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换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66048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换热系统,所述循环换热系统包括:排汽装置、冷却装置、换热装置、汽动循环泵和驱动装置,排汽装置经管路与换热装置相连以向换热装置输送蒸汽,冷却装置经管路与换热装置相连以向换热装置输送冷却介质,换热装置用于利用冷却介质与蒸汽进行换热,汽动循环泵设在冷却装置与换热装置之间的管路上,汽动循环泵用于抽取冷却装置内的冷却介质并将冷却介质输送至换热装置,排汽装置经管路与驱动装置相连以向驱动装置输送蒸汽,驱动装置与汽动循环泵相连,驱动装置用于利用蒸汽驱动汽动循环泵运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循环换热系统,不仅提高了火力发电机组运行时厂用电水平,还减少了机组的供电煤耗,提高了能源利用率。源利用率。源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循环换热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节能减排
,尤其涉及一种循环换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火力发电机组的汽轮机排汽冷凝过程中,凝汽器所需的冷却水由冷却塔提供,通过在冷却水供应管路上设置电动循环泵,在电动循环泵的作用下将冷却水泵入凝汽器中。电动循环泵为火力发电机组的辅机设备,由于电动循环泵运行的能耗水平偏高,导致发电厂的厂用电率和供电煤耗偏高,不符合优化能源结构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要求,影响火力发电厂经济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循环换热系统,该循环换热系统具有运行可靠、厂用电率低、供电煤耗低和能源利用率高的特点。
[0005]本技术实施例的循环换热系统包括:排汽装置、冷却装置、换热装置、汽动循环泵和驱动装置,所述排汽装置经管路与所述换热装置相连以向所述换热装置输送蒸汽,所述冷却装置经管路与所述换热装置相连以向所述换热装置输送冷却介质,所述换热装置用于利用冷却介质与蒸汽进行换热,所述汽动循环泵设在所述冷却装置与所述换热装置之间的管路上,所述汽动循环泵用于抽取所述冷却装置内的冷却介质并将冷却介质输送至所述换热装置,所述排汽装置经管路与所述驱动装置相连以向所述驱动装置输送蒸汽,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汽动循环泵相连,所述驱动装置用于利用蒸汽驱动所述汽动循环泵运行。
[0006]本技术实施例的循环换热系统,排汽装置的排汽主要进入换热装置内进行换热。驱动装置的进汽来自排汽装置的部分排汽,驱动装置利用排汽装置的排汽驱动汽动循环泵工作,使汽动循环泵抽取冷却装置内的冷却介质并输送至换热装置内,以完成冷却介质对排汽装置的排汽进行换热。由此,汽动循环泵对比相关技术中的电驱循环泵,本系统不仅提高了火力发电机组运行时厂用电水平,还减少了机组的供电煤耗,并且,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0007]由此,本技术实施例的循环换热系统解决了厂用电率高以及供电煤耗高的问题。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汽装置包括中压缸和低压缸,所述中压缸经管路与所述低压缸和所述驱动装置相连,所述低压缸经管路与所述换热装置相连。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经管路与所述换热装置相连以向所述换热装置输送所述驱动装置排出的蒸汽。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为超低压汽轮机,所述中压缸经管路与所述超低压汽轮机的进汽端相连以向所述超低压汽轮机输送蒸汽,所述超低压汽轮机的排汽端经管路与所述换热装置相连以向所述换热装置输送所述超低压汽轮机排出的蒸汽。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压缸与所述超低压汽轮机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电动调节阀。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装置与所述换热装置之间的管路包括第一输送管和回流管;所述第一输送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却装置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输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换热装置相连,所述驱动装置设在所述第一输送管上,所述回流管的一端与所述换热装置相连,所述回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却装置的输入端相连。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装置与所述换热装置之间的管路还包括第二输送管,所述第二输送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却装置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输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换热装置相连,所述第二输送管上设有电动循环泵,所述电动循环泵用于抽取所述冷却装置内的冷却介质并将冷却介质输送至所述换热装置。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送管和所述第二输送管上均设有隔离阀。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装置为凝汽器。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却装置为冷却塔,所述冷却介质为冷却水。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循环换热系统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
[0019]排汽装置1、中压缸101、低压缸102、
[0020]冷却装置2、冷却塔201、
[0021]换热装置3、凝汽器301、
[0022]汽动循环泵4、
[0023]驱动装置5、超低压汽轮机501、
[0024]电动调节阀6、第一输送管7、回流管8、第二输送管9、电动循环泵10、隔离阀11。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循环换热系统。
[0027]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循环换热系统包括:排汽装置1、冷却装置2、换热装置3、汽动循环泵4和驱动装置5。
[0028]排汽装置1经管路与换热装置3相连以向换热装置3输送蒸汽,冷却装置2经管路与换热装置3相连以向换热装置3输送冷却介质,换热装置3用于利用冷却介质与蒸汽进行换热。汽动循环泵4设在冷却装置2与换热装置3之间的管路上,汽动循环泵4用于抽取冷却装置2内的冷却介质并将冷却介质输送至换热装置3。排汽装置1经管路与驱动装置5相连以向驱动装置5输送蒸汽,驱动装置5与汽动循环泵4相连,驱动装置5用于利用蒸汽驱动汽动循环泵4运行。
[0029]其中,本技术实施例的循环换热系统适用于发电厂,排汽装置1为发电厂的火力发电机组的汽轮机。排汽装置1排出的蒸汽进入换热装置3内并进行冷却降温处理,换热
装置3通过冷却装置2内的冷却介质对排出的蒸汽进行冷却降温处理,冷却装置2内的冷却介质通过输送管路输送至换热装置3内。因此,在输送管路上设置汽动循环泵4,利用汽动循环泵4抽出冷却介质并将其输送至换热装置3内。排汽装置1还将排汽装置1排出的部分蒸汽输送至驱动装置5内做功,以达到驱动汽动循环泵4的作用。
[0030]由于发电厂对优化能源结构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于是通过利用排汽驱动的汽动循环泵4来替代电机驱动的电动循环泵10,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降低了发电厂的厂用电率和供电煤耗。并且,驱动装置5利用排汽装置1排汽中的热能进行做功,以实现驱动汽动循环泵4的目的,进而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0031]此外,冷却装置2内的冷却介质进入换热装置3内进行换热,以达到对排汽装置1的排汽降温冷却的目的。待进入换热装置3内的冷却介质换热后,换热后的冷却介质通过输送管路输送回冷却装置2内再次进行冷却。
[0032]可选地,如图1所示,排汽装置1经管路与换热装置3和驱动装置5相连,以将其排出的蒸汽输送至换热装置3和驱动装置5。冷却装置2经管路和汽动循环泵4与换热装置3相连,驱动装置5与汽动循环泵4相连,以使驱动装置5驱动汽动循环泵4抽取冷却介质并通过管路输送至换热装置3内。换热装置3经管路与冷却装置2相连,以将在换热装置3内换热后的冷却介质重新输送回冷却装置2内。
[0033]本技术实施例的循环换热系统,排汽装置1的排汽主要进入换热装置3内进行换热。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汽装置和冷却装置;换热装置,所述排汽装置经管路与所述换热装置相连以向所述换热装置输送蒸汽,所述冷却装置经管路与所述换热装置相连以向所述换热装置输送冷却介质,所述换热装置用于利用冷却介质与蒸汽进行换热;汽动循环泵,所述汽动循环泵设在所述冷却装置与所述换热装置之间的管路上,所述汽动循环泵用于抽取所述冷却装置内的冷却介质并将冷却介质输送至所述换热装置;驱动装置,所述排汽装置经管路与所述驱动装置相连以向所述驱动装置输送蒸汽,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汽动循环泵相连,所述驱动装置用于利用蒸汽驱动所述汽动循环泵运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汽装置包括中压缸和低压缸,所述中压缸经管路与所述低压缸和所述驱动装置相连,所述低压缸经管路与所述换热装置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经管路与所述换热装置相连以向所述换热装置输送所述驱动装置排出的蒸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循环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超低压汽轮机,所述中压缸经管路与所述超低压汽轮机的进汽端相连以向所述超低压汽轮机输送蒸汽,所述超低压汽轮机的排汽端经管路与所述换热装置相连以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若昱何萍张军胡凯康夜雨孙永军刘忠杨利余小兵杨庆川李保垒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