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咖啡茶及其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0426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咖啡茶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操作步骤:将采摘来的茶叶进行红碎茶的制作;将采摘来的咖啡进行咖啡粉的制作;将咖啡粉和红碎茶按6:4混合后,进行包装;或将咖啡粉和红碎茶分别包装,在使用时按6:4的比例混合冲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其可兼顾咖啡和茶对人体的有益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满足于多种不同人群的饮用习惯,可增加咖啡与茶的销量,提高整体的效益。整体的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咖啡茶及其制作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咖啡茶制备
,具体为一种咖啡茶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茶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扮演了长久而不衰的特殊角色。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纪录,已经无法确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么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时代是有说法的。并且也可以找到证据显示,确实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
[0003]咖啡能刺激人的中枢神经,缓解疲劳,促进消化液分泌,排毒利尿,特别是在西方国家用途更加广泛。
[0004]近些年,国内茶产量远供大于求,价格低廉并且没有销路。国内咖啡豆更是以非常低廉的价格长久在低端徘徊,所以,一种新的饮品—咖啡茶,亟待研究,其以科学的方法把茶和咖啡完美的加以结合,既方便饮用,大限度的提升原材效用价值,更能防止相关有害物质的滋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咖啡茶及其制作工艺,其可兼顾咖啡和茶对人体的有益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满足于多种不同人群的饮用习惯,可增加咖啡与茶的销量,提高整体的效益。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咖啡茶,包括以下重量组分:
[0009]咖啡粉占60%、茶叶占40%。
[0010]优选的,茶叶为红碎茶。
[0011]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一种咖啡茶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0012]步骤一:将采摘来的茶叶进行红碎茶的制作;
[0013]步骤二:将采摘来的咖啡进行咖啡粉的制作;
[0014]步骤三:将咖啡粉和红碎茶按6:4混合后,进行包装;或将咖啡粉和红碎茶分别包装,在使用时按6:4的比例混合冲泡。
[0015]红碎茶的制作步骤如下:
[0016]A.萎凋:在常温的条件下,让鲜茶叶片中的水分脱去一部分,进而让鲜茶叶片内缓慢发生一些物理化学变化;
[0017]B.揉切:通过揉切的加工流程,茶叶叶片变成颗粒状碎片,从而为后面的红碎茶发酵打下基础;即将萎凋后的茶叶置于揉切内进行细碎化操作;
[0018]C.发酵:将揉切后的茶叶置于发酵罐或发酵机内进行发酵操作,发酵温度为25℃,
湿度为90%以上,发酵时间为30min

40min;
[0019]D.干燥:将发酵后的茶叶先在高温热风下充分排湿,迅速停止酶的活性,使加工叶的有效品质成分固定下来;然后在稍低的温度下继续充分干燥,使加工叶含水量降到4%

5%,得红碎茶成品。
[0020]咖啡粉的制作步骤如下:
[0021]A.去壳:利用咖啡去壳机将咖啡去掉外壳,得咖啡豆;
[0022]B.选豆:通过人工或筛选机去掉发霉的咖啡豆;
[0023]C.清洗:用清水清洗咖啡豆,洗去其表面污物;
[0024]D.烘焙:采用烘焙机对清洗后的咖啡豆进行烘焙,烘焙温度为90

100℃,烘焙时间为30min;
[0025]E.研磨:采用碾辊盘磨机对处理好的咖啡豆进行研磨粉碎;
[0026]F.制浆:向粉碎后的咖啡内加入咖啡3倍的95℃热水,搅拌均匀让磨渣充分溶解在热水里;
[0027]G.浸提:采用浸提机对咖啡液浸提;
[0028]H.浓缩:对浸提过的咖啡液进行浓缩,浓缩至60

70%;
[0029]I.冷冻干燥:将咖啡浓液经冷冻干燥成粉末状,得咖啡粉。
[0030]优选的,天气特别潮湿的情况下,在萎凋工序之前,先将茶叶叶片用切青机切成细丝,这样使茶叶叶片脱水更容易,发酵起来也更容易。
[0031]优选的,萎凋的方法为阳光萎凋、室内萎凋、复合萎凋中的任意一种。
[0032]优选的,揉切的方法为转子揉切机揉切法、CTC机揉切法、LTP机锤击法中的任意一种。
[0033]优选的,干燥有一次烘干和二次烘干两种方式;利用转子揉切机制法的茶叶采用一次烘干,而CTC机制法的茶叶在使用热输送带式烘干机干燥叶时,采用一次烘干,若使用以输送带不加热形式的烘干机进行干燥,则采用二次烘干。
[0034](三)有益效果
[0035]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36]茶叶的有益效果如下:能减低心脑血管发病和死亡风险、有降低胆固醇和血压的作用、有助于减小患糖尿病的风险、有助于防治早老性痴呆茶对大脑细胞有保护作用、有抗压力和抗焦虑作用、能提高免疫力、能提高杀菌力、有减肥瘦身效果;
[0037]咖啡的有益效果如下:可提神醒脑、可帮助消化、可利尿消肿、可减肥瘦身;
[0038]咖啡和茶叶配比结合有益健康为:茶多分的比例+咖啡因的比例结合后是;《茶或咖啡》共同发挥有益效果、是茶和咖啡各单品倍增效果;
[0039]本专利技术整体兼具茶叶和咖啡二者所有的有益效果,且可以满足于多种不同人群的饮用习惯,可增加咖啡与茶的销量,提高整体的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
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1]实施例
[0042]一种咖啡茶,包括以下重量组分:
[0043]咖啡粉占60%、茶叶占40%。
[0044]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一种咖啡茶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0045]步骤一:将采摘来的茶叶进行红碎茶的制作;
[0046]步骤二:将采摘来的咖啡进行咖啡粉的制作;
[0047]步骤三:将咖啡粉和红碎茶按6:4混合后,进行包装;或将咖啡粉和红碎茶分别包装,在使用时按6:4的比例混合冲泡。
[0048]红碎茶的制作步骤如下:
[0049]如果天气特别潮湿,加工红碎茶其中“萎凋”这一步就不那么容易。针对这种天气潮湿的情况,在深度加工茶叶之前,先将茶叶叶片用切青机切成细丝。这样使茶叶叶片脱水就不用那么困难了。除此之外,先切青也增大了茶叶的表面积,使茶叶更容易与空气产生反应,发酵起来就变的容易多了。
[0050]A.萎凋:我们知道诸如绿茶、黄茶这类茶在加工制作过程中要经过“杀青”这一步。在制作红碎茶的工艺流程中,所谓“萎凋”与我们常常听到的杀青这个工序特别相似。只不过杀青是在高温下对鲜茶叶片进行处理,而凋萎则是在常温的条件下,让鲜茶叶片中的水分脱去一部分,进而让鲜茶叶片内缓慢发生一些物理化学变化。
[0051]B.揉切:红碎茶与一般红茶加工工艺的主要区别就在揉切这一步。揉切也是制作加工红碎茶最后成茶品质的关键所在,通过揉切的红碎茶加工流程,茶叶叶片变成颗粒状碎片,从而为后面的红碎茶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咖啡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组分:咖啡粉占60%、茶叶占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咖啡茶,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为红碎茶。3.一种咖啡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步骤一:将采摘来的茶叶进行红碎茶的制作;步骤二:将采摘来的咖啡进行咖啡粉的制作;步骤三:将咖啡粉和红碎茶按6:4混合后,进行包装;或将咖啡粉和红碎茶分别包装,在使用时按6:4的比例混合冲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咖啡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红碎茶的制作步骤如下:A.萎凋:在常温的条件下,让鲜茶叶片中的水分脱去一部分,进而让鲜茶叶片内缓慢发生一些物理化学变化;B.揉切:通过揉切的加工流程,茶叶叶片变成颗粒状碎片,从而为后面的红碎茶发酵打下基础;即将萎凋后的茶叶置于揉切内进行细碎化操作;C.发酵:将揉切后的茶叶置于发酵罐或发酵机内进行发酵操作,发酵温度为25℃,湿度为90%以上,发酵时间为30min

40min;D.干燥:将发酵后的茶叶先在高温热风下充分排湿,迅速停止酶的活性,使加工叶的有效品质成分固定下来;然后在稍低的温度下继续充分干燥,使加工叶含水量降到4%

5%,得红碎茶成品。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咖啡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咖啡粉的制作步骤如下:A.去壳:利用咖啡去壳机将咖啡去掉外壳,得咖啡豆;B.选豆:通过人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冬林曹博文朱继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博洋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