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圈类零件的淬火回火挂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7892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1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圈类零件的淬火回火挂具,包括底板、立柱、隔套I、隔套Ⅱ、若干挂体及挂板,立柱固定安装在底板上,隔套I套在立柱上,隔套I底部支撑在底板上;挂体包括筒体及多个安装架,多个安装架安装在筒体的外侧壁上,多个安装架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并沿着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每个安装架上分别安装有多个挂板;所述的挂体套在立柱上,相邻的挂体之间设有隔套Ⅱ;所述的挂板为顶面设有悬挂槽的长方体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钢圈类零件装挂方便,零件间隔一致,加热、冷却时可保证双面同时受热、同时冷却,热处理后组织、硬度差异性小,残余应力少,变形可控,加热炉炉膛空间利用率高,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圈类零件的淬火回火挂具


[0001]本技术属于热处理挂具
,具体涉及一种钢圈类零件的淬火回火挂具。

技术介绍

[0002]钢圈类是属于一种常见的零件结构形式,材料涉及各种碳素钢、合金钢,常见的热处理方式为淬火、回火,为保证钢圈类零件热处理质量较多地采用吊挂淬火;挂具的设计必须体现如下特征:方便挂吊;挂具本体不易变形;自身储热少,热效率高;易损件易更换;实现钢圈系列化热处理生产;钢圈炉内受热均匀、冷却槽内冷却均匀;钢圈零件质量差异性小、残余应力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提高加热炉的利用空间,降低生产成本的钢圈类零件的淬火回火挂具。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圈类零件的淬火回火挂具,包括底板、立柱、隔套I、隔套Ⅱ、若干挂体及挂板,所述的立柱固定安装在底板上,隔套I套在立柱上,隔套I底部支撑在底板上;所述的挂体包括筒体及多个安装架,多个安装架安装在筒体的外侧壁上,多个安装架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并沿着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每个安装架上分别安装有多个挂板;所述的挂体套在立柱上,相邻的挂体之间设有隔套Ⅱ,隔套Ⅱ套在立柱上;所述的挂板为顶面设有悬挂槽的长方体结构。
[0005]进一步的,所述的立柱顶部安装有吊环。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立柱为管状结构,其底部焊接在底板上,所述的立柱顶部中心孔内焊接有堵头,堵头的中心处设有吊环安装孔,吊环与吊环安装孔螺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底板为圆形,底板的中心处设有立柱安装孔,立柱插装在立柱安装孔内并焊接;底板上设有多个弧形孔,多个弧形孔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隔套I为管状结构,隔套I的顶面上设有四个凹槽I;所述的筒体的底部设有四个定位凸块I,与隔套I相邻的挂体的筒体的四个定位凸块I分别嵌装在隔套I的四个凹槽I内;筒体的顶部设有四个凹槽Ⅱ,所述的隔套Ⅱ为管状结构,隔套Ⅱ的底部设有四个定位凸块Ⅱ;相接触的筒体的顶部与隔套Ⅱ底部,四个定位凸块Ⅱ分别嵌装在四个凹槽Ⅱ内;所述的隔套Ⅱ的顶部设有四个凹槽Ⅲ,相接触的筒体的底部与隔套Ⅱ顶部,四个定位凸块Ⅱ分别嵌装在四个凹槽Ⅲ内。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安装架顶面上设有多组销孔,每组销孔包括两个销孔;所述的挂板的悬挂槽底面为圆弧面,悬挂槽底面上设有两个销孔;挂板通过两个定位销安装在安装架上。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采用本技术,钢圈类零件装挂方便,装挂整齐
有序,零件间隔一致,加热、冷却时可保证双面同时受热、同时冷却,热处理后组织、硬度差异性小,残余应力少,变形可控,炉膛空间利用率高,降低了生产成本。
[0012]挂板外形为长方体,一面设有环形槽,环形直径依据钢圈内径进行系列设计,另一面设有双排小孔,挂板通过插销与挂体连接在一起,钢圈装挂在挂板的环形槽内,环形槽保证钢圈相互位置,防止钢圈从挂具上掉落、窜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挂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a)为挂板的主视图,图2(b)为挂板的俯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挂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隔套I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的隔套Ⅱ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本技术的底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0]如图1

6所示,本技术包括底板1、立柱6、隔套I 2、隔套Ⅱ5、若干挂体3及挂板33。所述的底板1为圆形,底板1的中心处设有立柱安装孔11,底板1上设有四个弧形孔12(不限于四个,用于减轻底板1的重量),四个弧形孔12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所述的立柱6为管状结构,立柱6的底部插装在立柱安装孔11内焊接在底板1上,所述的立柱6顶部中心孔内焊接有堵头,堵头的中心处设有吊环安装孔,吊环4与吊环安装孔螺接。
[0021]隔套I 2为管状结构,隔套I 2套在立柱6上,隔套I 2底部支撑在底板1上;隔套I 2的顶面上设有四个凹槽I 21。所述的挂体3包括筒体31及三个安装架32(不限于三个),多个安装架32安装在筒体的外侧壁上,多个安装架32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并沿着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每个安装架32上分别安装有多个挂板33。所述的挂体3套在立柱6上,相邻的挂体3之间设有隔套Ⅱ5,隔套Ⅱ5套在立柱6上。所述的安装架32顶面上设有多组销孔321,每组销孔321包括两个销孔;所述的挂板33为顶面设有悬挂槽331的长方体结构,挂板33的悬挂槽331底面为圆弧面,悬挂槽331底面上设有两个销孔332;挂板33通过两个定位销安装在安装架32上。
[0022]所述的筒体31的底部设有四个定位凸块I311,与隔套I2相邻的挂体3的筒体31的四个定位凸块I311分别嵌装在隔套I2的四个凹槽I21内。筒体31的顶部设有四个凹槽Ⅱ312,所述的隔套Ⅱ5为管状结构,隔套Ⅱ5的底部设有四个定位凸块Ⅱ51;相接触的筒体31的顶部与隔套Ⅱ5底部,四个定位凸块Ⅱ51分别嵌装在四个凹槽Ⅱ312内。所述的隔套Ⅱ5的顶部设有四个凹槽Ⅲ52,相接触的筒体31的底部与隔套Ⅱ5顶部,四个定位凸块Ⅱ311分别嵌装在四个凹槽Ⅲ52内。
[0023]本技术用于圈类零件淬火回火时:首先,将所有挂体3中的销孔321内插入销轴,然后,将挂板33通过销轴固定在挂体的安装架32上;然后将待热处理的钢圈挂入挂板33的悬挂槽331内;然后将本技术平稳垂直吊入加热炉内加热;保温结束后打开炉门,最
后将本技术按工艺要求垂直吊入不同介质中进行冷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圈类零件的淬火回火挂具,包括底板、立柱、隔套I、隔套Ⅱ、若干挂体及挂板,其特征是:所述的立柱固定安装在底板上,隔套I套在立柱上,隔套I底部支撑在底板上;所述的挂体包括筒体及多个安装架,多个安装架安装在筒体的外侧壁上,多个安装架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并沿着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每个安装架上分别安装有多个挂板;所述的挂体套在立柱上,相邻的挂体之间设有隔套Ⅱ,隔套Ⅱ套在立柱上;所述的挂板为顶面设有悬挂槽的长方体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圈类零件的淬火回火挂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顶部安装有吊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圈类零件的淬火回火挂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为管状结构,其底部焊接在底板上,所述的立柱顶部中心孔内焊接有堵头,堵头的中心处设有吊环安装孔,吊环与吊环安装孔螺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圈类零件的淬火回火挂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为圆形,底板的中心处设有立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旭弛徐文峰朱旭杨秀娟
申请(专利权)人:江麓机电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