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余热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1944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1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烟气余热锅炉,包括钢架,钢架内吊设有顺次连通的辐射沉降冷却室和对流室,辐射沉降冷却室由膜式水冷壁围合而成,其底部通过膨胀节连通有集灰室、背离对流室的一侧开设有进口、内部设有用于使烟气从进口先向下引流至辐射沉降冷却室的底部再向上引流至对流室的隔墙膜式水冷壁,对流室背离辐射沉降冷却室的一侧上设有出口、内部并排设有多个等间隔的换热管束以及多个对应位于换热管束的迎烟侧的吹灰装置、底部设有多个与换热管束对应连通的落灰斗,换热管束、辐射沉降冷却室以及隔墙膜式水冷壁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均与安装在钢架上的锅筒的出水口和回流口对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如何能有效避免换热管束积灰结焦的技术问题。束积灰结焦的技术问题。束积灰结焦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气余热锅炉


[0001]本技术涉及节能环保
,尤其是指一种烟气余热锅炉。

技术介绍

[0002]电炉冶炼在我国钢铁行业相当普遍,多用于冶炼优质钢。电炉炼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高温含尘烟气(约1000~1200℃),烟气显热占电炉炼钢总能耗的10%以上,如果将其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造成余热资源严重浪费以及环境严重污染,故需要先通过余热锅炉冷却及余热利用,再进入后续袋式除尘器除尘排放。现有的余热锅炉均通过换热管束直接与通入的高温含尘烟气接触的方式进行冷却及余热利用,由于电炉炼钢的废钢原料中掺杂着大量的不可燃的水泥尘土、大量油脂类及塑料橡胶类可燃物,这些原料在电炉冶炼高温状态下会出现熔融现象,直接掺杂在高温烟气中;同时大量含尘的高温烟气在烟温达到一定温度时,烟尘中有相当一部分也处于熔融或半熔融的粘性状态,故使得换热管束积灰结焦,从而不仅导致余热回收率低,而且导致冷却效率低,冷却效果差,甚至出现冷取后的温度过高影响后续除尘器正常运行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能有效避免换热管束积灰结焦。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烟气余热锅炉,包括钢架,所述钢架内吊设有顺次连通的辐射沉降冷却室和对流室,所述辐射沉降冷却室由膜式水冷壁围合而成,所述辐射沉降冷却室的底部通过膨胀节连通有集灰室、背离所述对流室的一侧上开设有进口、内部设有用于使烟气从所述进口先向下引流至所述辐射沉降冷却室的底部再向上引流至所述对流室的隔墙膜式水冷壁,所述对流室背离所述辐射沉降冷却室的一侧上设有出口、内部沿横向并排设有多个等间隔的换热管束以及多个对应位于所述换热管束的迎烟侧的吹灰装置、底部设有多个与所述换热管束对应连通的落灰斗,所述换热管束、所述辐射沉降冷却室以及所述隔墙膜式水冷壁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均与安装在所述钢架上的锅筒的出水口和回流口对应连通。
[000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吹灰装置包括激波吹灰器、导管和若干喷头,所述导管并排设置在相对应的所述换热管束的迎烟侧,且其一端封闭,另一端连通所述激波吹灰器,若干喷头均匀分布在所述导管朝相相对应的所述换热管束的面上。
[000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灰室和每个所述落灰斗内均设有上料位传感器。
[000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落灰斗的外壁上设有微型振动器。
[0008]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顺次连通的辐射沉降冷却室和对流室,并在对流室内沿烟气的流动方向并排设有多个等间隔的换热管束以及多个对应位于所述换热管束的迎烟侧的吹灰装置的设置,使得电炉炼钢出来的高温含尘烟气先经辐射沉降冷却室将温度降至熔点温度以下,同时其含有大颗粒烟尘沉降至与辐射沉
降冷却室底部连通的集灰室内,冷却除尘后的烟气再次经对流室降温至所需温度排出,同时其含有的小颗粒烟尘在吹灰装置的作用下无法粘附在换热管束上,而是被吹落至落灰斗内,从而有效避免换热管束积灰结焦,大大提高了余热回收率和冷取效率,延长了换热管束的使用寿命,并有效防止了冷取后的温度过高影响后续除尘器正常运行的情况的出现。
附图说明
[0009]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1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1]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钢架,2、辐射沉降冷却室,21、进口,3、对流室,31、出口,4、集灰室,5、隔墙膜式水冷壁,6、换热管束,7、吹灰装置,8、落灰斗,9、锅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13]关于本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技术,此外,在全部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
[0014]参照图1所示,一种烟气余热锅炉,包括钢架1,所述钢架1内吊设有顺次连通的辐射沉降冷却室2和对流室3,所述辐射沉降冷却室2由膜式水冷壁围合而成,所述辐射沉降冷却室2的底部通过膨胀节连通有集灰室4、背离所述对流室3的一侧上开设有进口21、内部设有用于使烟气从所述进口21先向下引流至所述辐射沉降冷却室2的底部再向上引流至所述对流室 3的隔墙膜式水冷壁5,所述对流室3背离所述辐射沉降冷却室2的一侧上设有出口31、内部沿横向并排设有多个等间隔的换热管束6以及多个对应位于所述换热管束6的迎烟侧的吹灰装置7、底部设有多个与所述换热管束 6对应连通的落灰斗8,所述换热管束6、所述辐射沉降冷却室2以及所述隔墙膜式水冷壁5的进口21端和出口31端均与安装在所述钢架1上的锅筒 9的出水口和回流口对应连通。通过顺次连通的辐射沉降冷却室2和对流室 3设置,使得电炉炼钢出来的高温含尘烟气先经辐射沉降冷却室2将温度降至熔点温度以下,同时其含有大颗粒烟尘沉降至与辐射沉降冷却室2底部连通的集灰室4内,冷却除尘后的烟气再次经对流室3降温至所需温度排出,同时其含有的小颗粒烟尘在吹灰装置7的作用下无法粘附在换热管束6上,而是被吹落至落灰斗8内,从而实现了有效避免换热管束6积灰结焦的技术效果。
[0015]其中,所述吹灰装置7包括激波吹灰器、导管和若干喷头,所述导管并排设置在相对应的所述换热管束6的迎烟侧,且其一端封闭,另一端连通所述激波吹灰器,若干喷头均匀分布在所述导管朝相相对应的所述换热管束6 的面上。
[0016]所述集灰室4和每个所述落灰斗8内均设有上料位传感器,这样设置不仅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而且有效防止了落灰斗8内的灰尘过多发生高温搭桥,甚至溢出至换热管束6上。
[0017]每个所述落灰斗8的外壁上设有微型振动器,这样设置不仅保证了落灰的顺畅性,而且提高了落灰效率。
[001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电炉炼钢出来的高温含尘烟气从进口21进入辐射沉降冷却室2,使得烟气中含有的大颗粒烟尘沉降至与辐射沉降冷却室 2底部连通的集灰室4内,温度被降至熔点温度以下后进入对流室3,在吹灰装置7的作用下使得烟气中含有的小颗粒烟尘无法粘附在换热管束6上被吹落至落灰斗8内,在换热管束6的作用下温度被降至所需温度后从出口 31排出,在此过程中,辐射沉降冷却室2和换热管束6的降温都是利用锅筒9的出水口供给辐射沉降冷却室2和换热管束6的进口21端低温水、且锅筒9的回流口接收辐射沉降冷却室2和换热管束6的出口31端的高温水的方式与烟气进行热交换实现的。
[0019]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气余热锅炉,包括钢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架内吊设有顺次连通的辐射沉降冷却室和对流室,所述辐射沉降冷却室由膜式水冷壁围合而成,所述辐射沉降冷却室的底部通过膨胀节连通有集灰室、背离所述对流室的一侧上开设有进口、内部设有用于使烟气从所述进口先向下引流至所述辐射沉降冷却室的底部再向上引流至所述对流室的隔墙膜式水冷壁,所述对流室背离所述辐射沉降冷却室的一侧上设有出口、内部沿横向并排设有多个等间隔的换热管束以及多个对应位于所述换热管束的迎烟侧的吹灰装置、底部设有多个与所述换热管束对应连通的落灰斗,所述换热管束、所述辐射沉降冷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原刘红芳徐长存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东方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