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陈皮无花果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60382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无花果深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陈皮无花果茶及其制备方法,还提供了一种陈皮无花果袋泡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陈皮无花果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无花果果实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陈皮无花果茶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无花果深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陈皮无花果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无花果(Ficus carica Linn),又名奶浆果、映日果等,为桑科灌木,是种植最早的果树之一。无花果的果实、叶、枝条均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与活性成分,果实含有多种类芳香物质与抗癌活性成分,还含有大量的黄酮和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菌、降血糖、降血脂等功效;叶片含有黄酮、香柑内酯、补骨脂素等药用活性成分,具有清湿热、解疮毒、消肿止痛的作用;枝条富含水解酶、脂肪酶,具有清热降火、降血脂、预防冠心病等功效。
[0003]无花果一般每年可以结两次果,分为夏果和秋果,六月中旬至十月为无花果的主要产果期,作为鲜果生食的无花果多在十月上、中旬采收结束,产果期的果形大而美观,风味好;而十一月以后采收的冬果果实偏小,含糖量低,味道酸涩,品质、风味降低,不适宜新鲜食用,多作为废弃物处理。此外,在无花果的整个种植周期,均需要进行枝叶修剪,产生大量废弃的无花果幼果、叶、枝条。无花果冬果、修剪的幼果、叶与枝条等废弃物的处理成本高,若处理不当还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现有技术一般通过将无花果果实或叶片直接烘干、粉碎来制备无花果茶(果实和/或叶),产品口感欠佳,带有浓重的药材味;虽然也可加入糖类、蜜糖等增加甜度,但是由于味道之间不协调,难以掩盖无花果的药材味,口感有待改善。
[0004]新会陈皮是新会柑(学名茶枝柑Citrus reticulata'Chachiensis')的干果皮,根据不同的果实收获期,一般分为青皮(由未成熟柑果的果皮陈化制得)、二红皮(由稍微成熟柑果的果皮陈化制得)、大红皮(由完全成熟柑果的果皮陈化制得)。新会陈皮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可以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将陈皮制作成陈皮茶,方便人们通过饮用泡制的茶水吸收陈皮的有效成分。现有技术通常将陈皮与其他茶叶混合来制作陈皮茶,口感与功效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陈皮无花果茶及其制备方法,将无花果果实、叶、枝条与陈皮等组分复配成茶,既激发了无花果的椰香滋味与奶香气味,又利用陈皮醇厚微辛的口感改善无花果过浓的药材味,并带来独特、浓郁的陈皮香气,同时还兼具无花果与陈皮的药理功效,此外还解决了无花果种植的废弃物处理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陈皮无花果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无花果果实5

30份,无花果叶茶5

25份,无花果枝条15

50份,陈皮10

40份,茶叶5

25份;以上原料均以干燥后的重量计算。
[0008]优选地,所述陈皮无花果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无花果果实10

25份,无花果叶茶8

20份,无花果枝条25

40份,陈皮20

30份,茶叶8

20份;以上原料均以干燥后的
重量计算。
[0009]优选地,所述陈皮无花果茶的原料组分中,无花果果实、无花果枝条、陈皮为颗粒;更优选地,无花果果实、无花果枝条、陈皮为直径约0.1

0.5mm的颗粒。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无花果的品种选自波姬红、青皮、芭劳奈、丰产黄、金傲芬、紫陶芬、布兰瑞克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无花果的品种选自波姬红、青皮、芭劳奈、丰产黄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无花果果实可选用果树修剪产生的果实,包括生长期、盛果期避免过于旺盛的生长而梳除的果实,以及冬季采收的不适宜新鲜食用的果实;优选地,所述无花果果实为幼果。无花果幼果含糖量低,干燥后味道回甘,并能赋予无花果茶浓郁的椰香滋味与奶香气味;而成熟果实含糖量高,味道甜腻,会影响无花果茶的口感,缺乏椰香滋味与奶香气味。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所述无花果果实的鲜果直径小于约2cm和/或重量小于约1.5g;更优选地,其直径小于约1.5cm和/或重量小于约1g。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无花果果实由包括以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制得:将无花果果实进行干燥;所述干燥为整果烘干,烘干温度约为45

70℃,烘干时间约为15

30h。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无花果叶茶以无花果叶为原料制备而成。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所述无花果叶茶由包括以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制得:采摘无花果叶,切块,萎凋,揉捻,发酵,干燥。所述无花果叶可选用果树修剪产生的嫩叶。优选地,所述无花果叶为生长于枝条顶端的嫩叶和/或嫩芽。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无花果枝条可选用果树修剪产生的枝条。优选地,所述无花果枝条的直径大于约0.5cm;更优选地,其直径大于约1cm。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无花果枝条由包括以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制得:将无花果枝条切成厚度为1

2cm的片状,然后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45

65℃,烘干时间为8

20h。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陈皮为新会陈皮,即由茶枝柑的果皮经陈化制作而成。优选地,所述茶枝柑选用二红柑,所述陈皮为二红皮。二红柑为未完全成熟柑,其皮稍厚,青黄色,质地软硬适中,性温和略甜,辛辣带苦,耐藏,一般在每年的11月份采摘。优选地,所述陈皮为经约1

5年陈化的新会陈皮;更优选地,所述陈皮为经约3

5年陈化的新会陈皮。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茶叶包括黑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绿茶。优选地,所述茶叶选自红茶、绿茶、黑茶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地,所述茶叶为红茶。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所述红茶选自祁红、滇红、霍红、越红、苏红、川红、英红的一种或多种。
[0017]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陈皮无花果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18]S1.采摘无花果果实,然后进行干燥、粉碎,制得无花果果实颗粒,备用;
[0019]S2.采摘无花果叶,制备成无花果叶茶,备用;
[0020]S3.修剪无花果枝条,切片、干燥、粉碎,制得无花果枝条颗粒,备用;
[0021]S4.将陈皮粉碎,制得陈皮颗粒,备用;
[0022]S5.将步骤S1

S4得到的无花果果实颗粒、无花果叶茶、无花果枝条颗粒、陈皮颗粒与茶叶混合,制得陈皮无花果茶。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无花果果实颗粒、无花果枝条颗粒、陈皮颗粒为直径约0.1

0.5mm的颗粒。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步骤S1中,所述干燥包括天然风干、烘干、真空干燥、真空冷冻
干燥、微波干燥。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所述干燥为整果烘干,即将完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陈皮无花果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无花果果实5

30份,无花果叶茶5

25份,无花果枝条15

50份,陈皮10

40份,茶叶5

2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陈皮无花果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花果果实的鲜果直径小于2cm和/或重量小于1.5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陈皮无花果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花果果实由包括以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制得:将无花果果实进行干燥;所述干燥为整果烘干,烘干温度为45

70℃,烘干时间为15

30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陈皮无花果茶,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花果枝条由包括以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制得:将无花果枝条切成厚度为1

2cm的片状,然后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45

65℃,烘干时间为8

20h。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陈皮无花果茶,其特征在于,所述陈皮为经1

5年陈化的新会陈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陈皮无花果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梦麟麦雪琼
申请(专利权)人:开平市和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