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粘性外泌体,由提取的外泌体及其自身成分构成,粘附特性相比提取的外泌体明显增加,可以良好的修饰在材料表面,从而充分发挥外泌体的作用。该粘性外泌体在材料表面的修饰工艺易于实现和控制,适用范围广。该粘性外泌体还可以用于药品/化妆品制剂。该粘性外泌体还可以用于药品/化妆品制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粘性外泌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制品,具体涉及通过物理处理方式获得的动物/植物来源的粘性外泌体。
技术介绍
[0002]外泌体是从活细胞中分泌、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脂质双层膜细胞外囊泡。提取外泌体所使用的细胞种类多样,如骨髓基质干细胞、胚胎干细胞、淋巴细胞、雪旺细胞、神经细胞、小胶质细胞、成纤维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纤毛细胞等来源于动物的细胞,以及用于加工中草药的药用植物或其他植物的细胞,从不同类型细胞的培养物中提取的外泌体可以应用于修复不同的受损器官和组织。
[0003]提取的外泌体表面光滑、呈球状、体积微小,在生物支架、敷料以及药物载体,如微球等上的粘附率通常为2%~5%,并且其分布及粘附浓度难以控制。正是由于外泌体本身并不具备良好的粘附特性,故而影响了其在生物组织工程等领域中的应用。目前国内外尚没有改善外泌体粘附特性的研究报道。替代方案是在应用中引入其他成分,如胶原或者粘合剂、气溶胶、聚乙烯醇等增稠剂,并通过引入这些成分增加外泌体在功能材料上的粘附率,但不足在于改变了外泌体的释放环境,对外泌体充分发挥自身生物学功能产生不利影响。中国专利CN113018501A公开了将内皮祖细胞外泌体冻干粉,经与水/透明质酸钠混合而制得的喷剂型外泌体敷料,但外泌体在喷涂对象表面的粘附效果并未评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粘性外泌体,可以通过外泌体自身成分产生的粘性,在功能材料上进行高效的粘附。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粘性外泌体,该粘性外泌体包括外泌体本体以及附着在该外泌体本体上的外泌体内容物的成分(例如包括外泌体的脂质双层膜包裹的蛋白、核酸等成分以及该脂质双层膜在破裂后残存的成分)。
[0007]优选的,所述外泌体本体通过外泌体内容物的成分相互聚集。
[0008]优选的,所述外泌体本体为提取自生物材料的一个或多个外泌体。
[0009]优选的,所述生物材料来源于动物、植物、原生生物或微生物。
[0010]优选的,所述粘性外泌体是通过将提取自生物材料的外泌体经梯度降温
‑
回温处理而制得的。
[0011]一种粘性外泌体制剂,该外泌体制剂包括上述粘性外泌体以及用于分散该粘性外泌体的融合剂,通过分散所述粘性外泌体,形成用于掺混、涂覆(例如喷涂)、浸渍该粘性外泌体的工作液,从而在应用中为实现外泌体与功能材料的融合(例如将外泌体修饰在功能材料表面和/或内部)提供便利条件和途径。
[0012]优选的,所述融合剂选自水或含有水的混合液。在使用粘性外泌体之前,使用生物
相容性良好的溶剂(例如生理盐水、去离子无菌水)或生物体液作为融合剂,将粘性外泌体配制成溶液或悬浊液,避免引起免疫排斥反应和其他不良反应。
[0013]优选的,所述生物体液因作用组织的不同而不同,可以选择经过消毒处理的血清、血液、关节液、组织液、泪液、唾液、消化液、肠道分泌液、鼻腔分泌液、耳道分泌液等;所述溶剂除了选择生理盐水、纯净水、去离子水之外,还可以选择生物制品配制液(例如透明质酸溶液、明胶溶液)、石蜡溶液、水凝胶等。这些溶剂及生物体液可以提高粘性外泌体的粘附特性。
[0014]优选的,所述工作液中粘性外泌体的浓度为0.1~10μg/L。
[0015]优选的,所述功能材料为采用3D打印或其他方式制备的组织工程生物医用支架,具体选自磷酸钙支架、生物陶瓷支架、生物玻璃支架、钛合金支架、胶原支架、合成高分子材料支架、天然高分子材料支架、水凝胶支架、生物膜、胶原膜、水凝胶膜等中的任意一种。
[0016]优选的,所述功能材料为医用导管、导丝、输液器、针管、针头、敷料等医用材料、器械中的任意一种。
[0017]优选的,所述功能材料为人工血管、人工韧带、各种体腔、假体、人工关节(生物型或金属型)等医用植入物中的任意一种。
[0018]优选的,所述外泌体制剂还包括纳米材料(例如生物微球、纳米金、纳米银等)。
[0019]一种药品/化妆品针剂,该针剂含有上述粘性外泌体,可以通过注射导管到达所需作用的组织脏器部位(例如膝关节腔、脑脊液腔、滑囊腔、眼睑内眼内等血流或组织液流速较为平缓的部位),并粘附于局部组织,在局部发挥作用。
[0020]一种同样含有上述粘性外泌体的药品/化妆品喷剂、栓剂、液体剂型、膏剂或凝胶胶囊,可通过涂覆在所需作用的粘膜组织(如鼻腔、口腔、耳道、眼结膜、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颜面部、躯干创面等组织粘膜)并粘附在粘膜表面发挥作用。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22]本专利技术的粘性外泌体是通过外泌体自身成分形成良好的粘附特性,不含外泌体的组成成分之外的其他物质,保证粘性外泌体的组成和性质稳定,而且外泌体自身成分具有生物相容性和易体内降解、吸收的特点,有利于充分发挥不同来源的外泌体各自的生物学功能。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普通外泌体电镜观察结果:(a)冻干前;(b)冻干后。
[0024]图2为粘性外泌体电镜观察结果。
[0025]图3为粘性外泌体和普通外泌体在复溶后的粘度比较结果。
[0026]图4为经喷涂普通外泌体后的材料表面的电镜观察结果。
[0027]图5为经喷涂粘性外泌体后的材料表面的电镜观察结果。
[0028]图6为粘性外泌体和普通外泌体粘附率的比较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所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30](一)外泌体的制备
[0031]1.1普通外泌体分离和鉴定
[0032]可选择使用差速离心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尺寸排阻色谱法、过滤法、聚合物沉淀技术、免疫分离技术、筛分分离技术等手段提取动物或植物中的外泌体。也可以通过商业途径购买动物或植物来源的外泌体。
[0033]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为例,可以采用以下流程提取外泌体:
[0034]1)收集细胞在对数生长期的培养基或组织液,放入无菌烧杯中;
[0035]2)将无菌烧杯中的液体放入冷冻离心管,先于4℃、1000
×
g离心30min,取上清液于4℃、2000
×
g再离心10min,取上清液于4℃、10000
×
g再离心30min,取上清液(通过此步骤,清除液体中的死细胞、聚集体和较大囊泡等杂质);
[0036]3)将上一步最终获得的液体,采用0.22μm的滤器进行过滤,收集滤液(通过此步骤,获得外泌体的富集液);
[0037]4)将富集液继续于4℃、100000
×
g离心12h后,弃去上清液,取沉淀用去离子水进行重悬,重悬液一部分用于鉴定,剩余部分保存于
‑
80℃冰箱。
[0038]对于以上步骤1,若生物材料的来源为植物(例如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粘性外泌体,其特征在于:该粘性外泌体包括外泌体本体以及附着在该外泌体本体上的外泌体内容物的成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粘性外泌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泌体本体通过外泌体内容物的成分相互聚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粘性外泌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泌体本体为提取自生物材料的一个或多个外泌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粘性外泌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性外泌体是通过将提取自生物材料的外泌体经梯度降温
‑
回温处理而制得的。5.一种粘性外泌体制剂,其特征在于:该外泌体制剂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性外泌体以及用于分散该粘性外泌体的融合剂。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征宇,潘军强,郑宇,孙立国,
申请(专利权)人:李征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