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冷却水套结构及其动力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0365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层冷却水套结构及其动力总成,双层冷却水套结构用于设置在发动机的缸盖上,包括:上层水套,内设有第一冷却腔体;下层水套,内设有第二冷却腔体;连接通道,连通第一冷却腔体与第二冷却腔体;进口与出口,均连通发动机的冷却液泵体以形成冷却液循环;出口设置在上层水套上,下层水套包括主进水口与副进水口,主进水口的进液量大于副进水口的进液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下层水套上设置主进水口与副进水口,并使得主进水口的进液量大于副进水口的进液量,通过主进水口的冷却液通过排气鼻梁区域对缸盖高热部位进行散热,再通过连接通道流到上层水套。再通过连接通道流到上层水套。再通过连接通道流到上层水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冷却水套结构及其动力总成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层冷却水套结构及其动力总成。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冷却以防工作温度过高影响其功率输出,普通的风冷式结构对于大功率发动机来说,散热效果有限,因此如今开始考虑水冷式结构,目前发动机一般在缸盖上安装水冷隔套,通过冷却部件内的水泵部件向水冷隔套循环冷却液,从而进行水冷散热。
[0003]现有的缸盖水套为单层结构,冷却液由前端往后端均匀流动对缸盖进行散热,而发动机的部分位置发热量非常高,如发动机的排气鼻梁区域,因此在冷却液均匀流动的情况下,没有大量冷却液通过缸盖的高热部位,从而致使对缸盖的冷却效果差,进而会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及缸盖的使用寿命。
[000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层冷却水套结构及其动力总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缸盖水套的冷却液均匀从前端流向后端,无法集中对缸盖进行高效散热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双层冷却水套结构,用于设置在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冷却水套结构,用于设置在发动机的缸盖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水套,内设有第一冷却腔体;下层水套,内设有第二冷却腔体;连接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冷却腔体与所述第二冷却腔体;进口与出口,均连通所述发动机的冷却液泵体以形成冷却液循环;其中,所述出口设置在所述上层水套上,所述下层水套包括主进水口与副进水口,所述上层水套与下层水套通过连接通道相连接,所述主进水口的进液量大于所述副进水口的进液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冷却水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水套的下端包括多个中部套件以及两个边缘套件,多个所述中部套件相互连接,两个所述边缘套件分别设置在多个相互连接的所述中部套件的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层冷却水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腔体包括设置于多个所述中部套件内的中部腔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边缘套件内的边缘腔体,所述边缘腔体与所述中部腔体相互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层冷却水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通道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边缘套件或所述中部套件的顶端,所述连接通道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上层水套的底部。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超唐振国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菱特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