设备可以对不同车辆的标定,市面出现标定支架可伸缩的标定设备,即:标定支架包括底座、立柱组件和横梁组件,立柱组件包括固定立柱、升降立柱和驱动组件,固定立柱设置容纳腔,容纳腔自固定立柱的第一端往固定立柱的第二端延伸,固定立柱的第一端设置有与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开口,固定立柱的第二端设置有与容纳腔连通的第二开口,固定立柱的第一端固定于底座,底座将第一开口封闭,升降立柱插接于容纳腔,并且升降立柱的第二端从第二开口伸出,驱动组件设置于容纳腔内,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升降立柱收缩于固定立柱,或者,升降立柱从固定立柱伸出,横梁组件设置于升降立柱。
[0003]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目前的标定支架在单独拆卸驱动组件进行维护时,需要将底座与固定立柱拆开后,才能将驱动组件从容纳腔内取出,操作过程较为困难和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标定支架及标定设备,克服了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一种标定支架,包括底座、立柱组件和横梁组件,所述底座设置有维修孔,所述维修孔贯穿所述底座;立柱组件包括固定立柱、升降立柱、驱动组件和快拆件,所述固定立柱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固定立柱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自所述固定立柱的第一端往固定立柱的第二端延伸,所述固定立柱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升降立柱的第一端自所述固定立柱的第二端插入所述容纳腔,所述快拆件与所述固定立柱可拆卸连接,并且所述快拆件与所述开口对应,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维修孔对应,所述快拆件对所述驱动组件限位,以阻挡所述驱动组件向所述维修孔运动,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升降立柱可拆卸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升降立柱沿所述容纳腔运动;横梁组件设置于所述升降立柱。
[0006]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单元和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驱动单元连接,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升降立柱可拆卸连接;所述快拆件包括安装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对间隔固定于所述安装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自所述开
口插入容纳腔,所述第一侧板面向第二侧板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限位台阶,所述第二侧板面向第一侧板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限位台阶,所述驱动单元部分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穿过,所述第一限位台阶和第二限位台阶抵接所述限位件,以阻挡所述驱动单元向所述维修孔运动,所述安装板可拆卸固定于所述固定立柱。
[0007]可选的,所述驱动单元靠近所述维修孔的一端与所述限位件铰接,所述驱动单元远离所述维修孔的一端与所述升降立柱铰接;所述限位件可拆卸固定于所述快拆件,和/或,所述限位件可拆卸固定于所述固定立柱。
[0008]可选的,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板、连接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相对间隔固定于所述连接板,所述第一限位板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限位板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驱动单元相对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轴和第二安装轴;所述驱动单元部分从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之间穿过,所述第一安装轴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轴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限位板朝向所述维修孔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限位台阶,所述第二限位板朝向所述维修孔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限位台阶。
[0009]可选的,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安装支架、联轴器、驱动件和升降主体,所述安装支架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支架的第一端朝向所述维修孔,所述安装支架的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安装支架的第二端背向所述维修孔,所述安装支架的第二端设置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第二通孔,升降主体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的第一端,所述联轴器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的第二端,所述联轴器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升降主体连接,所述联轴器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限位件连接。
[0010]可选的,所述联轴器包括第一半联轴器和第二半联轴器,所述第一半联轴器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一半联轴器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凸爪,所述第二半联轴器的第一端与所述升降主体连接,所述第二半联轴器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凸爪,所述第一凸爪插接于所述第二凸爪;所述驱动件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的第一端的端面。
[0011]可选的,所述安装板设置有第一检修口,所述限位件设置有第二检修口,所述安装支架设置第三检修口,所述第三检修口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开口、第一检修口、第二检修口和第三检修口相对应。
[0012]可选的,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防尘板,所述防尘板盖设于所述第三检修口。
[0013]可选的,所述固定立柱还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置于所述快拆件和所述底座之间,所述支撑座背离所述维修孔的一端抵接于快拆件,所述支撑座用于支撑所述快拆件。
[001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标定设备,包括上述标定支架。
[0015]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标定支架,包括底座、立柱组件和横梁组件。所述底座设置有维修孔,所述维修孔贯穿所述底座;立柱组件包括固定立柱、升降立柱、驱动组件和快拆件,所述固定立柱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固定立柱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自所述固定立柱的第一端往固定立柱的另一端延伸,所述固定立柱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升降立柱的第一端自所述固定立柱的第二端插入所述容纳腔,所述快拆件与所述固定立柱
可拆卸连接,并且所述快拆件与所述开口对应,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维修孔对应,所述快拆件对所述驱动组件限位,阻挡所述驱动组件向所述维修孔运动,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升降立柱可拆卸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升降立柱沿所述容纳腔运动;横梁组件设置于所述升降立柱。相较于目前的标定支架驱动组件固定于底座的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组件通过快拆件进行限位固定于固定立柱,当需要拆卸驱动组件时,将快拆件通过开口拆出后,可通过维修孔将驱动组件从维修孔取出,而无需对底座与固定立柱进行拆卸。如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标定支架解决了以往的标定支架在拆装驱动组件时,操作过程较为困难和繁琐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维修孔,所述维修孔贯穿所述底座;立柱组件,包括固定立柱、升降立柱、驱动组件和快拆件,所述固定立柱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固定立柱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自所述固定立柱的第一端往所述固定立柱的第二端延伸,所述固定立柱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升降立柱的第一端自所述固定立柱的第二端插入所述容纳腔,所述快拆件与所述固定立柱可拆卸连接,并且所述快拆件与所述开口对应,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维修孔对应,所述快拆件对所述驱动组件限位,以阻挡所述驱动组件向所述维修孔运动,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升降立柱可拆卸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升降立柱沿所述容纳腔运动;横梁组件,设置于所述升降立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单元和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驱动单元连接,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升降立柱可拆卸连接;所述快拆件包括安装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对间隔固定于所述安装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自所述开口插入容纳腔,所述第一侧板面向第二侧板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限位台阶,所述第二侧板面向第一侧板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限位台阶,所述驱动单元部分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穿过,所述第一限位台阶和第二限位台阶抵接所述限位件,以阻挡所述驱动单元向所述维修孔运动,所述安装板可拆卸固定于所述固定立柱。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靠近所述维修孔的一端与所述限位件铰接,所述驱动单元远离所述维修孔的一端与所述升降立柱铰接;所述限位件可拆卸固定于所述快拆件,和/或,所述限位件可拆卸固定于所述固定立柱。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板、连接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相对间隔固定于所述连接板,所述第一限位板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限位板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驱动单元相对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轴和第二安装轴;所述驱动单元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子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