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配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2007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10:12
本申请涉及一种溶液配制装置,涉及分析配液技术领域,其包括工作台和驱动机构,溶液配制装置还包括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pH计、混匀组件和滴定组件,混匀组件用于混匀容器内的液体,滴定组件用于添加酸液和/或碱液;驱动机构连接于工作台和调节机构之间,驱动机构能够带动pH计和搅拌组件升降以伸入或离开容器内;当pH计伸入容器时,滴定组件添加的酸液和/或碱液能够落入容器内。本申请具有自动化配制溶液并提高pH准确性的优点。液并提高pH准确性的优点。液并提高pH准确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溶液配制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分析配液
,尤其是涉及溶液配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流动相是影响液相色谱的关键因素。一个理想的液相色谱流动相溶剂应具有低粘度、与检测器兼容性好、易于得到纯品和低毒性特征。高效液相色谱法中的流动相主要用水溶性剂、有机溶剂或它们的混合液。一般来说,溶剂的混合按体积比(V/V)或重量比(W/W)进行。
[0003]相关技术见申请号为201820040011.6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缓冲液溶液配制装置,包括第一滴定管、第二滴定管、配制瓶、第一试剂瓶、第二试剂瓶、pH计电极和支架,配制瓶的侧壁上设有左连接管和右连接管,左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第二试剂瓶的侧壁的底部相连;左连接管上设有左阀门和左流量计,右连接管上设有右阀门与右流量计,第一试剂瓶和第二试剂瓶的底部均高于配制瓶的左连接口和右连接口;配制瓶设有三个瓶口,分别为第一瓶口、第二瓶口和第三瓶口,配制瓶的侧壁的底部设有出口和出口阀门,第一滴定管、第二滴定管和pH计电极均固定在支架上。
[000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通过查表计算所用试剂的比例和用量,然后手动操作进行配置,由于人操作时既要观察流量计又要及时启闭阀门,溶液的pH调节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人工操作配置溶液pH调节不准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溶液配制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溶液配制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溶液配制装置,包括工作台,溶液配制装置还包括:
[0008]加液机构,连接于工作台,加液机构用于向容器加入液体;
[0009]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pH计、混匀组件和滴定组件,混匀组件用于混匀容器内的液体,滴定组件用于添加酸液和/或碱液;
[0010]驱动机构,连接于工作台和调节机构之间,驱动机构能够带动pH计和混匀组件升降以伸入或离开容器内;当pH计伸入容器时,滴定组件添加的酸液和/或碱液能够落入容器内。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待配制的溶液的固体或者液体原料放入到容器内,通过加液机构向容器中加入定量的液体,将若干种溶液中的一种加入容器中。驱动机构带动pH计和混匀组件伸入容器并位于液面以下,混匀组件可以对容器内的液体进行搅拌。
[0012]搅拌一段时间后,通过pH计获得容器中的液体pH值,然后通过滴定组件将溶液的pH调节至中性。当溶液为酸性时,通过与溶液pH值对应的碱液进行中和;当溶液为碱性时,通过与溶液pH值对应的酸液进行中和,其中,pH值偏离中性值越大(即pH值与7.0绝对差值越大),使用的酸或碱的浓度更高。
[0013]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通过机械装置向容器加入溶液并搅拌,根据pH计获得的溶液pH值自动滴加相应的酸液或碱液至中性,相比人工操作提高了溶液pH调节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溶液配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的主视图;
[0016]图3是配液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图3中A

A面的剖视图;
[0018]图5是图1另一视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6是图5中B

B面的剖视图;
[0020]图7是图6中C部的放大图;
[0021]图8是去掉配液机构和混合桶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9是图8的俯视图;
[0023]图10是图9中D

D面的剖视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工作台;11、支座;12、收集筒;121、排液管;13、容器;14、条形孔;15、排废管;16、落孔;17、保养杯;18、清洗桶;
[0026]2、驱动机构;21、X轴移动组件;22、Y轴移动组件;23、Z轴移动组件;24、安装架;
[0027]3、加液机构;31、转动组件;32、旋转架;33、安装箱;34、加液管组;341、外管;342、内管;35、第二挡盘组件;351、第二挡盘;3511、外孔;3512、内孔;352、第二连接轴;353、第二电机;
[0028]4、调节机构;41、pH计;42、混匀组件;421、搅拌轴;422、搅拌电机;43、第一支撑架;44、滴定组件;45、第一挡盘组件;451、第一挡盘;4511、通孔;452、第一连接轴;453、第一电机;
[0029]5、供杯机构;51、支架;52、杯筒;53、检测器;
[0030]6、移动机构;61、移动块;611、容纳槽;62、动力部;621、连接杆;
[0031]7、校准液加注机构;71、第二支撑架;72、加注管;
[0032]8、溶液杯;
[0033]9、垃圾桶。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结合附图1

10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5]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溶液配制装置。
[0036]参考图1、图2、图5和图6,溶液配制装置包括工作台1、加液机构3、调节机构4和驱动机构2,加液机构3连接于工作台1,加液机构3用于向容器13加入液体;调节机构4包括pH计41、混匀组件42和滴定组件44,混匀组件42用于混匀容器13内的液体,滴定组件44用于添加酸液和/或碱液;驱动机构2连接于工作台1和调节机构4之间,驱动机构2能够带动pH计41和混匀组件42升降以伸入或离开容器内;当pH计41伸入容器13时,滴定组件44添加的酸液
和/或碱液能够落入容器13内。
[0037]将待配制的溶液的固体或者液体原料放入到容器13内,通过加液机构3向容器13中加入定量的液体,将若干种溶液中的一种加入容器13中。驱动机构2带动pH计41和混匀组件42伸入容器13并位于液面以下,混匀组件42可以对容器13内的液体进行搅拌。
[0038]搅拌一段时间后,通过pH计41获得容器13中的液体pH值,然后通过滴定组件44将溶液的pH调节至中性。当溶液为酸性时,通过与溶液pH值对应的碱液进行中和;当溶液为碱性时,通过与溶液pH值对应的酸液进行中和,其中,pH值偏离中性值越大(即pH值与7.0绝对差值越大),使用的酸或碱的浓度更高。
[0039]参考图2、图3和图4,加液机构3包括安装箱33和加液管组34,安装箱33设置于工作台1上方,加液管组34连接于安装箱33,加液管组34具有至少一个加液管。加液管组34包括多个周向分布的加液管,加液管连接不同种类的液体源。为了方便控制加液量,加液管通过注射泵连接液体源。加液管可以为软管,为了提高加液管的寿命,加液管可以为有机玻璃制作。安装箱33可以为内部中空的长方体结构,长方体可以有底壳与上盖围成,安装箱33也可以是其他形状。
[0040]加液机构3还包括第二挡盘组件35,第二挡盘组件35包括第二挡盘351和第二电机353,第二挡盘351转动连接于安装箱33并抵接于加液管的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溶液配制装置,包括工作台(1)和驱动机构(2),其特征在于:溶液配制装置还包括调节机构(4),调节机构(4)包括pH计(41)、混匀组件(42)和滴定组件(44),混匀组件(42)用于混匀容器(13)内的液体,滴定组件(44)用于添加酸液和/或碱液;驱动机构(2)连接于工作台(1)和调节机构(4)之间,驱动机构(2)能够带动pH计(41)和混匀组件(42)升降以伸入或离开容器(13)内;当pH计(41)伸入容器(13)时,滴定组件(44)添加的酸液和/或碱液能够落入容器(13)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液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滴定组件(44)包括至少一根酸液滴定管和/或至少一根碱液滴定管,酸液滴定管通过泵连接酸液源,碱液滴定管通过泵连接碱液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溶液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2)包括安装架(24),pH计(41)、混匀组件(42)和滴定组件(44)安装于安装架(2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溶液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机构(4)还包括第一挡盘组件(45),第一挡盘组件(45)包括第一挡盘(451)和第一电机(453),第一挡盘(451)转动连接于安装架(24)并抵接于滴定管的出口,第一电机(453)连接于安装架(24)并带动第一挡盘(451)转动;第一挡盘(451)上开设有通孔(4511),第一挡盘(451)转动时,通孔(4511)仅能够与一根滴定管的出口对齐连通;或混匀组件(42)包括搅拌轴(421)和搅拌电机(422),搅拌轴(421)连接于搅拌电机(422)的输出轴;或者混匀组件(42)为磁力搅拌器或超声搅拌器。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溶液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溶液配制装置还包括连接于工作台(1)的加液机构(3),加液机构(3)用于向容器(13)加入液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溶液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加液机构(3)包括:安装箱(33),设置于工作台(1)上方;加液管组(34),连接于安装箱(33),加液管组(34)具有至少一个加液管;或加液管组(34)包括多个竖向分布的加液管,加液管连接不同种类的液体源。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溶液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加液机构(3)还包括第二挡盘组件(35),第二挡盘组件(35)包括第二挡盘(351)和第二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伟刘凡彭焕庆向宇杨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药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