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强化的茶基饮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1675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产品,其包含:a)茶组分,b)FeNaEDTA;和c)二盐基NaPP。和c)二盐基NaP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chelation in black tea.LWT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89,756

762.doi:10.1016/j.lwt.2017.11.041。
[0009]US2018279638涉及用铁强化茶以提供据称生物可利用的膳食性铁的廉价来源的强化的茶产品的方法。此外,该公开涉及铁强化的茶饮料,其中铁据称是生物可利用的。还公开了由于食物的组分与铁的反应,铁强化通常与食物中的不良的口味和颜色变化有关。为了解决当铁添加茶中铁的生物利用度降低和所引起的生物可利用的多酚减少的问题,该公开使用竞争性螯合来抵消茶中的多酚对添加的铁的络合作用。一种公开的铁强化的茶制剂包含具有粘附螯合剂/铁混合物的干茶,其中螯合剂:铁的摩尔比为约2:1或更高。螯合剂的分子量可以是1000道尔顿或更低,其可以是例如EDTA或EDDHA或其组合。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螯合剂是EDTA。
[0010]但是,如下进一步所述,FeNaEDTA(铁、钠和EDTA螯合剂的组合)仍然会使添加其的茶基饮料出现不良的变暗和颜色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专利技术人现发现,使用FeNaEDTA作为铁源来强化茶基饮料是可能的。虽然FeNaEDTA通常会引起感官问题(包括冲泡产品的不良的变暗),但本专利技术人现在发现,如果FeNaEDTA与二盐基焦磷酸钠(二盐基NaPP)组合使用,那么冲泡产品就不会出现通常与使用FeNaEDTA强化相关的变暗或其他颜色变化。
[0012]FeNaEDTA和二盐基NaPP可以在制茶过程中掺入。它们也可用于叶基饮料产品、即饮形式、水可溶性茶粉或颗粒或液体茶饮料。
[0013]获得的茶液具有良好的颜色和透明度,它用铁强化,并且没有与铁强化的茶所相关的变暗、颜色变化或其他不良的视觉和感官属性。
[0014]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产品,其包含:
[0015]a)茶组分,
[0016]b)FeNaEDTA;和
[0017]c)二盐基NaPP。
[0018]优选地,所述产品为饮料前体。换言之,所述产品包含制备茶基饮料的茶组分。茶组分优选为待冲泡的茶叶、或待溶解的茶粉或待溶解的茶粒。
[0019]优选地,茶组分源自植物茶树(Camellia sinensis)。
[0020]优选地,茶组分为绿茶或红茶。
[0021]更优选地,茶组分为红茶。
[0022]或者,茶组分为绿茶。
[0023]茶组分可以为叶茶、或茶提取物、或茶粉或茶粒。
[0024]优选地,茶组分为叶茶。
[0025]更优选地,茶组分为红茶叶茶。
[0026]或者,茶组分为绿茶叶茶。
[0027]优选地,产品包含按干重计90

99.9%的茶组分,更优选按干重计92

99.75%,还更优选按干重计94

99.5%,仍更优选按干重计96

99.25%,最优选按干重计98

99%的茶组分。
[0028]优选地,产品包含按干重计0.05

10%的FeNaEDTA,更优选按干重计0.1

7.5%,还更优选按干重计0.2

5%,仍更优选按干重计0.3

2.5%,仍还更优选按干重计0.5

1%,最优选按干重计0.6

0.7%的FeNaEDTA。
[0029]优选地,产品包含按干重计0.05

10%的二盐基NaPP,更优选按干重计0.1

7.5%,还更优选按干重计0.2

5%,仍更优选按干重计0.3

2.5%,仍还更优选按干重计0.5

1%,最优选按干重计0.8

0.9%的二盐基NaPP。
[0030]优选地,产品包含二盐基NaPP:FeNaEDTA的摩尔比为0.5:1至4:1,更优选为0.75:1至3.5:1,还更优选为1:1至3:1,仍更优选1.5:1至2.5:1,最优选约2:1。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产品
[0032]本专利技术涉及包含茶组分的铁强化的产品。本专利技术的产品涵盖即饮茶(包括瓶装茶基饮料如冰茶)、叶基饮料产品、即饮形式、水可溶性茶粉或颗粒或液体茶饮料。
[0033]本专利技术特别涉及饮料前体产品

换言之,茶以干燥的形式提供,并由消费者加水的产品。因此,茶组分可以是待冲泡的茶、或待溶解的茶粉、或待溶解的茶粒或其组合。
[0034]茶组分
[0035]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茶”是指来自Camellia sinensis var.sinensis和/或Camellia sinensis var.assamica的材料。术语“叶茶”指的是来自茶植物的叶和/或茎的材料,处于未浸泡的状态(即没有经过溶剂提取的材料)。换句话说,术语“叶茶”指茶制造的最终产品(有时被称为“制茶”)。
[0036]如本文所用,术语“红茶”基本上指发酵茶,其中“发酵”指当某些内源性酶和底物聚集在一起时,茶所经历的氧化和水解过程。在所述的发酵过程中,叶和/或茎中的无色儿茶素被转化为黄色/橙色到深褐色的多酚类物质的复杂混合物。例如,红茶叶茶可以通过以下步骤从新鲜的茶材料中制造出来:萎凋、浸渍、发酵和干燥。在“Tea:Cultivation to consumption”(由K.C.Wilson&M.N.Clifford编辑,1992出版)的第14章中可以找到红茶生产更详细的描述。
[0037]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茶组分可以源自植物茶树(Camellia sinensis)。茶组分可以为绿茶或红茶。茶组分可以为叶茶或茶提取物或茶粉。优选地,茶组分为叶茶。更优选地,茶组分为红茶叶茶或绿茶叶茶。
[0038]为了提供茶基饮料预期的感官属性、所需的多酚水平或两者均有,产品可包含按干重计90

99.9%的茶组分,更优选按干重计92

99.75%,还更优选按干重计94

99.5%,仍更优选按干重计96

99.25%,最优选按干重计98

99%的茶组分。
[0039]每份产品可以包含0.5g

10g的茶组分,更优选每份1g

7.5g,还更优选每份1.5g

5g,最优选每份约2g的茶组分。
[0040]如本文所用,术语“份”是指单份产品所需的量。就即食产品而言,一份通常是200至300ml的瓶或罐。对于饮料前体产品(换言之,茶以干燥的形式提供,并由消费者加水的产品),一份是制作饮料所需的饮料前体产品的量。
[0041]铁源
[0042]本专利技术的产品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产品,其包含:a)茶组分,b)FeNaEDTA;和c)二盐基NaPP。2.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其中所述产品为饮料前体。3.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产品,其中所述茶组分源自植物茶树(Camellia sinensis)。4.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产品,其中所述茶组分为红茶。5.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产品,其中所述茶组分为绿茶。6.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产品,其中所述茶组分为叶茶。7.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
申请(专利权)人:埃卡特拉研究与开发英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