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列车低恒速模式起步时防止车辆抖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0673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列车低恒速模式起步时,中央控制单元将实际牵引力值与保持制动阈值比较,若列车实际牵引力值小于保持制动缓解阈值时,则列车输出牵引力为大于保持制动缓解阈值的设定值,若列车实际牵引力值大于保持制动缓解阈值时,列车实际牵引力值按照牵引电机的牵引特性曲线输出,减少列车输出保持制动缓解指令的时间,实现车辆不同状态的平滑过渡,在低恒速模式坡道起步时防止车辆抖动,有效提高了乘客舒适度并延长了牵引电机的使用寿命。适度并延长了牵引电机的使用寿命。适度并延长了牵引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列车低恒速模式起步时防止车辆抖动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车辆列车网络控制
,尤其是涉及一种列车低恒速模式起步时防止车辆抖动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列车在行驶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运行工况,在某些特定工况时,会由于路况环境及列车控制配合不到位的情况,在恒速模式下,通过司机手柄进行恒速目标值设定,当设定的恒速目标值较小时,未防止列车冲动过大,中央控制单元输出牵引制动百分比的上升曲线较为平缓,当列车发挥的牵引力小于保持制动缓解阈值时,列车无法缓解保持制动,从而导致产生车辆抖动现象。在列车低恒速模式坡道起步时抖车现象,从而影响乘客舒适度及设备寿命。优化控制方法,提高乘客舒适度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列车低恒速模式起步时存在抖车现象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列车低恒速模式坡道起步时防止车辆抖动的方法,来解决乘客对乘坐舒适度的迫切需求,并提高牵引电机的使用寿命。
[0004]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1、一种列车低恒速模式起步时防止车辆抖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05]步骤一:在列车低恒速模式下,通过司机手柄进行恒速目标值设定;
[0006]步骤二:中央控制单元按照牵引电机的牵引特性曲线将设定恒速目标值转化为牵引制动百分比并发送给牵引系统;
[0007]步骤三:牵引系统根据牵引制动百分比大小输出列车实际发挥的牵引力,并将实际牵引力值发送给中央控制单元;
[0008]步骤四:中央控制单元将实际牵引力值与保持制动阈值比较,若列车实际牵引力值小于保持制动缓解阈值时,则列车输出牵引力为大于保持制动缓解阈值的设定值;若列车实际牵引力值大于保持制动缓解阈值时,列车实际牵引力值按照牵引电机的牵引特性曲线输出;
[0009]步骤五:列车缓解保持制动。
[001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四中设定值小于列车冲动限制。
[0011]本专利技术采用阶段式牵引力输出控制,提高列车低恒速模式起步时的牵引力,使列车在零速起车时输出的牵引力大于缓解保持制动阈值,减少列车输出保持制动缓解指令的时间,实现车辆不同状态的平滑过渡,在低恒速模式坡道起步时防止车辆抖动,有效提高了乘客舒适度并延长了牵引电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更好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一种列车低恒速模式起步时防止车辆抖动的方法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14]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列车低恒速模式起步时防止车辆抖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5]步骤一:在列车低恒速模式下,通过司机手柄进行恒速目标值设定。
[0016]步骤二:中央控制单元按照牵引电机的牵引特性曲线将设定恒速目标值转化为牵引制动百分比并发送给牵引系统。
[0017]步骤三:牵引系统根据牵引制动百分比大小输出列车实际发挥的牵引力,并将实际牵引力值发送给中央控制单元。
[0018]步骤四:中央控制单元将实际牵引力值与保持制动阈值比较,若列车实际牵引力值小于保持制动缓解阈值时,则列车输出牵引力为设定值,该设定值大于保持制动缓解阈值;若列车实际牵引力值大于保持制动缓解阈值时,列车实际牵引力值按照牵引电机的牵引特性曲线输出。
[0019]步骤五:列车缓解保持制动。
[0020]国内大部分城轨列车和高速动车组要求列车冲动限制小于等于0.75m/s3,在步骤四中设定值小于列车冲动限制,以保障行车安全和乘客的乘车体验。
[0021]通过上述方法,使列车在零速起车时输出的牵引力大于缓解保持制动阈值,减少列车输出保持制动缓解指令的时间,缩短了车辆抖动时间,提高了乘客舒适度并延长牵引电机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列车低恒速模式起步时防止车辆抖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列车低恒速模式下,通过司机手柄进行恒速目标值设定;步骤二:中央控制单元按照牵引电机的牵引特性曲线将设定恒速目标值转化为牵引制动百分比并发送给牵引系统;步骤三:牵引系统根据牵引制动百分比大小输出列车实际发挥的牵引力,并将实际牵引力值发送给中央控制单元;步骤四:中央控制单元将实际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维金刘国梁王华伟李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