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舱底水分离器过滤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1392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8 1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舱底水分离器过滤组件,包括分离器本体,分离器本体包括底座、分离筒本体和透析装置本体以及水泵,分离筒本体一侧设置有第一清水注入口,第一清水注入口一端设置有加料搅拌机构,分离筒本体和透析装置本体均安装于底座顶端且通过二三级连通管连通;加料搅拌机构包括加料箱、驱动电机和加料漏斗,水泵通过泵座安装于底座顶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底座配合支撑脚以及电控箱支架,使得分离筒本体和透析装置本体以及电控箱本体紧凑且合理的安装在底座上,有效的降低了该装置使用时的空间占比,同时使得工作人员后期维修时更加方便。修时更加方便。修时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舱底水分离器过滤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油水分离
,具体涉及一种舱底水分离器过滤组件。

技术介绍

[0002]油水分离器通常是船舶用来处理污水用的,因为环保的要求,所以排到江河湖海里船舶机器处所所产生的污水是必须经过处理的,因此舱底水在排出前需要对其进行油水分离过滤处理,过滤合格后才能排出到外界。
[0003]但目前大部分的油水分离器在使用时,由于其自身重量和体积较大,结构分散不够紧凑,导致其占用了大量的舱底空间,对工作人员后期的维修和维护造成了不便,同时现有的油水分离器在使用时,一般都是通过油和水自身的密度差来实现自动分离,但舱底水中的污水已经将油水混合,导致其在通过密封度差分离时效率较慢,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分离,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重量体积小、结构紧凑且分离效率高的舱底水分离器过滤组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上述表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舱底水分离器过滤组件,以解决现有的油水分离器自身重量体积较大,且分离效果较慢的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舱底水分离器过滤组件,包括分离器本体,所述分离器本体包括底座、分离筒本体和透析装置本体以及水泵,所述分离筒本体一侧设置有第一清水注入口,所述第一清水注入口一端设置有加料搅拌机构,所述分离筒本体和透析装置本体均安装于底座顶端且通过二三级连通管连通;所述加料搅拌机构包括加料箱、驱动电机和加料漏斗,所述水泵通过泵座安装于底座顶端。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料搅拌机构还包括搅拌杆、搅拌叶、把手、密封盖和开关阀,所述加料箱固定连通于第一清水注入口一端,所述加料箱远离第一清水注入口的一侧固定连通有第二清水注入口。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加料箱顶端一侧,所述搅拌杆设置于驱动电机输出轴底端,所述搅拌叶安装于搅拌杆底端且靠近加料箱内腔底端,所述加料漏斗设置于加料箱顶端靠近驱动电机的一侧,所述密封盖设置于加料漏斗顶端,所述把手设置于密封盖顶端,所述开关阀设置于加料漏斗内腔。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离筒本体和透析装置本体底端均通过支撑脚安装于底座顶端,所述底座顶端靠近正面的位置设置有电控箱支架,所述电控箱支架顶端安装有电控箱本体。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离筒本体正面靠近底端的位置设置有操作提示牌,所述分离筒本体正面靠近顶端的位置安装有压力表,所述分离筒本体底端固定连通有二级滤油排泄口,所述分离筒本体顶端中部固定连通有油污排放口,所述分离筒本体
顶端一侧安装有电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处安装用于温度检测的报警器。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泵进水端固定连通有油污水入口,所述水泵出水端通过连接管与分离筒本体一侧固定连通,所述连接管顶端安装有安全阀。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析装置本体底端连通有透析装置排泄口,所述透析装置本体远离分离筒本体一侧的中部设置有反冲洗口,所述透析装置本体位于反冲洗口下方的位置设置有达标排水口,所述达标排水口管道的下方连通有超标排水口,且管体上均安装有电磁阀。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达标排水口管体中部安装有取样阀,该取样阀用于排出达标水前进行取样检测。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15]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底座配合支撑脚以及电控箱支架,使得分离筒本体和透析装置本体以及电控箱本体紧凑且合理的安装在底座上,有效的降低了该装置使用时的空间占比,同时使得工作人员后期维修时更加方便;
[0016]2、同时利用设置的加料箱和驱动电机,配合搅拌杆和搅拌叶以及加料漏斗,使得工作人员在注入清水时,可以通过加料漏斗往清水中加入适量的硝酸盐,来提高水的密度,从而达到提高油水分离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整体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整体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整体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整体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图2的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3]01、底座;02、支撑脚;03、二级滤油排泄口;04、第一清水注入口;041、第二清水注入口;05、压力表;06、油污排放口;07、电磁阀;08、分离筒本体;09、电加热器;10、操作提示牌;11、电控箱支架;12、水泵;13、报警器;14、反冲洗口;15、取样阀;16、电控箱本体;17、透析装置本体;18、安全阀;19、二三级连通管;20、泵座;21、透析装置排泄口;22、油污水入口;23、达标排水口;24、加料箱;25、驱动电机;26、搅拌杆;27、搅拌叶;28、把手;29、密封盖;30、加料漏斗;31、开关阀;32、超标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申请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0026]可以理解,空间关系术语例如“在...下”、“在...下面”、“下面的”、“在...之下”、

在...之上”、“上面的”等,在这里可以用于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当明白,除了图中所示的取向以外,空间关系术语还包括使用和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翻转,描述为“在其它元件下面”或“在其之下”或“在其下”元件或特征将取向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面”和“在...下”可包括上和下两个取向。此外,器件也可以包括另外地取向(譬如,旋转90度或其它取向),并且在此使用的空间描述语相应地被解释。
[0027]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通过居中元件连接另一个元件。以下实施例中的“连接”,如果被连接的电路、模块、单元等相互之间具有电信号或数据的传递,则应理解为“电连接”、“通信连接”等。
[0028]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可以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具有”等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舱底水分离器过滤组件,包括分离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本体包括底座(01)、分离筒本体(08)和透析装置本体(17)以及水泵(12),所述分离筒本体(08)一侧设置有第一清水注入口(04),所述第一清水注入口(04)一端设置有加料搅拌机构,所述分离筒本体(08)和透析装置本体(17)均安装于底座(01)顶端且通过二三级连通管(19)连通;所述加料搅拌机构包括加料箱(24)、驱动电机(25)和加料漏斗(30),所述水泵(12)通过泵座(20)安装于底座(01)顶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舱底水分离器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搅拌机构还包括搅拌杆(26)、搅拌叶(27)、把手(28)、密封盖(29)和开关阀(31),所述加料箱(24)固定连通于第一清水注入口(04)一端,所述加料箱(24)远离第一清水注入口(04)的一侧固定连通有第二清水注入口(04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舱底水分离器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25)安装于加料箱(24)顶端一侧,所述搅拌杆(26)设置于驱动电机(25)输出轴底端,所述搅拌叶(27)安装于搅拌杆(26)底端且靠近加料箱(24)内腔底端,所述加料漏斗(30)设置于加料箱(24)顶端靠近驱动电机(25)的一侧,所述密封盖(29)设置于加料漏斗(30)顶端,所述把手(28)设置于密封盖(29)顶端,所述开关阀(31)设置于加料漏斗(30)内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舱底水分离器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筒本体(08)和透析装置本体(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中舟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