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VOCs废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7606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1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式VOCs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吸收剂池、喷淋吸收区、UV光解区和活性炭吸附区。喷淋吸收区自下向上依次设置有筛板、喷淋层和除雾器,在喷淋吸收区下游还设置有过滤棉、UV光解区和活性炭吸附区,其中活性炭吸附区分为上部活性炭吸附区和下部活性炭吸附区,经UV光解区处理后的废气,分成两股分别进入上部活性炭吸附区和下部活性炭吸附区,经活性炭吸附处理后的两股废气分别自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排至装置外。本装置集成多种VOCs废气处理工艺,具有处理效率高、设备紧凑占地面积小和设备投资低的特点。占地面积小和设备投资低的特点。占地面积小和设备投资低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式VOCs废气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VOCs废气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式VOCs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VOCs(挥发性有机物)是指常压下沸点在50~260℃间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成分包括氮烃与卤代烃及含氧烃等,有来源广泛与分子量小及沸点低、常温下易挥发等特征。 VOCs化学性质活泼,排放到空气中对环境会造成严重污染。现有VOCs的处理工艺主要有:活性炭吸附、UV光解、液体吸收法、RTO等工艺,不同的工艺对特定的VOCs有着较好的处理效果。活性炭吸附法是利用活性炭微孔结构吸附污染物质,主要处理C4以上的VOCs,特点:成本低、能耗低。UV光解法是利用紫外线的能量将废气的C

C,C

Cl 等化学键断裂,同时将空气中的氧变成臭氧,主要处理甲苯、二甲苯、酯类等多种 VOCs,特点:成本低、能耗较低、有二次污染。液体吸收法是在吸收塔内利用溶剂对空气中的可溶性VOCs进行吸附,特点:成本低、处理效率低。RTO法是在高温度下VOCs 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CO2和H2O,主要处理高浓度VOCs。特点:净化效率高、能耗大、存在二次污染。
[0003]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废气中的VOCs成分复杂,单一的处理工艺,处理效果不好。现有采用多种工艺的装置,存在工艺流程长、设备占地面积大、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多种VOCs处理工艺装置存在的工艺流程长、设备占地面积大、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高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集成式VOCs废气处理装置,其技术方案是:所述废气处理装置设置有用于进气的废气进口1、喷淋吸收区2、过滤棉3、UV光解区4、上部活性炭吸附区51、下部活性炭吸附区52、上出风口61、下出风口62以及吸收剂池7,所述喷淋吸收区2设置在废气进口1上方,且二者之间设置有第一废气通道101,所述喷淋吸收区2自下向上依次设置有筛板21、喷淋层22和除雾器23;所述喷淋层22喷射的吸收剂71用于与废气接触反应后自由落入废气处理装置底部的吸收剂池7内;在废气处理装置内还设置有竖直的过滤棉3,过滤棉3和喷淋吸收区2之间的区域为第二废气通道102,所述第二废气通道102用于整流来自于喷淋吸收区2的废气并送入过滤棉3,所述过滤棉3和UV光解区4之间的区域为第三废气通道103,所述第三废气通道103用于汇合来自于过滤棉3的废气并送入UV光解区4;在所述UV光解区4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内部填充有活性炭的上部活性炭吸附区51和下部活性炭吸附区52,所述上出风口61用于将经UV光解区4处理后的废气经上部活性炭吸附区51处理后排至装置外,所述下出风口62用于将经UV光解区4处理后的废气经下部活性炭吸附区52处理后排至装置外。
[0005]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废气进口1自装置内向外设置为向上倾斜5
°
~20
°
。如此能使得废气斜向下自废气处理装置外进入装置内。
[0006]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废气进口1的宽度与废气进口1所在一侧的装置宽度的比值为0.7~0.9。
[0007]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在筛板21上设置有填料,所述筛板21开孔直径为10~25mm,开孔率为25~45%。
[0008]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除雾器23为丝网除雾器。
[0009]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UV光解区4设置有紫外线灯管。
[0010]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UV光解区4内设置的紫外线灯管采用185nm或/和 254nm的紫外线灯管。
[0011]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废气通道101竖直向上设置,所述第二废气通道 102包含竖直向下设置的一段,所述第三废气通道103包含竖直向下设置的一段和竖直向上设置的一段,且竖直设置的过滤棉3的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二废气通道102和喷淋吸收区 2,而竖直设置的过滤棉3的另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三废气通道103和UV光解区4。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益效果包括:
[00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成式VOCs废气处理装置,集成了液体吸收法、UV光解法和活性炭吸附法,能高效去除废气中的VOCs。本装置底部设置有吸收剂池,在吸收剂池上设置有喷淋吸收区、UV光解区和活性炭吸附区,其中活性炭吸附区分为上部和下部,将废气分成两股分别处理,能有效降低装置的占地面积,本装置具有处理效率高、设备紧凑占地面积小和设备投资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正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俯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侧视图;
[0017]图中各标号对应部件名称如下:
[0018]1‑
废气进口;2

喷淋吸收区;21

筛板;22

喷淋层;23除雾器;3

过滤棉;4

UV光解区;51

上部活性炭吸附区;52

下部活性炭吸附区;61

上出风口;62

下出风口;7

吸收剂池;71

吸收剂;101

第一废气通道;102

第二废气通道;103

第三废气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0020]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集成式VOCs废气处理装置,在废气处理装置底部设置有吸收剂池7,吸收剂池7内存放有吸收剂71,吸收剂71根据待处理的VOCs成分不同,选择不同的吸收剂,例如:水或其他溶剂。通过废气处理装置外部设置的循环泵将吸收剂池7内的吸收剂71输送至喷淋层22,在压力作用下喷淋层22将吸收剂71雾化喷出。喷淋层22根据设计需要,可以采用单向向下喷淋和上下双向喷淋。废气自废气进口 1进入废气处理装置后,经第一废气通道101向上流动,依次穿过筛板21、喷淋层22和除雾器23,在此过程中与喷淋层22喷射的吸收剂71逆向接触反应,此过程主要对其中的水溶性好的VOCs和粉尘进行吸收和吸附,反应后的吸收剂71最终落入吸收剂池7内,为保证吸收剂71的活性,需要
定时将吸收剂池7内的吸收剂排出至废气处理装置外并补充新鲜吸收剂71至吸收剂池7内。在喷淋吸收区2下部设置的筛板21开孔大小为10~25mm,开孔率在25~45%,筛板21上还设置有填料。含VOCs废气经过筛板21时与喷淋层22喷射的吸收剂71进行逆向接触,在筛板21上形成一层泡沫层,可以提高吸收剂71对VOCs 的脱除效率,经过喷淋层22后的废气携带一定的液滴将对后续活性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VOCs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处理装置设置有用于进气的废气进口(1)、喷淋吸收区(2)、过滤棉(3)、UV光解区(4)、上部活性炭吸附区(51)、下部活性炭吸附区(52)、上出风口(61)、下出风口(62)以及吸收剂池(7),所述喷淋吸收区(2)设置在废气进口(1)上方,且二者之间设置有第一废气通道(101),所述喷淋吸收区(2)自下向上依次设置有筛板(21)、喷淋层(22)和除雾器(23);所述喷淋层(22)喷射的吸收剂(71)用于与废气接触反应后自由落入废气处理装置底部的吸收剂池(7)内;在废气处理装置内还设置有竖直的过滤棉(3),过滤棉(3)和喷淋吸收区(2)之间的区域为第二废气通道(102),所述第二废气通道(102)用于整流来自于喷淋吸收区(2)的废气并送入过滤棉(3),所述过滤棉(3)和UV光解区(4)之间的区域为第三废气通道(103),所述第三废气通道(103)用于汇合来自于过滤棉(3)的废气并送入UV光解区(4);在所述UV光解区(4)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内部填充有活性炭的上部活性炭吸附区(51)和下部活性炭吸附区(52),所述上出风口(61)用于将经UV光解区(4)处理后的废气经上部活性炭吸附区(51)处理后排至装置外,所述下出风口(62)用于将经UV光解区(4)处理后的废气经下部活性炭吸附区(52)处理后排至装置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政戴汉龙刘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道同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