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时四驱系统的四驱分离器的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82099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2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时四驱系统的四驱分离器的控制方法,包括:实时数据监控:通过电子控制单元实时获取与车辆行驶状态相关的信息;预测控制:在由两驱模式进入四驱模式后,基于实时监控数据步骤中的数据预测四期分离器对应的控制扭矩,四驱分离器按照预测控制的扭矩分配策略执行扭矩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基于车辆的经济性、动力性和驾驶性的最佳平衡来实现车辆四驱分离器的控制以实现适时四驱控制,控制策略更加合理、科学,保证车辆行驶的动力性和驾驶性,提高了用户体验。提高了用户体验。提高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时四驱系统的四驱分离器的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驱动
,特别涉及一种适时四驱系统的四驱分离器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分时四轮驱动系统和全时四轮驱动系统可以让车辆获得较好的动力性能,在车辆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可以让车辆具有更好的通过性,适合各种路况下的稳定通过,如专利申请号为201420463388.4的一种混合动力四驱系统及汽车,其公开了包括与发动机连接的变速器,所述变速器与前驱动桥驱动连接,所述混合动力四驱系统还包括:轮毂电机总成,分别安装于两个汽车的后车轮上;高压动力电池,与轮毂电机总成驱动连接;皮带驱动起动发电机BSG,与所述发动机驱动连接。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混合动力四驱系统。本技术提出的混合动力四驱系统,可减少燃油的损耗及污染物的排放;轮毂电机与车轮直接连接,减少中间驱动环节,大大提高轮毂电机工作传输效率,最大化利用电能,增加纯电动工作模式的续航里程。除了可以解决传统车的高油耗、高排放之外,还主要解决了电池布置空间狭小问题。这种四驱系统可以更好的适用于混动车型,对于混动车型的越野性、多种路面的通过性都可以大大提升车辆性能。
[0003]四驱系统虽然可以提供较好的路面通过性,但是全时四驱会消耗更多的能量;分时四驱相对全时四驱就可以节约能源,但是对驾驶员的操作提出了要求,尤其是分时四驱,需要驾驶员根据经验判断车辆行驶状态和路况,手动在两轮驱动模式和四轮驱动模式下进行切换。同时,在当今汽车行业向着节能环保方向发展的大趋势下,分时四轮驱动系统和全时四轮驱动系统的行驶经济性问题也越发突出。
[0004]适时四轮驱动系统作为一种智能四轮驱动系统,能够根据车辆的行驶场景和驾驶员的扭矩需求在两轮驱动模式和四轮驱动模式下自动切换,整个切换过程无需驾驶员手动操作。相对于全时四驱和分时四驱具有更好的能源经济性,其重点在于如何控制四驱分离器,四驱分离器作为适时四驱系统的核心,如何对其进行控制十分重要,传统的适时四驱中四驱分离器控制逻辑简单,无法车辆的经济性、动力性和驾驶性的最佳平衡,无法满足驾驶员对于适时四驱对车辆动力、防打滑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时四驱系统的四驱分离器的控制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四驱分离器的控制无法满足经济性、动力性和驾驶性的最佳平衡的缺陷,通过自动计算并执行分需要分配到辅助驱动桥车轮上的扭矩并由四驱分离器执行来实现四驱模式中的扭矩控制,从而实现四驱模式下的四驱分离器的可靠准确控制。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适时四驱系统的四驱分离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0007]实时数据监控:通过电子控制单元实时获取与车辆行驶状态相关的信息;
[0008]预测控制:在由两驱模式进入四驱模式后,基于实时监控数据步骤中的数据预测四期分离器对应的控制扭矩,四驱分离器按照预测控制的扭矩分配策略执行扭矩控制。
[0009]在在四驱分离器按照预测控制的扭矩分配策略传递扭矩的过程中实时监控打滑状态,当出现车轮打滑后进入打滑控制,调整四驱分离器传递的扭矩。
[0010]通过电子控制单元实时获取与车辆行驶状态相关的信息包括:电子车身稳定系统信息、发动机系统信息、变速箱系统信息、转向系统信息和偏航传感器系统信息。
[0011]所述电子车身稳定系统信息包括车速信号、四个车轮的转速信号、四驱分离器传递扭矩限值信号和制动力信号;
[0012]所述发动机系统信息包括发动机转速信号、发动机输出扭矩信号、油门踏板位置信号和制动踏板状态信号;
[0013]所述变速箱系统信息包括变速箱挡位信号和变速箱输出扭矩信号。所述转向系统信息包括方向盘转角信号;
[0014]所述偏航传感器系统信息包括车身纵向加速度信号和车身横向加速度信号。
[0015]所述预测控制包括预加载控制和预测分配控制;
[0016]适时四轮驱动系统使车辆从两轮驱动模式进入到四轮驱动模式时,首先为进入预加载控制;预加载控制用来确定四驱分离器的预加载扭矩,该扭矩使四驱分离器进入预测分配控制前开始结合;
[0017]预加载控制阶段结束后,即进入预测分配控制阶段,在该阶段预测输出四驱分离器的预测分配扭矩。
[0018]预加载控制的输入信号有车速信号、油门踏板位置信号、方向盘转角信号、车辆所处路面坡度信号、制动踏板状态信号、变速箱挡位信号和整车行驶模式信号;其中,车辆所处路面坡度信号由汽车行驶阻力模型估算得出;
[0019]车速信号和油门踏板位置信号确定初始预加载扭矩;车速信号、方向盘转角信号和路面坡度信号确定修正系数,用来调整初始预加载扭矩;
[0020]油门踏板位置信号、制动踏板状态信号和变速箱挡位信号用来激活预加载控制;
[0021]预加载控制的输出信号为四驱分离器的预加载扭矩。
[0022]预测分配控制的输入信号有油门踏板位置信号、车速信号、变速箱输出扭矩信号、左前车轮垂直载荷信号、右前车轮垂直载荷信号、左后车轮垂直载荷信号、右后车轮垂直载荷信号和车辆所处路面坡度信号;
[0023]其中,四个车轮的垂直载荷信号由整车模型估算得出;
[0024]油门踏板位置信号和车速信号确定初始预测分配比例;
[0025]车速信号和路面坡度信号确定初始预测分配比例的修正系数;
[0026]初始预测分配比例、初始预测分配比例的修正系数和变速箱输出扭矩信号确定初始预测分配扭矩;
[0027]左前车轮垂直载荷信号和右前车轮垂直载荷信号估算车辆前桥附着扭矩;
[0028]左后车轮垂直载荷信号和右后车轮垂直载荷信号估算车辆后桥附着扭矩;
[0029]初始预测分配扭矩、辆前桥附着扭矩和车辆后桥附着扭矩实现车辆前桥传递的扭矩不超过前桥附着扭矩,且四驱分离器传递的扭矩不超过车辆后桥附着扭矩;
[0030]预测分配控制的输出信号为四驱分离器的预测分配扭矩。
[0031]四驱分离器按照预测控制的扭矩分配策略传递扭矩的过程中,打滑控制实时监控车辆的四个车轮的实际转速;
[0032]当某个车轮的实际转速超过其参考转速时,四驱分离器进入打滑控制阶段,以抑制车轮的打滑;
[0033]打滑控制的输出信号为车轮打滑标志位和四驱分离器的打滑分配扭矩。
[0034]本专利技术基于车辆的经济性、动力性和驾驶性的最佳平衡来实现车辆四驱分离器的控制以实现适时四驱控制,控制策略更加合理、科学,保证车辆行驶的动力性和驾驶性,提高了用户体验。
[0035]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36]1)车辆的两轮驱动模式和四轮驱动模式由适时四驱系统根据驾驶员的驾驶需求自动判断,不需要驾驶员进行手动切换,从而避免了因驾驶员经验不足而出现的不合理切换问题。
[0037]2)适时四驱系统通过切换至四轮驱动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前驱车辆因前轮轮胎与路面附着力不足时出现的前轮打滑情况,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时四驱系统的四驱分离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实时数据监控:通过电子控制单元实时获取与车辆行驶状态相关的信息;预测控制:在由两驱模式进入四驱模式后,基于实时监控数据步骤中的数据预测四期分离器对应的控制扭矩,四驱分离器按照预测控制的扭矩分配策略执行扭矩控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时四驱系统的四驱分离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在四驱分离器按照预测控制的扭矩分配策略传递扭矩的过程中实时监控打滑状态,当出现车轮打滑后进入打滑控制,调整四驱分离器传递的扭矩。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时四驱系统的四驱分离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电子控制单元实时获取与车辆行驶状态相关的信息包括:电子车身稳定系统信息、发动机系统信息、变速箱系统信息、转向系统信息和偏航传感器系统信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时四驱系统的四驱分离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车身稳定系统信息包括车速信号、四个车轮的转速信号、四驱分离器传递扭矩限值信号和制动力信号;所述发动机系统信息包括发动机转速信号、发动机输出扭矩信号、油门踏板位置信号和制动踏板状态信号;所述变速箱系统信息包括变速箱挡位信号和变速箱输出扭矩信号。所述转向系统信息包括方向盘转角信号;所述偏航传感器系统信息包括车身纵向加速度信号和车身横向加速度信号。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时四驱系统的四驱分离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控制包括预加载控制和预测分配控制;适时四轮驱动系统使车辆从两轮驱动模式进入到四轮驱动模式时,首先为进入预加载控制;预加载控制用来确定四驱分离器的预加载扭矩,该扭矩使四驱分离器进入预测分配控制前开始结合;预加载控制阶段结束后,即进入预测分配控制阶段,在该阶段预测输出四驱分离器的预测分配扭矩。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时四驱系统的四驱分离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加载控制的输入信号有车速信号、油门踏板位置信号、方向盘转角信号、车辆所处路面坡度信号、制动踏板状态信号、变速箱挡位信号和整车行驶模式信号;其中,车辆所处路面坡度信号由汽车行驶阻力模型估算得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琪孙震杨宇航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孚祯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