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烧器用金属纤维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2308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1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燃烧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燃烧器用金属纤维网,包括燃烧器外壳;所述燃烧器外壳顶部固接有金属纤维网;利用人力转动双向丝杆,通过双向丝杆与活动臂的螺纹配合,来驱动两组活动臂位于双向丝杆上的一端同步靠近或是同步远离,固定时,需要驱动其同步靠近,进而使得呈三角结构布置的双向丝杆与两组活动臂的相交夹角变大,即可驱动连接座由靠近双向丝杆一端移动至靠近燃烧器外壳端部,并在持续双向丝杆的情况下,实现将连接座抵紧在燃烧器外壳端部,只需人力转动双向丝杆即可实现固定,因此相对于传统的打螺丝式可拆卸式金属纤维网,该种结构可实现金属纤维网的快捷拆换。拆换。拆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烧器用金属纤维网


[0001]本技术属于燃烧器
,具体的说是一种燃烧器用金属纤维网。

技术介绍

[0002]燃烧器又称之为烘烤器,主要用于烘烤加热模具的型腔。
[0003]常规的燃烧器一般包括燃烧器外壳、进气端以及金属纤维网,且一般金属纤维网焊接在燃烧器外壳顶部,利用金属纤维网可将混合可燃气体均匀的分布至金属纤维网上,从而实现均匀烘烤的目的,同时金属纤维网还可利用螺丝将其固定在燃烧器外壳顶部,采用该种方式,方便金属纤维网的后期更换。
[0004]目前现有技术中,采用螺丝固定金属纤维网与燃烧器外壳时,一般需要沿金属纤维网的边缘等距打上多组螺丝才可实现将金属纤维网稳定的固定于燃烧器外壳上,而在固定过程中,由于需要重复实现打螺丝动作,因此在后期金属纤维网更换时,需要耗费较多时间。
[0005]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燃烧器用金属纤维网。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上述的问题,提出的一种燃烧器用金属纤维网。
[0007]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燃烧器用金属纤维网,包括燃烧器外壳;所述燃烧器外壳顶部固接有金属纤维网;所述金属纤维网两侧活动连接有固定组件,且所述固定组件远离金属纤维网的一端卡接在燃烧器外壳两端;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连臂;所述连臂根部转动连接在金属纤维网两侧,且所述连臂端部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上螺纹连接有两组活动臂,且两组活动臂远离双向丝杆的端部铰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卡接在燃烧器外壳端部。
[0008]优选的,所述连臂设置为L型结构,且所述连臂根部经转轴转动连接在金属纤维网两侧;所述连臂端部设置有连接环,且所述双向丝杆的两端转动连接在连接环内。
[0009]优选的,所述活动臂一端铰接有滚珠螺母座,且所述活动臂经滚珠螺母座与双向丝杆配合。
[0010]优选的,所述连臂内侧开设有滑槽,且对称布置的两组滑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架,且所述限位架的底部固接在连接座顶部。
[0011]优选的,所述双向丝杆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与所述连接座之间固接有弹簧。
[0012]优选的,所述双向丝杆的一端固接有扳手;所述金属纤维网的两侧端部均固接有限位板,且所述连臂底部活动贴合在限位板上。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一种燃烧器用金属纤维网,利用人力转动双向丝杆,通过双向丝杆与活动臂的螺纹配合,来驱动两组活动臂位于双向丝杆上的一端同步靠近或是同步远
离,固定时,需要驱动其同步靠近,进而使得呈三角结构布置的双向丝杆与两组活动臂的相交夹角变大,即可驱动连接座由靠近双向丝杆一端移动至靠近燃烧器外壳端部,并在持续双向丝杆的情况下,实现将连接座抵紧在燃烧器外壳端部,只需人力转动双向丝杆即可实现固定,因此相对于传统的打螺丝式可拆卸式金属纤维网,该种结构可实现金属纤维网的快捷拆换。
[0015]本技术提供一种燃烧器用金属纤维网,利用滑动在滑槽内的限位架,可控制连接座不围绕双向丝杆的轴线偏转,因此在双向丝杆转动时,可控制连接座逐步靠近燃烧器外壳的端部,并最终卡接在燃烧器外壳的端部,实现将金属纤维网固定在燃烧器外壳上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8]图2是本技术中图1的A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中金属纤维网的立体图;
[0020]图4是本技术中固定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例说明:
[0022]1、燃烧器外壳;2、金属纤维网;21、限位板;31、连臂;311、连接环;32、滑槽;33、限位架;34、双向丝杆;341、扳手;35、滚珠螺母座;36、活动臂;37、转动座;38、连接座;39、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下面给出具体实施例。
[0025]请参阅图1

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燃烧器用金属纤维网,包括燃烧器外壳1;所述燃烧器外壳1顶部固接有金属纤维网2;所述金属纤维网2两侧活动连接有固定组件,且所述固定组件远离金属纤维网2的一端卡接在燃烧器外壳1两端;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连臂31;所述连臂31根部转动连接在金属纤维网2两侧,且所述连臂31端部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34;所述双向丝杆34上螺纹连接有两组活动臂36,且两组活动臂36远离双向丝杆34的端部铰接有连接座38;所述连接座38卡接在燃烧器外壳1端部。
[0026]工作时,目前现有技术中,采用螺丝固定金属纤维网2与燃烧器外壳1时,一般需要沿金属纤维网2的边缘等距打上多组螺丝才可实现将金属纤维网2稳定的固定于燃烧器外壳1上,而在固定过程中,由于需要重复实现打螺丝动作,因此在后期金属纤维网2更换时,需要耗费较多时间;该装置在使用时,于传统的金属纤维网2两侧经轴转动连接连臂31,在
对金属纤维网2进行固定时,可人为转动连臂31,使得连臂31带动其中部的双向丝杆34和活动臂36一同偏转,并在偏转至燃烧器外壳1的端部后,利用人力转动双向丝杆34,通过双向丝杆34与活动臂36的螺纹配合,来驱动两组活动臂36位于双向丝杆34上的一端同步靠近或是同步远离,固定时,需要驱动其同步靠近,进而使得呈三角结构布置的双向丝杆34与两组活动臂36的相交夹角变大,即可驱动连接座38由靠近双向丝杆34一端移动至靠近燃烧器外壳1端部,随之继续驱动,可时连接座38接触燃烧器外壳1的端部,并在继续驱动下,可将连接座38紧密的卡接在燃烧器外壳1的端部,从而实现对金属纤维网2与燃烧器外壳1的固定,其中,在将固定组件偏转至燃烧器外壳1端部后,只需人力转动双向丝杆34即可实现固定,因此相对于传统的打螺丝式可拆卸式金属纤维网2,该种结构可实现金属纤维网2的快捷拆换。
[0027]优选的,所述连臂31设置为L型结构,且所述连臂31根部经转轴转动连接在金属纤维网2两侧;所述连臂31端部设置有连接环311,且所述双向丝杆34的两端转动连接在连接环311内。
[0028]工作时,连臂31为L型结构,因此在人为带动其偏转后,其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34的一端会平行于燃烧器外壳1的端部,此时连接座38垂直于燃烧器外壳1的端部,在人为转动双向丝杆34时,双向丝杆34的两端能够转动在连接环311内,并在持续转动双向丝杆34后,带动连接座38卡接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烧器用金属纤维网,包括燃烧器外壳(1);所述燃烧器外壳(1)顶部固接有金属纤维网(2),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纤维网(2)两侧活动连接有固定组件,且所述固定组件远离金属纤维网(2)的一端卡接在燃烧器外壳(1)两端;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连臂(31);所述连臂(31)根部转动连接在金属纤维网(2)两侧,且所述连臂(31)端部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34);所述双向丝杆(34)上螺纹连接有两组活动臂(36),且两组活动臂(36)远离双向丝杆(34)的端部铰接有连接座(38);所述连接座(38)卡接在燃烧器外壳(1)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烧器用金属纤维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连臂(31)设置为L型结构,且所述连臂(31)根部经转轴转动连接在金属纤维网(2)两侧;所述连臂(31)端部设置有连接环(311),且所述双向丝杆(34)的两端转动连接在连接环(311)内。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优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鑫誉达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