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位自动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9000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位自动检测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油管与第二油管,所述第一油管的底部与第二油管的底部通过连通器连接,所述连通器一端的底部正对第一油管的进油端设置有加油管路与放油管路,所述第二油管的进油端远离加油管路与放油管路设置在连通器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油管内部设置有第一油位传感器,所述第二油管中设置有第二油位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自动精确检测油位以及油位误差值,避免了人工监测带来的人为监测误差超标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油位以及油位误差值的检测精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位自动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油位检测装置的
,具体为一种油位自动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油位传感器进行功能性试验时,现多采用泵或压缩空气驱动燃油通过三通阀进入模拟油管中,再读取模拟油管上刻度尺读数来确定油位高度。此过程中每个操作人员的读数时需要站在梯子上使视线与油面齐平,增加了操作人员劳动强度,且每个操作人员读数存在有误差。在同时试验的油位传感器数量较多时,容易使得燃油溢出模拟油管,造成污染与浪费,且后续清洁增加了操作人员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位自动检测装置,能够实现对油位以及油位误差进行自动精确测量,避免人工测量带来的人为监测误差超标的问题。
[0004]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油位自动检测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油管与第二油管,所述第一油管的底部与第二油管的底部通过连通器连接,所述连通器一端的底部正对第一油管的进油端设置有加油管路与放油管路,所述第二油管的进油端远离加油管路与放油管路设置在连通器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油管内部设置有第一油位传感器,所述第二油管中设置有第二油位传感器。
[0006]第一油管与第二油管的底部均为进油端,且第一油管的进油端与第二油管的进油端齐平设置在连通器顶部两端。连通器一端底部正对第一油管的进油端设置有加油管路与放油管路,而第二油管的进油端则远离加油管路与放油管路设置。外部油泵通过加油管路向连通器进行加油,由于加油管路的出油端正对第一油管的进油端设置,则在外部油泵的油压作用下,使得第一油管中的油位液面总是高于第二油管中油位液面。当第一油管中的油位达到预设的油位高度时,加油管路关闭停止加油。此时第一油管中的油液在重力和连通器的作用下流向第二油管,使得第一油管与第二油管中的油位趋于齐平。在第一油管的油位自然下降的过程中,加油管路再次开启并进行小流量注油,向第一油管与第二油管中注油,使得第一油管中的油位再次达到预设的油位高度。然后加油管路关闭,第一油管中的油液在重力与连通器的作用下再次朝向第二油管流动。多次重复上述步骤,直到第一油管与第二油管中的油位齐平,并且与预设的油位高度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的阈值,即表明加油完成。计算此时第二油管中的油位高度与预设的油位高度之间的差值,即得到油位误差值。
[0007]油位误差值测量完成后,放油管路开启,即可将第一油管与第二油管中的油液排出。
[0008]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油管的长度大于第二油管的长度。
[0009]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连通器的一端底部设置有注油三通管,所述注油三通管的出油端正对第一油管的进油端设置,所述注油三通管的第一进油端连接加油管路,所述注油三通管的第二进油端连接放油管路。
[0010]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加油管路包括加油三通管、大流量加油管、小流量加油管,所述加油三通管的出油端与注油三通管的第一进油端连接,所述加油三通管的大流量进油端连接有大流量加油管,所述大流量加油管上设置有大流量加油电磁阀;所述加油三通管的小流量进油端连接有小流量加油管,所述小流量加油管上设置有小流量加油电磁阀。
[0011]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放油管路包括放油三通管、大流量放油管、小流量放油管,所述放油三通管的出油端与注油三通管的第二进油端连接,所述放油三通管的大流量放油端连接有大流量放油管,所述大流量放油管上设置有大流量放油电磁阀;所述放油三通管的小流量放油端连接有小流量放油管,所述小流量放油管上设置有小流量放油电磁阀。
[0012]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采集电路、第二采集电路,所述第一采集电路与第一油位传感器连接用于采集第一油位传感器的油位读数;所述第二采集电路与第二油位传感器连接用于采集第二油位传感器的油位读数。
[0013]上述第一采集电路与第二采集电路均采用的常规的油位信号采集电路,且上述第一采集电路与第二采集电路不是本技术的改进点,故第一采集电路与第二采集电路的具体电路结构与采集原理在此不再赘述。
[0014]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油位传感器的油位测量精度与第二油位传感器的油位测量精度大于等于万分之五。
[001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通过设置平行的第一油管与第二油管,并在第一油管中设置第一油位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油管中的油位,在第二油管中设置第二油位传感器用以检测第二油管中的油位,同时在第一油管与第二油管的底部设置连通器使得第一油管与第二油管连通,同时在连通器的底部一端正对第一油管的进油端设置加油管路与放油管路,进而在加油测量的过程中,使得第一油管中的油位始终处于高于第二油管的状态,并在连通器的作用下,使得第一油管的油液自发流量第二油管,通过控制加油管路的通断与加油流量,进而使得第一油管与第二油管中的油位最终齐平并与预设的油位高度之间的差值达标,进而自动得到精确的油位误差值,避免了人工监测带来的人为监测误差超标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油位以及油位误差值的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1

第一油管;2

第二油管;01

第一油位传感器;02

第二油位传感器;3

连通器;4

大流量加油电磁阀;5

小流量加油电磁阀;6

大流量放油电磁阀;7

小流量放油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实施例1:
[0020]本实施例的一种油位自动检测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油管1与第二油管2,所述第一油管1的底部与第二油管2的底部通过连通器3连接,所述连通器3一端的底部正对第一油管1的进油端设置有加油管路与放油管路,所述第二油管2的进油端远离加油管路与放油管路设置在连通器3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油管1内部设置有第一油位传感器01,所述第二油管2中设置有第二油位传感器02。
[0021]连通器3的顶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接口与第二螺纹接口,第一油管1的底端设置有与第一螺纹接口螺纹对接的第一螺纹接头,第二油管2的底端设置有与第二螺纹接口对接的第二螺纹接头。第一油管1的顶部插装有延伸至第一油管1内部的第一油位传感器01,第二油管2的顶部插装有延伸至第二油管2内部的第二油位传感器02,且第一油位传感器01与第二油位传感器02的低量程齐平设置。第一油位传感器01通过第一线缆与第一采集电路连接,第二油位传感器02通过第二线缆与第二采集电路连接。
[0022]连通器3的底部的一端正对第一油管1的进油端设置有加油管路与放油管路,第二油管2的进油端则远离与加油管路与放油管路设置。通过加油管路向连通器3中加油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位自动检测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油管(1)与第二油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管(1)的底部与第二油管(2)的底部通过连通器(3)连接,所述连通器(3)一端的底部正对第一油管(1)的进油端设置有加油管路与放油管路,所述第二油管(2)的进油端远离加油管路与放油管路设置在连通器(3)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油管(1)内部设置有第一油位传感器(01),所述第二油管(2)中设置有第二油位传感器(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位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管(1)的长度大于第二油管(2)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位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器(3)的一端底部设置有注油三通管,所述注油三通管的出油端正对第一油管(1)的进油端设置,所述注油三通管的第一进油端连接加油管路,所述注油三通管的第二进油端连接放油管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位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油管路包括加油三通管、大流量加油管、小流量加油管,所述加油三通管的出油端与注油三通管的第一进油端连接,所述加油三通管的大流量进油端连接有大流量加油管,所述大流量加油管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学洋冷斌龙万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泛华航空仪表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