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内镜水囊注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8535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声内镜水囊注水装置,属于超声内镜辅助装置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液路管道、连接在管道上的液路元件、控制器。液路元件包括供水装置、泵、流量计、单向阀和三位三通电磁阀。供水装置包括回收水箱和供水水箱,回收水箱回水管与供水水箱出水管通过三通与泵连通,泵的另一端通过三通分成并联的注水管段和回水管段,并在两管段末端通过三位三通电磁阀与壳体上的注水接口连通。在注水管段上设有第三单向阀、压力传感器和流量计,在回水管段上连接有第四单向阀。在供水水箱的出水管路和回收水箱的回水管路上分别设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该装置可实现水囊的注水和排水,不必借助外部排水装置且对水压流量控制更精准。制更精准。制更精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声内镜水囊注水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超声内镜辅助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超声内镜水囊注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自1956年首次使用超声内镜经直肠腔诊断前列腺疾患,从而开创超声内镜的临床应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超声内镜已经广泛应用在临床诊断和治疗。在超声检测过程中,若两种介质的声特性阻抗相差越大,超声波的反射就越强,很难清晰看到脏器图像。因此,为了获得清晰的超声内镜图像,需要在超声内镜探头和人体器官官腔壁间填充第三种介质,这种介质在临床中通常为脱气水。为了在超声探头和病灶间形成稳定良好的声场,水囊法是目前临床中最为常用的方法。
[0003]水囊注水需要专门的装置,在目前现有装置中,注水流量控制不理想,注水量通常需要通过医生的经验判断,但这容易造成注水量过多或过少的问题,从而对检查结果造成影响。另外,流量过大容易造成短时压力过大,进而出现水囊爆裂的危险。即便水囊不爆裂,短时间体积的快速增大也很有可能对患者的患处造成伤害。此外,在注水过程中,水温过高或者过低都影响患者检查过程中的感受,控制不好会增加患者的痛苦。
[0004]超声检查完毕后,水囊中的水需要及时排出,现有的注水装置中部分缺少排水机构,或者虽具有排水机构,但排水机构与注水机构为两套系统,两个装置或两套系统明显增加了装置的制造成本。例如,现有专利CN 208808668 U为解决内镜注水装置流量控制问题,公开了一种用于超声内镜检查的智能注水装置。该装置通过微控制器、微型水泵、流量计等机构控制水囊注水量,能够较好地解决水囊供水量的控制问题,但该专利并没有测压装置来获得水囊中的压力变化情况,由于患者身体条件以及病灶部位具体情况的不同,压力检测的缺失难免会对检测的准确性造成一定影响。同时,该装置也缺少排水系统,检查完毕水囊排水存在问题。
[0005]目前的水囊注水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单一,缺少将以上功能集成在一起的综合装置,为超声内镜检查过程中提供更加稳定的声场,提高超声检查效率,减少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本技术旨在全部或部分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如下技术问题:
[0008]现有超声内镜注水装置存在的结构功能单一、缺乏排水系统,需要借助额外的排水设备进行排水,以及虽对注水流量有所控制,但缺乏对水囊管路进水压力的监控,导致无法实现水囊进水量和进水压力的综合控制的问题。
[0009](二)技术方案
[00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超声内镜水囊注水装置,所采取的具
体技术方案如下:
[0011]一种超声内镜水囊注水装置,包括安装在装置壳体内的液路管道、连接在管道上的液路元件、以及监测控制液路元件的控制器19;所述液路元件包括供水装置、泵、流量计18和阀。其中,所述阀包括多个单向阀和一个三位三通电磁阀16;供水装置包括通过管道连通的回收水箱6和供水水箱8,回收水箱6的回水管与供水水箱8的出水管通过三通与泵连通;液路管道在泵的另一端通过三通分成并联的注水管段和回水管段,并在两管段末端通过三位三通电磁阀16与壳体上的注水接口3连通,以为内镜水囊注水或排水。在注水管段上连接有第三单向阀14、压力传感器17和流量计18,在回水管段上连接有第四单向阀15;在供水水箱8的出水管路和回收水箱6的回水管路上分别设有第一单向阀9和第二单向阀11。
[0012]优选地,在所述供水水箱8底部设有加热底盘23,在加热底盘23上方设有温度传感器24和水位传感器21。
[0013]更优选地,所述控制器19与泵、三位三通电磁阀16、压力传感器17、流量计18、水位传感器21、加热底盘23、温度传感器24以及壳体上的电源接口5、屏幕电性连接。
[0014]优选地,还设有脱气装置7;所述脱气装置7设置在所述回收水箱6或供水水箱8的内部、或者设置在所述回收水箱6和供水水箱8之间。
[0015]更优选地,所述回收水箱6在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设有一过滤层20。
[0016]更优选地,在回收水箱6和外设的脱气装置7内设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控制器19电性连接。
[0017]优选地,所述装置壳体是由外壳1和上盖2可拆卸固定组成的内空长方体结构;在外壳1同一侧面上固定安装有屏幕、注水接口3和电源接口5。
[0018]更优选地,所述屏幕为触摸屏。
[0019]更优选地,所述屏幕为显示屏,在显示屏旁还设有与控制器19电性连接的多个控制按键。
[0020]优选地,所述泵为蠕动泵12。
[0021](三)有益效果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获得的有益效果为:
[0023]1.本技术所提供的内镜水囊注水装置通过在进水管路上串连连接压力传感器和流量计,综合控制注水流量和注水压力。既可以保证检测过程中水囊充盈,又能有有效防止注水过多或过少影响检查结果,提升检查结果准确性,缩短检查时间。
[0024]2.本技术所提供的内镜水囊注水装置通过三位三通电磁阀、多个单向阀等液路元件形成并联的注水管段和排水管段,再结合设置于二管段上游的蠕动泵及不同单向阀的开合,实现注水排水装置一体化,将注水装置与排水装置集成在一体。避免在排水时使用额外的抽吸装置,既实现了产品的多功能化,又节约了设备成本和操作成本。
[0025]3.本技术所提供的内镜水囊注水装置在收回的脱气水进入回收水箱后,通过过滤、脱气等处理,实现箱内水循环利用,既可以节约用水,又可以节约每检测一次都需加水的工序。
[0026]4.本技术所提供的内镜水囊注水装置液路上的各元件(如回收水箱、蠕动泵、压力传感器、流量计等)与控制器连接,操作人员可借助触摸屏通过控制器对各元件进行控制,实现整个供水装置的集成化。
[0027]5.本技术注水装置的供水水箱具有加热保温功能,可使得水温适合检查,减少因温度不适导致的病患痛苦。同时,供水水箱具有水位检测功能,能够监测并通过控制器、显示屏或集成的蜂鸣器提醒操作者及时加水。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的超声内镜水囊注水装置的整体装配结构示意图(其中上盖上移未扣合)。
[0029]图2为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的超声内镜水囊注水装置去除上盖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的超声内镜水囊注水装置注水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4为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的超声内镜水囊注水装置水囊排水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5为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的超声内镜水囊注水装置回收水箱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3]图6为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的超声内镜水囊注水装置供水水箱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4]图7为本技术超声内镜水囊注水装置中使用的三位三通电磁阀结构简图。
[0035]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内镜水囊注水装置,包括安装在装置壳体内的液路管道、连接在管道上的液路元件、以及监测控制液路元件的控制器(19);所述液路元件包括供水装置、泵、流量计(18)、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包括多个单向阀和一个三位三通电磁阀(16);供水装置包括通过管道连通的回收水箱(6)和供水水箱(8),回收水箱(6)的回水管与供水水箱(8)的出水管通过三通与泵连通;液路管道在泵的另一端通过三通分成并联的注水管段和回水管段,并在两管段末端通过三位三通电磁阀(16)与壳体上的注水接口(3)连通,以为内镜水囊注水或排水;在注水管段上连接有第三单向阀(14)、压力传感器(17)和流量计(18),在回水管段上连接有第四单向阀(15);在供水水箱(8)的出水管路和回收水箱(6)的回水管路上分别设有第一单向阀(9)和第二单向阀(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内镜水囊注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供水水箱(8)底部设有加热底盘(23),在加热底盘(23)上方设有温度传感器(24)和水位传感器(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内镜水囊注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9)与泵、三位三通电磁阀(16)、压力传感器(17)、流量计(18)、水位传感器(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天涯李俊博刘晓光石权潘天宇陈超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国科光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