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法玻璃锡槽锡灰清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3437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浮法玻璃锡槽锡灰清理装置,包括锡槽,所述锡槽上设有锡液回流通道;第一电机,设于所述锡液回流通道内,用于将锡液从所述锡液回流通道的入口引流到所述锡液回流通道的出口;第二电机,设于所述锡槽的出口处,用于将锡槽内的锡液引流到所述锡液回流通道的入口处;移动机构,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电机相对锡液面移动。本方案能够有效对玻璃带下三角区的锡灰进行清理,进而提高玻璃生产质量和产量。进而提高玻璃生产质量和产量。进而提高玻璃生产质量和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法玻璃锡槽锡灰清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浮法玻璃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浮法玻璃锡槽锡灰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锡槽是浮法玻璃工艺生产的三大热工设备之一,是将玻璃液成型为厚度为0.2mm
‑‑
25mm的核心装置。锡槽内盛有浮抛介质—锡液,生产时,玻璃液经流道流入锡槽内,因玻璃液与锡液互不浸润、且锡液的密度是玻璃液密度的5倍左右,因此,玻璃液就漂浮在锡液表面上,并依次进行摊平、抛光、成型的变化,经退火后,最终形成平整度好、透光度高的优质平板玻璃。
[0003]玻璃液在锡槽内运动时,玻璃液必须漂浮在锡液上,玻璃带下与锡液接触,因此,锡液的纯净度对玻璃质量甚至产量均有很大影响。正常生产时,为了防止锡液氧化,在锡槽中需要通入一定量的保护气体(N2+H2),然而,正常生产时锡槽内虽然有N2+H2气氛的保护,但锡槽内的锡液受污染的途径是不可能消除的。首先玻璃本身给锡液带进了许多CO2、H2O、SO2、O2以及碱金属化合物等污染物;其次各种操作观察孔洞及锡槽尾部出口处无时不在渗入氧气到锡槽,使金属锡被氧化为氧化锡漂浮在锡液面上,氧化亚锡溶解在锡液里,在出口低温区又进一步氧化为氧化锡,锡化合物与玻璃带本身所带的二氧化硫及氧气络合成锡的硫酸盐,可附着在玻璃带下,形成板下缺陷,同时,也能在玻璃带与锡液之间形成中间载体,导致玻璃带下沾锡,产生锡缺陷。除此以外,玻璃本身带来的碱金属化合物也可附着于玻璃带下,形成板下缺陷,也可以为中间载体,导致玻璃带下沾锡,产生锡缺陷。实际操作者都知道:这些漂浮在锡液表面上的污染物就是锡灰,锡灰的存在是发生沾锡的根本原因,浮法工艺是不可能避免无锡灰产生,通常会采用一些手段对锡灰进行清理,以减少玻璃带下锡缺陷的数量。
[0004]锡灰清理的传统方法是在锡槽出口边砖上安装一对“T”型直线电机(“T”型直线电机是指直线电机的磁推力方向与玻璃带拉引向平行)用于清理出口锡灰,同时在锡槽出口的两侧设置锡灰池,基本原理是给锡液施加定向推力,将被污染锡液导入两侧锡灰池中,表面锡灰将留在锡灰池中,下部锡液则回流入锡槽内,但这种方法存在许多不足,由于“T”型直线电机的磁推力与玻璃带拉引向平行,其最终结果就是导致锡槽出口的锡灰清理不彻底,尤其是玻璃带下三角区(玻璃带下三角区的形成是由于玻璃带从锡槽出口出来后将进一步运动到过渡辊台的过渡辊上,由于过渡辊的高度比锡槽高,为了引导玻璃带的向上运动,锡槽出口唇砖也会凸出于锡槽底砖,从而使得玻璃带在经过锡槽出口时会在锡槽出口处倾斜向上运动,进而在锡槽出口处形成玻璃带下三角区)锡灰很难被清理,即使增大推力,效果也不明显,还会导致锡液对流加剧,增加锡槽能耗的不足。当前处理锡灰还有另一种方法,是将锡槽出口边砖上的一对“T”型直线电机改为“I”型直线电机(“I”型直线电机是指直线电机的磁推力方向与玻璃带拉引向垂直)用于扒锡灰,该装置的磁推力与玻璃带拉引向垂直,对于清理锡槽出口玻璃带下三角区具有一定的效果,因直线电机的磁推力与玻
璃带拉引向垂直,扒出的锡液流将直接撞击在外部的锡槽出口边砖上,因此,该装置的磁推力不可调至较大,否则撞击的锡液又会反向再次流入玻璃带下三角区内,若磁推力较小,玻璃靠近中心线的锡灰又不易清理出来,另外,磁推力较小,锡灰还会堆积在光边压印位置,也造成沿口三角区锡灰清理不彻底,再者,该装置不易将锡灰导入锡灰池,不方便锡灰的收集和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对玻璃带下三角区的锡灰进行清理,进而提高玻璃生产质量和产量的浮法玻璃锡槽锡灰清理装置。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浮法玻璃锡槽锡灰清理装置,包括:
[0008]锡槽,所述锡槽上设有锡液回流通道;
[0009]第一电机,设于所述锡液回流通道内,用于将锡液从所述锡液回流通道的入口引流到所述锡液回流通道的出口;
[0010]第二电机,设于所述锡槽的出口处,用于将锡槽内的锡液引流到所述锡液回流通道的入口处;
[0011]移动机构,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电机相对锡液面移动;
[001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方案的清理装置在使用时,玻璃带运动带动含有锡灰的锡液沿锡槽的出口方向移动,并在出口处向两边分流,此时含有锡灰的锡液在第二电机磁推力的作用下将从锡槽内向锡液回流通道入口处移动,当含有锡灰的锡液在第二电机磁推力的作用下移动到锡液回流通道的入口处时,第一电机产生朝向锡液回流通道内部的磁推力,故当含有锡灰的锡液移动到锡液回流通道的入口处时,第一电机对锡灰产生磁推力,使得含有锡灰的锡液在该磁推力的作用下向锡液回流通道的出口处运动,以使得锡灰被收集在锡液回流通道内,而锡液则返回锡槽内。
[0013]本方案在对锡灰进行清理时,将清理装置设置在锡槽的出口处,也就是靠近玻璃带下三角区的位置,故第二电机的磁推力能够使得玻璃带下三角区位置的含有锡灰的锡液向玻璃带外侧移动。同时本方案使用时,利用移动机构可以调节第二电机与锡液面之间的距离,同时第二电机的磁推力可以设计的较大,从而使得靠近玻璃带中心线位置的锡灰也能够被清理出来,这是因为当第二电机将含有锡灰的锡液清理到锡液回流通道入口处时,第一电机的磁推力将使得在锡液回流通道入口处含有锡灰的锡液向锡液回流通道内移动,故含有锡灰的锡液不会与锡槽边砖进行撞击,因此也就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I”型直线电机出现的磁推力过大导致锡液反向流回玻璃带下三角区的问题,因此本方案可以有效的将玻璃带下三角区位置的锡灰也清理出来,大大提高锡灰的清理效果。
[0014]综上,本方案在进行锡灰的清理时,首先利用第二电机产生的磁推力推动玻璃带下沿口三角区浮在锡液面上的锡灰同锡液一起流向锡液回流通道的入口,再在第一电机的作用下将锡灰导入锡液回流通道内。本方案采用双直线电机,且两个直线电机相互借力的方法,实现持续清理锡槽出口锡灰以及玻璃板下三角区锡灰清理的目的,因此本方案能够有效对玻璃带下三角区的锡灰进行清理,进而提高玻璃生产质量和产量。
[0015]优选的,以玻璃带拉引方向为准,所述第一电机的磁推力方向偏移玻璃带拉引方向的角度为0度至20度,所述第二电机的磁推力方向偏移玻璃带拉引方向的角度为70度至110度。
[0016]这样,第二电机的磁推力方向偏移玻璃带拉引方向的角度为70度至110度,可以实现将锡液引流到锡槽回流通道入口处的目的,第一电机的磁推力方向偏移玻璃带拉引方向的角度为0度至20度,可以实现将锡液从锡液回流通道的入口引流到出口的目的。
[0017]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二电机的机头覆盖玻璃带的长度值为W,W为0

1000mm。
[0018]这样,利用移动机构带动第二电机移动,进而使得第二电机的机头覆盖的玻璃带的长度值变化,以根据清理需要增加或减少覆盖玻璃带的长度,实现不同情况下的清理效果,保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法玻璃锡槽锡灰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锡槽,所述锡槽上设有锡液回流通道;第一电机,设于所述锡液回流通道内,用于将锡液从所述锡液回流通道的入口引流到所述锡液回流通道的出口;第二电机,设于所述锡槽的出口处,用于将所述锡槽内的锡液引流到所述锡液回流通道的入口处;移动机构,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电机相对锡液面的宽度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法玻璃锡槽锡灰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以玻璃带拉引方向为准,所述第一电机的磁推力方向偏移玻璃带拉引方向的角度为0度至20度,所述第二电机的磁推力方向偏移玻璃带拉引方向的角度为70度至110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法玻璃锡槽锡灰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二电机的机头覆盖玻璃带的长度值为W,W为0

1000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法玻璃锡槽锡灰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还能够驱动所述第二电机进行升降,所述移动机构调节所述第二电机的机头到所述锡槽内锡液面的高度值为H,H为20

80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浮法玻璃锡槽锡灰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移动小车和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于所述移动小车上,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普强陈峰彭灿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鑫景特种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