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田菁的遗传转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遗传转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田菁的遗传转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田菁,为一年生草本豆科植物,喜温暖气候,具有很强的耐盐、耐涝、耐瘠能力,是改良盐碱地的先锋绿肥作物,在盐碱地区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此外,在工业和医学领域也发现了田菁的利用价值:田菁茎皮的耐腐蚀程度和纤维拉力均优于黄麻,是黄麻的理想代用品;从田菁种子胚乳中提取的田菁胶是一种天然多糖类高分子物质,其主要成分为D
‑
半乳糖和D
‑
甘露糖,可用做食品的乳化剂、增稠剂和稳定剂,以改善食品的质量。
[0003]田菁在生态学、生理生化特性、栽培种植技术等方面有一定的研究,而在转基因和遗传转化方面的研究极少。由于可利用资源少和遗传能力弱等限制因素,严重制约了田菁深入研究的开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通过生物技术方法对田菁进行遗传改良。
[0004]田菁的遗传转化体系尚为空白,田菁的转化体系建立及转基因材料的获得对于田菁性状改良和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田菁的遗传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田菁无菌苗的制备:将灭菌的田菁种子接种至1/2MS固体培养基中培养,得到无菌苗;(2)外植体预培养:从所述无菌苗上切取外植体部位,将外植体接种至预培养基上进行预培养;(3)侵染与共培养:将所述外植体与农杆菌侵染液浸染5
‑
10min,所述农杆菌侵染液含有乙酰丁香酮,侵染结束后吸干外植体水分,放入共培养培养基中暗培养2
‑
4d,得到共培养外植体;(4)恢复培养:将所述共培养外植体于25℃光照下进行恢复培养;(5)筛选培养:将恢复后的组织转移到筛选培养基,于25℃下光培养,筛选培养后得到抗性愈伤组织;(6)将所述抗性愈伤组织转移到分化培养基上,于25℃下培养分化,得到田菁幼苗;(7)生根培养:将所述田菁幼苗转移到生根培养基,25℃下培养至株高约10cm,得到田菁转基因植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遗传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1/2MS固体培养基的成分为:MS盐2g/L、B5维他命3g/L、蔗糖15g/L、琼脂10g/L,培养时间为7
‑
10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遗传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灭菌的具体方法为将田菁种子依次用纱布包裹、80℃水浴锅中煮15min、75%酒精消毒2次、40%NaCl消毒2次、无菌水冲洗4~5次每次15min,然后去除表面水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遗传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预培养培养基的成分为:MS盐4.3g/L、B5维他命3g/L、蔗糖20g/L、琼脂10g/L、MES4g/L、生长素(IAA)0.5mg/L、6
‑
苄基腺嘌呤(6
‑
BAP)1mg/L,pH5.6,培养时间为2
‑
4天,优选为3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遗传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农杆菌侵染液的OD660为0.4
‑
0.6;所述共培养培养基的组成为:MS盐3g/L、B5维他命2g/L、蔗糖20g/L、葡萄糖10g/L、MES 2g/L、萘乙酸(NAA)2mg/L、AS 20mg/L、半胱氨酸50mg/L、琼脂8g/L,pH5.6,共培养时间为2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涛,刘钊君,曹晓风,赵丽媛,卢娟,贾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