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不出筋叠合板整体式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的施工
,具体是一种预制不出筋叠合板整体式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预制板在运输过程中,往往会受到运输车辆、途径道路的限制而无法制作尺寸过大的整体预制板,为此,必须将大尺寸的预制板分割为若干块小尺寸的预制板从而满足运输要求。
[0003]在将切割后的预制板运输到现场后,需要进行拼接作业,而预制板的拼接作业与后浇带的作业程序近似,而常规后浇带作业方法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例如传统后浇带处理程序复杂,设计阶段需进行错缝设计、设计完成构件间需进行钢筋碰撞复核、确定吊装顺序等导致设计难度大和成本高;并且运输过程红,后浇带处伸出钢筋会占用空间,降低运输车的利用率,且伸出钢筋易受扰动变形;在现场安装阶段,后浇带处伸出钢筋末端带弯钩,对钢筋工人的造作安全有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出一种用于预制不出筋叠合板整体式连接结构,其能够提升相邻预制叠合板的拼接作业。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不出筋叠合板整体式连接结构,其特征是:包括至少两块相拼的预制混凝土板及俯视投影为“]”的板件连接件,以两块预制混凝土板的后浇拼缝中心线为对称轴,在相邻两块预制混凝土板的连接端面处对称开设投影为“L”形的直角凹槽,所述“]”板件连接件同时设于相邻两块预制混凝土板的直角凹槽内,从而将相邻两块预制混凝土板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不出筋叠合板整体式连接结构,其特征是:在相邻两块预制混凝土板的连接端面处,位于后浇拼缝始端、末端的“L”形直角凹槽为等长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不出筋叠合板整体式连接结构,其特征是:在相邻两块预制混凝土板的连接端面处,位于后浇拼缝中间的“L”形直角凹槽为非等长结构,凹槽转角处设置弧度,内部倒角20mm,外部倒角3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不出筋叠合板整体式连接结构,其特征是:在相邻两块预制混凝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威,刘洪亮,朱晓慧,周森,马栋栋,樊继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