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物流转运设备,包括两组设置在运输车两侧的支撑架,每组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在车上对物件进行移位安装的滑动架,每组的两个所述滑动架之间均设置有安装机构,此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物流转运设备,以区别于现有技术,使得通过所述安装机构实现对物件的夹持,进而通过推拉的方式实现物件在车内的移位,极大地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避免了物件在运输过程中因出现晃动而磕破的情况,通过转运机构实现物件的提升安装,并能够配合自身重力依次实现物件的卸货,进一步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左气囊与右气囊配合,使得物件能够稳定下落,保证了卸货过程中的稳定性,极大地降低物件的破损率。低物件的破损率。低物件的破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物流转运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物流转运设备
,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物流转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物联网指的是将无处不在的末端设备和设施,包括具备“内在智能”的传感器、移动终端、工业系统、数控系统、家庭智能设施、视频监控系统等、和“外在使能”的,通过各种无线和/或有线的长距离和/或短距离通讯网络实现互联互通、应用大集成、以及基于云计算的SaaS营运等模式,在内网、专网和互联网环境下,采用适当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提供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在线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度指挥、预案管理、远程控制、安全防范、远程维保、在线升级、统计报表、决策支持、领导桌面和集中展示的等管理和服务功能,实现对万物的“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
[0003]然而,我们在实际使用时发现,在对一些异形结构进行转运时,如上大下小的水缸等物件,现有的转运方法大多是通过在运输车上设置一个牵引绳,然后位于运输车下的操作人员对物件进行捆绑,捆绑完成后,位于运输车上的操作人员再将物件向上吊起,然而,在操作过程中,极易因为捆绑不当或者磕碰导致物件损坏,而且到达车上后,操作人员还需要将物件向内抬起,极大地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理,在卸货时,位于运输车上的操作人员对物件进行捆绑,捆绑完成后,位于运输车上的操作人员再将物件向下吊起,再由位于运输车下的操作人员进行搬运,此过程不仅会因为捆绑不当或者磕碰导致物件损坏,还可能因为落地速度较大,而直接破碎,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物流转运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物流转运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物流转运设备,包括两组设置在运输车两侧的支撑架;每组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在车上对物件进行移位安装的滑动架,每组的两个所述滑动架之间均设置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用于实现对物件的夹持,并能够在每组的两个所述滑动架之间滑动;运输车上还活动设置有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上设置有转运机构,所述转运机构用于实现物件的提升安装,并能够配合自身重力依次实现物件的卸货,以区别于现有技术,使得通过所述安装机构实现对物件的夹持,进而通过推拉的方式实现物件在车内的移位,极大地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避免了物件在运输过程中因出现晃动而磕破的情况,通过转运机构实现物件的提升安装,并能够配合自身重力依次实现物件的卸货,进一步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左气囊与右气囊配合,使得物件能够稳定下落,保证了卸货过程中的稳定性,极大地降低物件的破损率。
[0006]优选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多个均匀设置在两侧滑动架底部的放置轨道,所述放置轨道上设置有导向组件,通过所述导向组件能够使物件通过放置轨道,进而实现由内而外的整齐排列;
[0007]两个所述滑动架之间设置有移位件,通过所述移位件能够实现对物件的夹持,并能够沿着所述滑动架和放置轨道滑动,所述放置轨道与滑动架之间的距离等于安装在移位件上的物件到地面的距离。
[0008]优选的,所述导向组件包括设置在放置轨道顶部的直线型滑轨,所述直线型滑轨上活动设置有移位顶块,所述移位顶块端部与放置轨道相贴合,所述放置轨道和移位顶块上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移位顶块远离与放置轨道贴合一端设置有握把,所述放置轨道上设置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用于避免所述移位顶块在不使用时出现晃动的情况。
[0009]优选的,所述定位件包括设置在放置轨道上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用于握把收纳的开口,所述限位板与移位顶块相对侧均设置相配合的磁铁。
[0010]优选的,所述移位件包括两个设置在滑动架之间的U形座,两个所述U形座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两个所述U形座两侧均转动设置滚轮,两个所述U形座沿着滑动架方向还分别设置有把手;
[0011]运输车上还均匀设置有橡胶垫。
[0012]优选的,所述转运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底座上的左气囊和右气囊,所述安装底座上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与左气囊相连通,所述左气囊和右气囊之间设置有连通组件,所述连通组件用于根据物件尺寸调节左气囊和右气囊之间的间距,并能够调节左气囊和右气囊之间的换气速度;
[0013]所述左气囊和右气囊上还分别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均设置有辅助件,所述辅助件能够在物件上升前期对物件进行防护,且在接近顶部时,能够自动展开辅助操作人员取下。
[0014]优选的,所述连通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左气囊和右气囊上的弯管,两个所述弯管之间设置连接管。
[0015]优选的,所述连通组件还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弯管上的阀门。
[0016]优选的,所述辅助件包括设置在固定座上的弧形护板,所述弧形护板内壁贴合有橡胶层,所述固定座上转动设置有主轴,所述主轴中部设置有侧板,所述主轴两端分别设置有扭簧一,所述扭簧一两端分别与主轴和固定座相连接;
[0017]所述安装底座上设置有两个用于支撑定位的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绕线辊,所述绕线辊端部设置有突出板,所述转动轴外侧还套设有扭簧二,所述扭簧二两端分别固定板和突出板相连接,所述绕线辊上缠绕有线绳,所述线绳端部与侧板相连接。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专利技术使得操作人员在对物件进行转运时,通过所述安装机构实现对物件的夹持,并能够在每组的两个所述滑动架之间滑动,进而通过推拉的方式实现物件在车内的移位,极大地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避免了物件在运输过程中因出现晃动而磕破的情况。
[0020]2、本专利技术通过转运机构能够实现物件的提升安装,并能够配合自身重力依次实现物件的卸货,进一步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左气囊与右气囊配合,使得物件能够稳定下落,保证了卸货过程中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物件的破损率。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另一方位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滑动架和放置轨道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导向组件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移位件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转运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专利技术A区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8]图8为本专利技术B区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9]图9为本专利技术辅助件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
‑
支撑架;2
‑
安装机构;21
‑
放置轨道;3
‑
导向组件;31
‑
直线型滑轨;32
‑
移位顶块;33
‑
安装孔;34
‑
握把;4...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物流转运设备,包括两组设置在运输车两侧的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支撑架(1)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在车上对物件进行移位安装的滑动架(9),每组的两个所述滑动架(9)之间均设置有安装机构(2),所述安装机构(2)用于实现对物件的夹持,并能够在每组的两个所述滑动架(9)之间滑动;运输车上还活动设置有安装底座(10),所述安装底座(10)上设置有转运机构(6),所述转运机构(6)用于实现物件的提升安装,并能够配合自身重力依次实现物件的卸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物流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2)包括多个均匀设置在两侧滑动架(9)底部的放置轨道(21),所述放置轨道(21)上设置有导向组件(3),通过所述导向组件(3)能够使物件通过放置轨道(21),进而实现由内而外的整齐排列;两个所述滑动架(9)之间设置有移位件(5),通过所述移位件(5)能够实现对物件的夹持,并能够沿着所述滑动架(9)和放置轨道(21)滑动,所述放置轨道(21)与滑动架(9)之间的距离等于安装在移位件(5)上的物件到地面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物流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3)包括设置在放置轨道(21)顶部的直线型滑轨(31),所述直线型滑轨(31)上活动设置有移位顶块(32),所述移位顶块(32)端部与放置轨道(21)相贴合,所述放置轨道(21)和移位顶块(32)上均开设有安装孔(33),所述安装孔(33)内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移位顶块(32)远离与放置轨道(21)贴合一端设置有握把(34),所述放置轨道(21)上设置有定位件(4),所述定位件(4)用于避免所述移位顶块(32)在不使用时出现晃动的情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物流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4)包括设置在放置轨道(21)上的限位板(41),所述限位板(41)上开设有用于握把(34)收纳的开口,所述限位板(41)与移位顶块(32)相对侧均设置相配合的磁铁(4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物流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件(5)包括两个设置在滑动架(9)之间的U形座(51),两个所述U形座(51)之间通过螺栓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峰,赵海杰,赵忠杰,李政语,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支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