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0180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1 0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即使在该车辆的下部因灾害、事故等而浸水的情况下,也能降低失去所有电源的风险。车辆(V)具备:高压电源(31);主低压电源(11)和备用低压电源(23),其输出电压比高压电源(31)低的电力;以及底板(51),其沿前后方向和车宽方向延伸并构成车身(50)的下部的至少一部分。在底板(51)上形成有中央通道(51d),其在车宽方向中央部沿前后方向延伸。主低压电源(11)和备用低压电源(23)中的一方在车宽方向上在中央通道(51d)的一侧配置于底板(51)的上方,主低压电源(11)和备用低压电源(23)中的另一方在车宽方向上在中央通道(51d)的另一侧配置于底板(51)的上方。的另一侧配置于底板(51)的上方。的另一侧配置于底板(51)的上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特别涉及一种搭载有电源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为了使城市和人类居住地具有包容性、安全、有韧性且可持续发展,需要改善交通安全。在车辆中,从改善交通安全的观点出发,要求例如即使在车辆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交通安全。
[0003]因此,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车辆,该车辆的车厢内配置有辅助设备用的蓄电池,并具有保护该蓄电池免受侧面碰撞时的冲击的蓄电池固定结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辆降低了在侧面碰撞时蓄电池受损而失去电源、无法确保交通的安全性的风险。
[0004]另外,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具备:第一电源线,其具有第一蓄电池和第一负载;以及第二电源线,其具有第二蓄电池和第二负载,其中,第一蓄电池向第一负载供给电力,第二蓄电池向第二负载供给电力。另外,在专利文献2的车辆中,第一负载和第二负载相互以与对方的功能类似的功能来备份对方的功能。因此,专利文献2的车辆即使在第一蓄电池和第二蓄电池中的任意一个失去电源而第一负载和第二负载中的任意一个负载不再发挥作用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另一个负载维持一个负载的功能,因此能够确保交通的安全性。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

209718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8

12595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10]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没有提及在车辆因灾害、事故等而导致车辆的下部浸水的情况下,蓄电池浸水而失去电源的风险。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也没有提及配置第一蓄电池和第二蓄电池的位置,另外,没有提及在车辆因灾害、事故等而导致车辆的下部浸水的情况下,第一蓄电池和第二蓄电池双方都浸水,第一蓄电池和第二蓄电池都失去电源的风险。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即使在车辆的下部因灾害、事故等而浸水的情况下,也能降低失去所有电源的风险。
[0012]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3]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其具备:
[0014]旋转电机;
[0015]高压电源,其能够供给驱动所述旋转电机的电力;
[0016]主低压电源,其输出电压比所述高压电源低的电力;
[0017]常规负载,其能够由所述主低压电源的电力驱动;
[0018]备用低压电源,其输出电压比所述高压电源低的电力;
[0019]紧急时重要负载,其能够由所述备用低压电源的电力驱动;以及
[0020]底板,其沿前后方向和车宽方向延伸,并构成车身的下部的至少一部分,
[0021]所述车辆能够由所述旋转电机的动力驱动,其中,
[0022]所述紧急时重要负载包括用于所述车辆的驾驶控制的辅助设备负载、用于所述车辆的制动的辅助设备负载、用于所述车辆的转向的辅助设备负载、以及用于所述车辆的外界信息的获取的辅助设备负载中的至少一个,
[0023]在所述底板上形成有中央通道,该中央通道以向上方凸起的方式弯曲并在车宽方向中央部沿前后方向延伸,
[0024]所述主低压电源和所述备用低压电源中的一方在车宽方向上在所述中央通道的一侧配置于所述底板的上方,
[0025]所述主低压电源和所述备用低压电源中的另一方在车宽方向上在所述中央通道的另一侧配置于所述底板的上方。
[0026]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其具备:
[0027]旋转电机;
[0028]高压电源,其能够供给驱动所述旋转电机的电力;
[0029]主低压电源,其输出电压比所述高压电源低的电力;
[0030]常规负载,其能够由所述主低压电源的电力驱动;
[0031]备用低压电源,其输出电压比所述高压电源低的电力;
[0032]紧急时重要负载,其能够由所述备用低压电源的电力驱动;以及
[0033]底板,其沿前后方向和车宽方向延伸,并构成车身的下部的至少一部分,
[0034]所述车辆能够由所述旋转电机的动力驱动,其中,
[0035]所述紧急时重要负载包括用于所述车辆的驾驶控制的辅助设备负载、用于所述车辆的制动的辅助设备负载、用于所述车辆的转向的辅助设备负载、以及用于所述车辆的外界信息的获取的辅助设备负载中的至少一个,
[0036]所述底板具有:前底板,其沿前后方向和车宽方向延伸,并形成车厢的地板部;以及后底板,其位于比所述前底板靠后方,且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比所述前底板靠上方,沿前后方向和车宽方向延伸,并形成设置于所述车厢的后方的后备厢的地板部,
[0037]所述主低压电源和所述备用低压电源中的一方配置在所述前底板的上方,
[0038]所述主低压电源和所述备用低压电源中的另一方配置在所述后底板的上方。
[0039]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其具备:
[0040]旋转电机;
[0041]高压电源,其能够供给驱动所述旋转电机的电力;
[0042]主低压电源,其输出电压比所述高压电源低的电力;
[0043]常规负载,其能够由所述主低压电源的电力驱动;
[0044]备用低压电源,其输出电压比所述高压电源低的电力;
[0045]紧急时重要负载,其能够由所述备用低压电源的电力驱动;以及
[0046]底板,其沿前后方向和车宽方向延伸,并构成车身的下部的至少一部分,
[0047]所述车辆能够由所述旋转电机的动力驱动,其中,
[0048]所述紧急时重要负载包括用于所述车辆的驾驶控制的辅助设备负载、用于所述车辆的制动的辅助设备负载、用于所述车辆的转向的辅助设备负载、以及用于所述车辆的外界信息的获取的辅助设备负载中的至少一个,
[0049]所述底板具有:前底板,其沿前后方向和车宽方向延伸,并形成车厢的地板部;以及后底板,其位于比所述前底板靠后方,且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比所述前底板靠上方,沿前后方向和车宽方向延伸,并形成设置于所述车厢的后方的后备厢的地板部,
[0050]所述主低压电源和所述备用低压电源中的一方在比所述车辆的车宽方向中央靠车宽方向的一侧的位置配置于所述后底板的上方,
[0051]所述主低压电源和所述备用低压电源中的另一方在比所述车宽方向中央靠车宽方向的另一侧的位置配置于所述后底板的上方,
[0052]所述主低压电源和所述备用低压电源以使所述主低压电源在车宽方向上的相对于所述车宽方向中央的偏移距离与所述备用低压电源在车宽方向上的相对于所述车宽方向中央的偏移距离相等的方式,隔着所述车宽方向中央地配置于车宽方向的所述一侧和所述另一侧。
[0053]专利技术效果
[0054]根据本专利技术,即使在车辆的下部因灾害、事故等而浸水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车辆失去所有电源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55]图1是搭载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其具备:旋转电机;高压电源,其能够供给驱动所述旋转电机的电力;主低压电源,其输出电压比所述高压电源低的电力;常规负载,其能够由所述主低压电源的电力驱动;备用低压电源,其输出电压比所述高压电源低的电力;紧急时重要负载,其能够由所述备用低压电源的电力驱动;以及底板,其沿前后方向和车宽方向延伸,并构成车身的下部的至少一部分,所述车辆能够由所述旋转电机的动力驱动,其中,所述紧急时重要负载包括用于所述车辆的驾驶控制的辅助设备负载、用于所述车辆的制动的辅助设备负载、用于所述车辆的转向的辅助设备负载、以及用于所述车辆的外界信息的获取的辅助设备负载中的至少一个,在所述底板上形成有中央通道,该中央通道以向上方凸起的方式弯曲并在车宽方向中央部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主低压电源和所述备用低压电源中的一方在车宽方向上在所述中央通道的一侧配置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主低压电源和所述备用低压电源中的另一方在车宽方向上在所述中央通道的另一侧配置于所述底板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车辆还具备:第一座椅,其在车宽方向上在所述中央通道的所述一侧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上方;以及第二座椅,其在车宽方向上在所述中央通道的所述另一侧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主低压电源和所述备用低压电源中的一方配置在所述第一座椅的下方,所述主低压电源和所述备用低压电源中的另一方配置在所述第二座椅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主低压电源和所述备用低压电源中的一方配置成从上下方向观察时与所述第一座椅重叠,所述主低压电源和所述备用低压电源中的另一方配置成从上下方向观察时与所述第二座椅重叠,所述主低压电源和所述备用低压电源的左右尺寸和前后尺寸大致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主低压电源和所述备用低压电源配置成在上下方向上处于不同的位置。5.一种车辆,其具备:旋转电机;高压电源,其能够供给驱动所述旋转电机的电力;主低压电源,其输出电压比所述高压电源低的电力;常规负载,其能够由所述主低压电源的电力驱动;备用低压电源,其输出电压比所述高压电源低的电力;紧急时重要负载,其能够由所述备用低压电源的电力驱动;以及
底板,其沿前后方向和车宽方向延伸,并构成车身的下部的至少一部分,所述车辆能够由所述旋转电机的动力驱动,其中,所述紧急时重要负载包括用于所述车辆的驾驶控制的辅助设备负载、用于所述车辆的制动的辅助设备负载、用于所述车辆的转向的辅助设备负载、以及用于所述车辆的外界信息的获取的辅助设备负载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底板具有:前底板,其沿前后方向和车宽方向延伸,并形成车厢的地板部;以及后底板,其位于比所述前底板靠后方,且在上下方向上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尾雄平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