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造修用自动工艺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2259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1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客车造修用自动工艺台车,包括:车体、升降机构、控制机构以及驱动机构。车体包括底架和位于所述底架上的壳体。升降机构安装在所述底架上,所述升降机构的承载平台上预留有安装固定非标的支撑工装的螺栓孔。控制机构包括位于所述车体内的信号接收器和控制面板。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驱动轴、减速器、轮对、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为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控制机构提供电源,其中,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车体的驱动端侧,通过所述减速器与所述驱动轴连接在一起,所述车体的非驱动端的所述轮对直接安装在所述车壳上,所述车体的驱动端的所述轮对固定在所述驱动轴上,并直接由所述驱动电机控制其旋转与制动。并直接由所述驱动电机控制其旋转与制动。并直接由所述驱动电机控制其旋转与制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客车造修用自动工艺台车


[0001]本技术涉及车体运输的
,具体为车间用的一种工艺台车。

技术介绍

[0002]在城轨电客列车车体生产、装配、维修的过程中,以及全承载客车的生产线上均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车体的运输。由于要考虑到需要在车体下方进行安装或者检修作业,所以用于承载和运输的装备需要承受几吨甚至是几十吨的重量,行业内主要是通过采用工艺台车的方式来解决作业及运输的需求。然而往往由于生产线上的车型种类多、生产节拍要求严、流水化作业特征明显,因此需要有安全、自动化程度高、对生产效率有显著改善的车体运输设备来满足生产线上日益严苛的需求。不仅如此,由于电客列车相比于乘用车,呈现出批多辆小种类复杂的生产特点,因此对于低成本柔性化生产线以及配套工艺装备的需求十分迫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以典型的电客列车总装生产线的需求为使用背景进行研究开发,设计制作了一款在轨道流水线上使用,集车辆自动运输、整车举升、多车联动等功能为一体的工艺台车。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客车造修用自动工艺台车,包括:
[0005]车体,包括底架和位于所述底架上的壳体;
[0006]升降机构,安装在所述底架上,所述升降机构的承载平台上预留有安装固定非标的支撑工装的螺栓孔;
[0007]控制机构,包括位于所述车体内的信号接收器和控制面板;
[0008]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驱动轴、减速器、轮对、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为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控制机构提供电源,其中,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车体的驱动端侧,通过所述减速器与所述驱动轴连接在一起,所述车体的非驱动端的所述轮对直接安装在所述车壳上,所述车体的驱动端的所述轮对固定在所述驱动轴上,并直接由所述驱动电机控制其旋转与制动。
[000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液压伸缩缸、液压泵站、水平双剪构件,所述液压泵站为所述液压伸缩缸提供动力,再由所述液压伸缩缸带动所述水平双剪构件作升降运动。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平双剪构件的下部固定到所述底架上,所述水平双剪构件的上部与所述承载平台连接在一起。
[00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平台的下部安装有滑槽以配合所述水平双剪构件的开合。
[00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接收器与所述驱动电机、所述液压泵站的电机电性连接。
[00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接收器接收信号发射器或所述控制面板给出的操作信号,控制所述驱动电机以及所述液压泵站的电机的操作。
[00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安装有所述控制面板、吊环螺钉、锁止球阀以及声光报警灯。
[00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体还包括罩板,位于所述壳体上方,分为前后两片。
[00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体为钢制结构。
[001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轮对为钢质结构,嵌在地面轨道上使用。
[0018]本技术的客车造修用自动工艺台车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19]首先,本技术的客车造修用自动工艺台车可以在车间现有的地面轨道上直接使用,可以减少自动化板链、滑橇等地面整体输送装置的投入,能够大幅缩减工厂的建设成本。同时由于可以单独控制台车的移动,因此在生产异常时能够对单节车辆进行处置而不至于造成生产线的整线停机,因此灵活性较高。
[0020]其次,由于本技术的工艺台车具有升降功能,只需一次架车就可实现从车体至落车的全过程使用,因此避免了车辆在组装时频繁的从高工位到底工位的转换,一方面可以保证底盘(车底)作业与车内作业同步开工,另一方面在底盘装配结束后可以及时将车辆高度降低,减小整体高度有效保证了车顶作业的安全,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0021]再次,本技术的台车具有联动控制功能,在多节铰接式客车(如智轨电车)编组连挂时,能够较为方便的调整前后两节车辆的位置,为铰接盘的对接安装提供了灵活的安装间隙。不仅如此,由于台车的使用保证了车辆对接时车下有足够的作业空间,有利于自动化设备或者人工进行拧紧、复测,保障了装配质量。
[0022]此外,由于台车与车体支撑的工装为相互独立的机构,因此可以通过搭配不同的车体支撑工装实现通用化的需求,解决了适配不同类型车辆生产的任务,有利于柔性化生产线的建设及生产安排,同时还能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0023]本技术的以上
技术实现思路
以及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在结合附图阅读时会得到更好的理解。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仅作为所请求保护的技术的示例。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类似的元素。
[0024]图1示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客车造修用自动工艺台车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A示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工艺台车收缩状态下(未安装非标支撑工装)驱动端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B示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工艺台车收缩状态下(未安装非标支撑工装)非驱动端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A示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工艺台车举升状态下(安装有非标支撑工装)非驱动端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B示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工艺台车举升状态下(安装有非标支撑工装)驱动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技术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说明书、权利要求及附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技术相关的目的及优点。
[0030]本技术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车体产品规格种类多,自动化生产线装备投资成本高昂,传统的工艺台车基本上是专车专用通用性不强,而且往往无动力,需要专用的牵引装置或者人工推动。因此需要重点解决通用性和自动化的问题,并适当考虑成本。
[0031]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工艺台车使用了平台化的设计,其中车辆部分为标准化结构,并在承载平台上预留了非标支撑工装的安装平台,通过标准车辆搭接非标工装的方式实现了通配不同结构车体的需求。工艺台车基于传统轨道台车的架构,增设了动力驱动轴,通过蓄电池实现整车的牵引,替代了传统的人力操作。由此,基于地面轨道,保证了台车在直线方向上前后运动的能力,使得台车机械部件少、机构简单,整体结构比较紧凑,经济性好。电动直流驱动的方式,实现了台车在轨道上的自动运用。
[0032]本技术还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在客车生产线上尤其是在基于地面轨道的传统生产线上,所组装的车体需要在不同的工位上流转,而由于工位的生产作业内容不同,因此往往需要有不同高度的作业面需求,进而导致生产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高、低工位的转换,会占用大量的时间造成效率的低下。另外就是传统的工艺台车其结构较为简单,其钢轮上基本没有刹车装置,如遇部分工位地面轨道水平度超差,则极有可能出现溜车等安全隐患。所以需要解决快速进行高低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客车造修用自动工艺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包括底架和位于所述底架上的壳体;升降机构,安装在所述底架上,所述升降机构的承载平台上预留有安装固定非标的支撑工装的螺栓孔;控制机构,包括位于所述车体内的信号接收器和控制面板;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驱动轴、减速器、轮对、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为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控制机构提供电源,其中,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车体的驱动端侧,通过所述减速器与所述驱动轴连接在一起,所述车体的非驱动端的所述轮对直接安装在所述车体上,所述车体的驱动端的所述轮对固定在所述驱动轴上,并直接由所述驱动电机控制其旋转与制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车造修用自动工艺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液压伸缩缸、液压泵站、水平双剪构件,所述液压泵站为所述液压伸缩缸提供动力,再由所述液压伸缩缸带动所述水平双剪构件作升降运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客车造修用自动工艺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双剪构件的下部固定到所述底架上,所述水平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兴锐徐生国肖衡魏靖水文杰张宗友邓柱孙超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车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