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调节电炉烟气余热稳定产蒸汽的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69186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2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储能调节电炉烟气余热稳定产蒸汽的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系统包括沉降室、储能调温装置、余热锅炉和烟囱。沉降室的进烟气侧适于与电炉的出烟气侧连通。储能调温装置的进烟气侧与沉降室的出烟气侧连通,以用于吸收并储存烟气的热量、释放储存的热量以加热烟气。余热锅炉的进烟气侧与沉降室的出烟气侧、储能调温装置的出烟气侧分别连通;余热锅炉的进水侧适于与供水装置连通;储能调温装置,用于降低烟气温度波动,通过烟气加热水生成稳定参数的蒸汽。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电炉烟气余热锅炉产汽间断、参数低的问题,从而促进用户储能利用、提高余热利用品质产生稳定的高参数蒸汽、减排减碳、双碳目标的实现。双碳目标的实现。双碳目标的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能调节电炉烟气余热稳定产蒸汽的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余热、余能梯级利用
,尤其涉及一种储能调节电炉烟气余热稳定产蒸汽的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炉第四孔的炉气,经炉盖弯管和移动弯管烟道之间的间隙,进入移动弯管烟道,同时混入一定量的炉外空气,以燃烬炉气中的CO等可燃气体形成高温烟气,高温烟气经过沉降室后,进入饱和蒸汽余热锅炉,间断生产一定压力的蒸汽。
[0003]典型生产工艺流程:从加入废铁预热起至下一炉开始进料,整个流程约40分钟,从进料开始进行加热熔炼,过程中吹氧和加入碳粉,持续约35分钟,出铁水暂停加热,过程约5分钟。
[0004]电炉烟气在吹氧时间段排烟温度最高,在沉降室出口温度约850℃左右,出铁水时间段温度最低,在沉降室出口温度约200℃左右。由于过程烟气温度变化幅度巨大,目前对烟气的余热回收一般采用饱和蒸汽余热锅炉。
[0005]现有的饱和蒸汽锅炉余热回收系统包括饱和蒸汽余热锅炉、除尘器、引风机和烟囱等,由于电炉烟气温度不稳定,只能间断产生饱和蒸汽,无法连续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调节电炉烟气余热稳定产蒸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沉降室,所述沉降室的进烟气侧适于与电炉的出烟气侧连通;储能调温装置,所述储能调温装置的进烟气侧与所述沉降室的出烟气侧连通,以用于吸收并储存烟气的热量、释放储存的热量以加热烟气;余热锅炉,所述余热锅炉的进烟气侧与所述沉降室的出烟气侧、所述储能调温装置的出烟气侧分别连通,所述余热锅炉的进水侧适于与供水装置连通;所述储能调温装置,用于降低烟气温度波动,通过烟气加热水生成稳定参数蒸汽;以及烟囱,所述烟囱的进烟气侧与所述余热锅炉的出烟气侧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调节电炉烟气余热稳定产蒸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调温装置包括储热体和熔盐罐,所述储热体的进烟气侧通过第一阀门与所述沉降室的出烟气侧连通,所述储热体的出烟气侧通过第二阀门与所述余热锅炉的进烟气侧连通,所述熔盐罐的进流侧与所述储热体的出流侧连通,所述熔盐罐的出流侧与所述储热体的进流侧;所述储热体,用于将烟气和熔盐的温度交替吸收和释放;所述熔盐罐,用于储存熔盐介质的热量。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调节电炉烟气余热稳定产蒸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调温装置还包括熔盐泵,所述熔盐泵设于所述熔盐罐的出流侧与所述储热体的进流侧之间的管路上,以用于驱动熔盐介质流动。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调节电炉烟气余热稳定产蒸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锅炉与所述沉降室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三阀门,且所述第三阀门位于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第二阀门之间的管路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调节电炉烟气余热稳定产蒸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调节电炉烟气余热稳定产蒸汽的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分别连接,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鑫牛晓磊薛晓迪刘志斌邢至珏杨小强王郸何川张珈源张彦军崔永记孙立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思安综合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