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器的过热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61601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22
一种变速器的过热控制方法,其通过实时监控变速器的机油温度和散热器的水温,包括以不同阈值分别启用或停用变速器过热保护模式,在保护变速器的同时避免出现冷热冲击,区分了常规过热保护和强制过热保护,在常规过热保护中设定了水温阈值保护和冷却性能逐渐放大两层逻辑,最大限度地确保了发动机和变速器的可靠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速器的过热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安全
,尤其涉及一种防车内窒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变速器过热保护作为冷却系统的辅助需求,一般被简单地用单一阈值作切分,例如:油温超过80℃,则要求温控模块100%全开,提供散热,等等。但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例如处于寒区时,由于采暖长期消耗热量,水温很难到达高值,而散热器也长期处于不开的状态,因此变速器长期没有冷却。但是在长坡堵车等工况下,离合器依旧有滑磨风险使油温迅速升高,因此可能存在水温低且油温高的情形。此时如果由于油温超过阈值,而变速器过热保护一次性要求温控模块全开,则容易导致水温陡然大幅下降。待油温也迅速大幅下降后,再重新退出变速器过热保护,温控模块则重新回到常规控制,关闭散热器,此后水温和油温重新进入温升循环,反复如此,则形成冷热冲击,对发动机和变速器的寿命和可靠性极其不利。
[0003]针对这种冷热冲击,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解决方案是在变速器支路内部增加一个电子水泵,当节温器未打开,变速器油冷内部没有水流动时,则打开电子水泵,实现变速器内部的自循环,但增加电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器的过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EMS对冷却系统进行故障检测,若检测到故障,则EMS报警并将发动机限速限扭,EMS对温控模块输入开度最大信号,若未检测到故障,则进入步骤S2;步骤S2:EMS对水温传感器进行故障检测,若检测到故障,则EMS报警,EMS对电子水泵输入流量最大信号,并将温控模块全开,若未检测到故障,则进入步骤S3;步骤S3:EMS读取当前的水温并判断发动机是否处于工作状态,若发动机处于工作状态,则根据水温计算第一温控模块需求开度和第一散热风扇需求转速;步骤S4:EMS监控变速器的油温:若油温超出第一油温过热阈值且水温超出第一水温过热阈值,则温控模块进入变速器过热保护模式;当温控模块处于变速器过热保护模式时,若油温低于第一油温过热滞回阈值或水温低于第一水温过热滞回阈值,则温控模块退出变速器过热保护模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的过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中,若油温超出第二油温过热阈值,则温控模块进入变速器过热保护模式;当温控模块处于变速器过热保护模式时,若油温低于第二油温过热滞回阈值,则温控模块退出变速器过热保护模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的过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的过热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5:EMS监控变速器的油温:若油温超出第三油温过热阈值且水温超出第二水温过热阈值,则散热风扇进入变速器过热保护模式;当散热风扇处于变速器过热保护模式时,若油温低于第三油温过热滞回阈值或水温低于第二水温滞回阈值,则散热风扇退出变速器过热保护模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器的过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5中,若油温超出第四油温过热阈值,则散热风扇进入变速器过热保护模式;当散热风扇处于变速器过热保护模式时,若油温低于第四油温过热滞回阈值,则散热风扇退出变速器过热保护模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的过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的第一温控模块需求开度和第一散热风扇需求转速均为根据当前的发动机转速和负荷查表而得的标定值。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器的过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的第一油温过热阈值、第一水温过热阈值、第一油温过热滞回阈值、第一水温过热滞回阈值、第二油温过热阈值和第二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承伯丁尚芬高媛媛李子清丘胜强吴广权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