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2090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10:15
本申请涉及一种雾化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设备。所述雾化装置包括壳体、雾化支架、雾化组件及密封盖,所述壳体具有进气端与出气端;所述雾化支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雾化支架内部中空形成容纳腔,所述雾化支架的第一端开设有装配口,所述雾化支架的第二端于所述容纳腔内形成有内配接部,所述第二端开设有与所述出气端连通的出气孔;所述密封盖上开设有通孔且盖设于所述装配口,所述雾化组件的一端插设于所述内配接部且通过所述出气孔与所述出气端连通,所述雾化组件的另一端经所述通孔穿设于所述密封盖并与所述进气端连通。密封盖并与所述进气端连通。密封盖并与所述进气端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雾化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雾化
,特别是涉及一种雾化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卷烟燃烧的烟雾中含有焦油等有害物质,长期吸入这些有害物质会对人体产生非常大的危害。为了克服卷烟燃烧产生有害物质,出现了烟油电子烟、加热不燃烧电子烟等低危害的卷烟替代品。
[0003]然而,部分传统的电子烟存在装配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雾化装置及气溶胶生成设备。
[0005]本申请涉及一种雾化装置,其包括:
[0006]壳体,具有进气端与出气端;
[0007]雾化支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雾化支架内部中空形成容纳腔,所述雾化支架的第一端开设有装配口,所述雾化支架的第二端于所述容纳腔内形成有内配接部,所述第二端开设有与所述出气端连通的出气孔;
[0008]雾化组件及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开设有通孔且盖设于所述装配口,所述雾化组件的一端插设于所述内配接部且通过所述出气孔与所述出气端连通,所述雾化组件的另一端经所述通孔穿设于所述密封盖并与所述进气端连通。
[0009]上述雾化装置,其雾化组件可以使雾化介质雾化形成可供抽吸的气溶胶。在装配雾化装置时,由于雾化支架的容纳腔内预设有内配接部,利于雾化组件的插接,可有效提高雾化装置的装配效率。具体地,雾化组件的一端可以从雾化支架第二端的装配口伸入,并直接插接到内配接部上,密封盖可以通过其上的通孔套设于雾化组件的另一端,并盖设于雾化支架第二端的装配口便可实现装配。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配接部向所述容纳腔内凸伸且环绕所述出气孔呈环状,所述雾化组件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内配部并通过所述出气孔与所述出气端连通。内配接部向容纳腔内凸伸,更有利于雾化组件的定位套设,而内配接部环绕出气孔呈环状,一方面可以从各个角度与雾化组件紧密接触,降低雾化介质、冷凝液等物质的渗漏风险,另一方面可以使雾化组件与内配接部连接时通过出气孔与出气端连通,进而使雾化组件产生的气溶胶从出气端输出以供用户抽吸。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包括雾化套管及雾化芯,所述雾化芯设于所述雾化套管内,所述雾化套管的侧周壁开设有用于供雾化介质通过的进料孔,所述雾化套管的一端插设于所述内配接部且通过所述内配接部与所述出气端连通,所述雾化套管的另一端经所述通孔穿设于所述密封盖并与所述进气端连通。雾化介质可以从进料孔进入雾化套管内,雾化芯可以将雾化介质雾化形成气溶胶。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雾化套管的外侧周面的导
料件,所述导料件用于吸附所述雾化介质,并将所述雾化介质通过所述进料孔传递至所述雾化套管内。雾化芯可以对雾化介质进行加热以加速气溶胶的生成,而在加热雾化介质生成气溶胶的过程中,部分靠近雾化芯的雾化介质可能会受到高温环境的影响而变质变色。导料件可以起到一定的隔离作用,即隔离高温,并防止气溶胶或部分已变质的雾化介质从雾化芯向外扩散,降低其余的雾化介质所受到的污染的风险。此外,导料件还可以防止雾化芯内的热量向外扩散,减少热量损耗,有利于雾化介质的快速升温和雾化效果。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的内侧表面与所述雾化组件的外侧表面围合形成第一供料仓,所述第一供料仓用于存储雾化介质并向所述雾化组件供应所述雾化介质。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及设于所述外壳内的内管,所述内管的外侧周面与所述外壳的内侧周面之间围合形成用于存储所述雾化介质的第二供料仓,所述内管的侧周壁开设有过料孔,所述雾化支架的侧周壁开设有与所述过料孔连通的贯穿孔,所述第二供料仓通过所述进料孔、所述贯穿孔与所述第一供料仓连通。雾化芯在加热雾化介质生成气溶胶的过程中,部分靠近雾化芯的雾化介质可能会受到高温环境的影响而变质变色。而本申请的雾化装置在第二供料仓和雾化芯之间设置有第一供料仓,第二供料仓内的雾化介质需先经过第一供料仓才能输送至雾化芯。即便第一供料仓内的靠近雾化装置的部分雾化介质发生了变质变色的情况,也不会直接传导至第二供料仓内。换言之,可以将第一供料仓看作第二供料仓与雾化芯之间的过渡地带,有利于地维持第二供料仓内的雾化介质的安全和质量,从而更好地保障此雾化装置所生成的气溶胶的抽吸口感,提升用户体验。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位于所述密封盖背向所述雾化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一端形成有卡接部,所述底座通过所述卡接部与所述雾化支架固定。在将密封盖盖设至雾化支架第二端的装配口后,可以将底座与雾化支架的卡接部连接固定,利用底座限制密封盖的移动,确保密封盖与雾化支架的连接可靠,保证第一供料仓的密封可靠,降低第一供料仓内的雾化介质从密封盖与雾化支架连接处的缝隙渗出的风险。
[0016]本申请还涉及一种气溶胶生成设备,其包括供电装置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雾化装置,所述供电装置用于与所述雾化装置电性连接。其中,供电装置可以是内置电源,即类似于一次性电子烟内的内置电源,用户不可拆卸。供电装置还可以是外置电源,雾化装置可以是烟弹,即供电装置与雾化装置可拆卸连接,即供电装置与雾化装置可拆卸连接,供电装置耗尽时,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更换一个新的供电装置。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支架的第二端于背向所述内配接部的一侧形成有外配接部,所述出气孔同时贯穿所述外配接部与所述内配接部,所述雾化支架通过所述外配接部与所述供电装置连接,所述供电装置贯穿开设有过气通道,所述出气孔通过所述过气通道与所述出气端连通。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溶胶生成设备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上开设有通气孔,所述外配接部上形成有插接槽,所述密封件连接于所述外配接部与所述供电装置之间,且所述密封件至少部分伸入所述插接槽内以与所述外配接部固定,所述出气孔通过所述通气孔与所述过气通道连通。供电装置与雾化装置为两个相对独立的结构部件,两者的连接处,即过气通道与出气孔的衔接处难免会存在一些微小缝隙,存在气溶胶、冷凝液等物质渗漏的风险。本实施例在供电装置的过气通道与雾化支架的出气孔之间增设了一个密
封件,出气孔通过密封件上的通气孔与过气通道连通,不难理解,密封件可以降低气溶胶、冷凝液等物质渗漏的风险。此外,密封件至少部分伸入插接槽,插接槽则对密封件具有一定的限位作用,即可以使密封件的位置大致固定,利于密封件的通气孔与出气孔、过气通道的准确对接。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溶胶生成设备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的传感元件,所述供电装置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周面围合形成感应气道,所述感应气道的一端与所述进气端连通,另一端通过所述传感元件与所述出气端连通,所述传感元件用于在检测到所述出气端的气流变化时驱使所述雾化装置开始工作。感应气道和过气通道各自独立设置,这样设置一方面可以避免过气通道内的气溶胶、水汽或冷凝液等传导至感应气道内而接触传感元件,避免传感元件被误触发,另一方面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具有进气端与出气端;雾化支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雾化支架内部中空形成容纳腔,所述雾化支架的第一端开设有装配口,所述雾化支架的第二端于所述容纳腔内形成有内配接部,所述第二端开设有与所述出气端连通的出气孔;雾化组件及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开设有通孔且盖设于所述装配口,所述雾化组件的一端插设于所述内配接部且通过所述出气孔与所述出气端连通,所述雾化组件的另一端经所述通孔穿设于所述密封盖并与所述进气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配接部向所述容纳腔内凸伸且环绕所述出气孔呈环状,所述雾化组件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内配部并通过所述出气孔与所述出气端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包括雾化套管及雾化芯,所述雾化芯设于所述雾化套管内,所述雾化套管的侧周壁开设有用于供雾化介质通过的进料孔,所述雾化套管的一端插设于所述内配接部且通过所述内配接部与所述出气端连通,所述雾化套管的另一端经所述通孔穿设于所述密封盖并与所述进气端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雾化套管的外侧周面的导料件,所述导料件用于吸附所述雾化介质,并将所述雾化介质通过所述进料孔传递至所述雾化套管内。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的内侧表面与所述雾化组件的外侧表面围合形成第一供料仓,所述第一供料仓用于存储雾化介质并向所述雾化组件供应所述雾化介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及设于所述外壳内的内管,所述内管的外侧周面与所述外壳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迈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