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自回转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3780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49
一种多工位自回转夹具,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回转基座、承载台、基轨、固定装置和夹持部,回转基座由连接管、推力轴承、连接板、固定管、卷簧、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构成,连接管上方设有推力轴承,推力轴承上方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下部面设有固定管,固定管设置在连接管内,连接管与固定管之间设有卷簧、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连接板上方设有承载台,承载台上设有至少一个基轨,各基轨上均设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上设有夹持部;通过回转基座实现上方夹持工件加工后自动归位,方便工人取放;通过承载台和基轨的配合安装,适用不同尺寸工件的加工,并且夹持部选择性强,适用于多种结构工件的加工,实现一机多用,节约成本。节约成本。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工位自回转夹具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工位自回转夹具。

技术介绍

[0002]公知的, 夹具是机械加工时常用工具,特别是生产中为了高效快速加工工件,会使用具有多工位的夹具对工件进行夹持,如加工时场地面积较小一般使用环型布设的多工位夹具,尤其进行自身旋转带动上方夹具进行工件加工。
[0003]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7224632U的中国专利一种多工位旋转式加工组件,其通过在气缸放置在内盘上,保持固定状态,气缸接线位于内盘的安置孔内,气缸就不会发生旋转,接线不易缠,并通过气缸配合实现夹具的夹紧与松开动作;但是该方案适用夹具单一,难以满足多种工件的使用,并且夹具位置固定,使用局限性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工位自回转夹具,本技术通过在回转基座上设置承载台,承载台上设置基轨,基轨上设置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上设置夹持部,以达到使加工时旋转的多工位夹具回归初始位置的目的。
[0005]为了实现所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位自回转夹具,包括回转基座、承载台(4)、基轨(5)和固定装置,回转基座由连接管(1)、推力轴承(2)、连接板(3)、固定管(7)、卷簧(8)、第一限位板(9)和第二限位板(10)构成,连接管(1)上方设有推力轴承(2),推力轴承(2)上方设有连接板(3),连接板(3)的下部面设有固定管(7),固定管(7)设置在连接管(1)内,连接管(1)与固定管(7)之间设有卷簧(8)、第一限位板(9)和第二限位板(10),其特征在于:连接板(3)上方设有承载台(4),承载台(4)上设有至少一个基轨(5),各基轨(5)上均设有固定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自回转夹具,其特征是:所述连接管(1)为空心圆柱形结构,连接管(1)的上底面与推力轴承(2)的下底面相连接,连接板(3)为圆柱形结构,连接板(3)的下底面与推力轴承(2)的上底面相连接,连接板(3)的下底面与固定管(7)的上部面相连接,固定管(7)为空心圆柱形结构,连接管(1)、推力轴承(2)、连接板(3)和固定管(7)为同一中心轴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自回转夹具,其特征是:所述卷簧(8)套在固定管(7)上,卷簧(8)的一端与固定管(7)的侧面相连接,卷簧(8)的另一端与连接管(1)的内壁相连接,第一限位板(9)与第二限位板(10)均为长方形结构,第一限位板(9)与第二限位板(10)平行设置,第一限位板(9)与第二限位板(10)相互配合,第一限位板(9)的一侧与连接管(1)的内壁相连接,第二限位板(10)的一侧与固定管(7)的侧面相连接,第一限位板(9)与第二限位板(10)均设置在卷簧(8)的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自回转夹具,其特征是:所述承载台(4)为圆柱形结构,承载台(4)的下底面与连接板(3)的上底面相连接,承载台(4)和连接板(3)为同一中心轴线,承载台(4)的上部面均匀分布有固定孔(11),各固定孔(11)的内壁上均设有内螺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自回转夹具,其特征是:所述基轨(5)由固定板(12)和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宝雷谭胜利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捷瑞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