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油器铆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6216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油器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在壳体上设有可由设于壳体内的驱动装置驱动夹紧铆接的铆接夹爪,所述上端为驱动张开端,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所述壳体内,包括传动杆及驱动所述传动杆向下移动的摇臂,所述传动杆下端为下窄上宽的锥形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分油器铆接装置,结构简单,便于铆接操作,安装稳定性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好的应用前景。的应用前景。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油器铆接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变速箱安装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分油器铆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自动变速器装配过程中,一部分零件需要铆接在变速器壳体上,在装配分油器过程中,需要装配人员将分油器铆接在壳体上,从而实现分油器的功能,由于分油器体型较小,并且又是安装在变速器壳体的内部,手工作业非常不方便,且铆接后稳定性差易松动、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铆接操作,安装稳定性好的分油器铆接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这种分油器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在壳体上设有可由设于壳体内的驱动装置驱动夹紧铆接的铆接夹爪,所述上端为驱动张开端,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所述壳体内,包括传动杆及驱动所述传动杆向下移动的摇臂,所述传动杆下端为下窄上宽的锥形结构。
[0005]为使上述技术方案更加详尽和具体,本技术还提供以下更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以获得满意的实用效果:
[0006]所述壳体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端连接所述摇臂,下端连接至所述传动杆。
[0007]所述传动杆上设有缓冲弹簧。
[0008]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铆接夹爪设于所述下壳体内,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所述上壳体内,所述上下壳体之间设有支撑所述缓冲弹簧的弹簧支撑座。
[0009]所述上壳体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设有连接在所述传动杆上的导向块。
[0010]所述铆接夹爪包括沿壳体周向均布的三个铆接臂,所述铆接臂上端为所述驱动张开端,下端为铆头端,所述铆接臂上位于所述驱动张开端和铆头端之间设有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上的杠杆支点。
[0011]所述驱动张开端为与所述传动杆的锥形结构接触的圆柱结构。
[0012]所述铆头端包括定位铆头和铆接铆头。
[0013]所述铆接臂上位于所述驱动张开端和杠杆支点之间设有回位弹簧,所述壳体上设有定位所述回位弹簧的弹簧限位块。
[0014]所述铆接夹爪中部设有定位在分油器中心孔处的中心定位块。
[001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分油器铆接装置,结构简单,便于铆接操作,安装稳定性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6]下面对本说明书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分油器铆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分油器铆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分油器铆接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标记为:1、上壳体;2、下壳体;3、弹簧支撑座;4、铆接夹爪;41、铆接臂,42、驱动张开端,43、杠杆支点,44、定位铆头,45、铆接铆头,5、摇臂;6、螺纹杆;7、传动杆;8、缓冲弹簧;9、中心定位块;10、回位弹簧;11、弹簧限位块;12、导向槽;13、导向块;100、分油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本技术这种分油器铆接装置,如图1、2、3中所示,包括壳体,在壳体上设有铆接夹爪4,铆接夹爪4可由设于壳体内的驱动装置驱动夹紧将分油器铆接在变速器壳体上对应位置,铆接夹爪4上端为驱动张开端,驱动装置设于壳体内,包括传动杆7及驱动传动杆向下移动的摇臂5,传动杆7下端为下窄上宽的锥形结构。该分油器铆接装置使用时,通过摇臂5带动传动杆7向下移动,下端在锥形结构的作用下使得铆接夹爪4向内收以夹紧分油器,并将其周圈铆接在变速器壳体上,该分油器铆接装置便于在变速器壳体内进行铆接操作,安装稳定性好。
[0024]本技术中,壳体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6,螺纹杆6上端连接摇臂5,下端连接至传动杆7。转动摇臂5带动螺纹杆6沿壳体上下移动,在螺纹杆6上设有与壳体上端相对以限制其向下移动距离的上限位挡板。螺纹杆6沿壳体上下移动带动下方连接的传动杆7移动,传动杆7作用在下方的铆接夹爪4上,以控制铆接夹爪4向内夹紧铆接或是向外打开释放。
[0025]本技术中,传动杆7上设有缓冲弹簧8,以更好的控制传动杆向下的作用力,实现稳定的铆接过程。
[0026]本技术中,壳体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铆接夹爪设于下壳体2内,驱动装置设于上壳体1内,上下壳体之间设有支撑缓冲弹簧8的弹簧支撑座3。上壳体1、下壳体2和弹簧支撑座3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便于安装布置及检修更换。
[0027]本技术中,如图1、3中所示,上壳体1上设有导向槽12,导向槽12内设有连接在传动杆7上的导向块13。传动杆7在螺纹杆的带动下上下移动,导向槽长度与移动行程适配,导向块13连接传动杆7,可在导向槽12内移动,以控制稳定的移动过程。
[0028]本技术中,铆接夹爪4包括沿壳体周向均布的三个铆接臂41,在传动杆7的作用下,同步的向内收缩或是向外打开,对分动器定位铆接稳定性好。本技术中,铆接臂41上端为驱动张开端42,下端为铆头端,铆接臂41上位于驱动张开端42和铆头端之间设有转动连接在壳体上的杠杆支点43。通过杠杆支点43的作用,实现上下联动,上端受传动杆7
的锥形结构作用,上端驱动张开端42向外侧打开时,铆接臂41在杠杆支点43作用下绕杠杆支点43转动,下端铆接头端向内侧收紧,以卡接定位铆接分油器。
[0029]本技术中,驱动张开端41为与传动杆7的锥形结构接触的圆柱结构,便于与锥形结构面配合接触,实现铆接夹爪方便稳定的驱动过程。
[0030]本技术中,铆头端包括定位铆头44和铆接铆头45。三个铆头端可根据需要设置一个或是两个定位铆头44,定位铆头44和铆接铆头45均通过螺钉可拆卸的安装在铆接臂41下端,定位铆头44可设为与分油器外圈端面适配的弧形结构,铆接铆头45为与分油器外圈适配的弧形结构,且前端为铆接刃口,定位铆头44起到支撑定位作用,铆接铆头45进行铆接。
[0031]本技术中,铆接臂41上位于驱动张开端42和杠杆支点43之间设有回位弹簧10,壳体上设有定位回位弹簧10的弹簧限位块11。回位弹簧10一端作用在铆接臂41上,另一端设于弹簧限位块11内,杠杆支点43上方的铆接臂41向外侧展开时,回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铆接完成后,反向转动摇臂5,带动螺纹杆6向上移动,传动杆7端部逐渐退出三个驱动张开端42之间,在回位弹簧10的作用下铆接臂41自动回位,下端铆头端打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油器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在壳体上设有可由设于壳体内的驱动装置驱动夹紧铆接的铆接夹爪,所述铆接夹爪的上端为驱动张开端,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所述壳体内,包括传动杆及驱动所述传动杆向下移动的摇臂,所述传动杆下端为下窄上宽的锥形结构。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油器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端连接所述摇臂,下端连接至所述传动杆。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油器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上设有缓冲弹簧。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油器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铆接夹爪设于所述下壳体内,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所述上壳体内,所述上下壳体之间设有支撑所述缓冲弹簧的弹簧支撑座。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油器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国华杨加丰陈阿祥王江波宋斌唐发刚赵金肖蕤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孚祯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