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桥中桥过滤和润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0111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8: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驱动桥中桥过滤和润滑机构,包括油泵、油泵进油管、主减壳盖、油滤器、输入轴、输入轴轴承、主动圆柱斜齿轮和轴间差速器,主减壳盖内壁设有油泵出油道、油滤器出油道、油泵座和油滤器安装孔,油泵固定在主减壳盖壳体上,油泵定子固定到主减壳盖内壁的油泵座上,其转轴端部装有油泵转子齿轮和油泵进油口;输入轴上设有输入轴油槽、油道和花键;油泵进油管包括粗过滤油管和主油管,主油管一端和油泵进油口相连,另一端固定在主减壳盖内壁上;主减壳盖底部设有粗过滤油管孔,粗过滤油管深入到主减壳盖底部的润滑油里。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提高相对运动件的润滑,通过双重过滤装置有效过滤润滑油中的铁屑,提高润滑效果,延长零部件寿命。部件寿命。部件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驱动桥中桥过滤和润滑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驱动桥中桥用过滤和润滑机构,属于汽车润滑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外重型卡车中,驱动桥中桥的润滑均采用齿轮飞溅润滑,中桥的输入轴及轴间差速器齿轮布置在车桥上方,由于布置的高度较大,造成高位齿轮的润滑困难且易产生过热现象而导致齿轮磨损过快、烧蚀甚至烧死等故障发生,而传统解决方式为提高齿轮的润滑而加注润滑油加注量从而提高油面高度,但加大润滑油量会造成整桥效率降低,同时导致油温升高过快而导致其他问题的出现。同时由于润滑油的铁屑没有经过过滤直接进入相互啮合的齿轮,也极易损坏齿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驱动桥中桥用过滤和润滑机构,提高润滑效果,延长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0004]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驱动桥中桥过滤和润滑机构,包括油泵、油泵进油管、主减壳盖、油滤器、输入轴、输入轴轴承、主动圆柱斜齿轮和轴间差速器,所述主减壳盖内壁上设计有油泵出油道、油滤器出油道、油泵座和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桥中桥过滤和润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泵(1)、油泵进油管、主减壳盖(5)、油滤器(6)、输入轴(7)、输入轴轴承(8)、主动圆柱斜齿轮(9)和轴间差速器(10),所述主减壳盖(5)内壁上设计有油泵出油道(53)、油滤器出油道(55)、油泵座(51)和油滤器安装孔(54),所述油泵(1)固定在主减壳盖(5)的壳体上,油泵(1)的定子通过油泵紧固螺栓(4)固定到主减壳盖(5)内壁的油泵座(51)上,其转轴端部装配有油泵转子齿轮(11)和油泵进油口(12);输入轴(7)上设有输入轴油槽(71)、油道(72)和花键,油泵转子齿轮(11)通过花键与输入轴(7)啮合;所述油泵进油管包括粗过滤油管(2)和主油管(3),主油管(3)一端直接和油泵进油口(12)相连并通过螺栓固定在油泵(1)上,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主减壳盖(5)内壁上;主减壳盖(5)底部设有放置滤油管的粗过滤油管孔,粗过滤油管(2)依次穿过主减壳盖(5)底部的粗过滤油管孔、主油管底座后深入到主减壳盖(5)底部的润滑油里,主减壳盖(5)底部的粗过滤油管孔通过螺栓固定;主减壳盖(5)内壁铸造有油泵出油道(53)和油滤器出油道(55)两个油道,油泵出油道(53)作为油滤器进油道直接连通油泵出油口和油滤器进油口,油滤器出油道(55)作为油滤器的出油道,直接连通到主减壳盖(5)输入轴座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桥中桥过滤和润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粗过滤油管(2)包括过滤网(21)和径向出油孔(22),所述径向出油孔(22)位于过滤网(21)一端,径向出油孔(22)一端与主油管(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桥中桥过滤和润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管(3)包括主油管固定架(31)、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学先马闻隋涛秦厚明李传伟李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