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体表面微米级织构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69493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2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物体表面微米级织构的制备方法,包括S1、对基体试样进行预处理,降低其表面硬度;S2、采用超声喷丸设备对基体进行超声喷丸处理,在基体表面获得微米级织构;其中,根据基体材质的初始硬度设置超声频率、振幅、超声喷丸时间和效率,根据期望制备的微织构参数选择弹丸的尺寸、材质和数量;S3、在超声喷丸处理后,对制备的微织构进行滚压处理,滚压所使用的介质为超声喷丸所使用的相同直径的弹丸。发明专利技术基于超声波设备对物体表面进行超声喷丸,仅仅经过几分钟的短暂冲击,就能在物体表面获得一种微米级织构,可大幅降低制备成本,且操作简便;同时通过对微织构进行超声滚压处理在减小摩擦系数的同时,将粗糙度带来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影响降至最低。影响降至最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体表面微米级织构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材料表面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物体表面微米级织构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表面织构化即应用合适的加工设备和技术手段等,在物体表面生成一系列具有一定分布规律和相应尺寸的微小结构,这种微小结构能够在物体受到摩擦以及磨损时存储一定的润滑油和产生的磨屑,在最大限度的减少由磨屑造成的磨粒磨损的同时,存储的润滑油又能最大限度的保证摩擦表面润滑,改善润滑接触表面的摩擦学或其他方面性能。
[0003]表面织构现已被证明是改善表面摩擦学性能的一种有效手段,与无织构的表面相比,具有适当参数的表面织构可以显著降低摩擦副的摩擦系数和磨损体积,但尚未形成明确的设计准则。综合而言,影响摩擦系数最主要的因素是凹坑所占的面积率(影响粗糙度),其次是凹坑深度和凹坑直径。
[0004]现有的织构化设计的手段主要是激光加工工艺,然而,由于大量变量的存在以及控制方程的复杂性等因素,寻求最优的织构参数(尺寸、几何及分布等)仍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难度,甚至在一些研究结论之间存在很大偏差或截然不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体表面微米级织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对基体试样进行预处理,降低其表面硬度;S2、采用超声喷丸设备对基体进行超声喷丸处理,在基体表面获得微米级织构;其中,根据基体材质的初始硬度设置超声频率、振幅、超声喷丸时间和效率,根据期望制备的微织构参数选择弹丸的尺寸、材质和数量;S3、在超声喷丸处理后,对制备的微织构进行滚压处理,滚压所使用的介质为超声喷丸所使用的相同直径的弹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体表面微米级织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基体预处理的方法为:将基体在530℃~800℃的保温炉中进行回火1~3次,每次回火时间保持在1~3小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体表面微米级织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超声频率设定为5kHZ~30kHZ,振幅设定为30μm~60μm,超声喷丸时间设定为1s~20min,效率设定为50%以上;若基体表面硬度低于50HRC,则在上述参数范围内选择较小超声频率、振幅、超声喷丸时间和效率;若基体表面硬度高于50HRC,则在上述参数范围内选择较大超声频率、振幅、超声喷丸时间和效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体表面微米级织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飞韩鹏程华林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