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沾油污物的去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2092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沾油污物的去油装置,涉及使用与液体接触的清洁方法进行一般污垢的防除技术领域,其包括去油箱和机架,所述去油箱设置在机架的顶部,所述去油箱的两侧靠近顶部处均固定插接有进料管,所述去油箱的底部开设置有卸料口,所述卸料口的内腔设置有卸料板,所述卸料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卸料液压缸,所述卸料板顶部设置有隔水槽,所述隔水槽内腔设置有去油槽,所述去油槽的底部开有若干与隔水槽连通的沥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沾油污物由进料管投入去油箱,并经导料板落入去油槽,水泵将储液箱内的去油剂泵入去油箱,使之与沾油污物在导料板、去油槽内接触,将沾油污物表面的油质清理,其使用方便、去油效果好。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沾油污物的去油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物处理
,具体为一种沾油污物的去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我们知道,在油田生产和生活中,工人在机械润滑、产品渗漏修复等作业中常常产生大量沾油污物,如油棉纱、油手套和废油熟料袋等。因沾油污物通常含有各种有毒化学物质和有害杂质,直接丢弃会对环境造成较大危害,这就需要在丢弃前对沾油污物预先处理,尤其是要对污物表面残留的油质进行有效清除。
[0003]在申请号为201721308645.7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制动器零部件振动去油渍装置”,其包括底座、下端固定在底座上的筒体、固定连接在筒体内侧壁上的第一筛板、设置在底座上的电机、与电机连接且位于筒体中心轴处的转轴、固定连接在转轴上且位于第一筛板上方的刮板、设置在筒体下部的收集漏斗、连接在收集漏斗底部的管道以及与管道连接的油渍收集室,转轴与第一筛板转动连接。其是通过刮板刮动第一筛板上方的零部件在筒体内运动,并配合电机产生的振动使第一筛板上方的零部件发生振动力来实现零部件油渍的清理,且对清理出来的油渍进行收集,避免污染环境。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沾油污物的去油装置,其包括去油箱(1)和机架(2),所述去油箱(1)设置在机架(2)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油箱(1)的两侧靠近顶部处均固定插接有进料管(3),所述去油箱(1)的底部开设置有卸料口(4),所述卸料口(4)的内腔设置有卸料板(5),所述卸料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卸料液压缸(19),所述卸料板(5)顶部设置有隔水槽(6),所述隔水槽(6)内腔设置有去油槽(7),所述去油槽(7)的底部开有若干与隔水槽(6)连通的沥水孔(11),所述去油槽(7)的外侧边缘固定连接有槽沿(10),所述隔水槽(6)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侧板(27),所述侧板(27)固定连接在去油箱(1)的内腔底部,所述去油箱(1)前端面安装有观察窗(20),所述去油箱(1)的内腔左右两侧靠近顶部处均固定连接有导料板(12),其顶部为倾斜端面,所述导料板(12)位于进料管(3)末端管口的下方,所述去油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14),所述支架(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液箱(13),所述储液箱(13)的两侧均设置有水泵(15),所述水泵(15)安装在支架(14)上,其两侧分别安装有导水管(16),其中一个所述导水管(16)的一端管口贯穿储液箱(13)的侧壁并与其内腔互为连通,另一个所述导水管(16)的一端管口贯穿支架(14)和去油箱(1)的顶部,并延伸至去油箱(1)内,其末端管口安装有喷头(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沾油污物的去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油箱(1)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霍培军徐宏国彭一珂蒋瑜路宝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