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凌茵专利>正文

一种超声探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7945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声探头结构,包括探头主体与壳套,探头主体可拆卸式连接在壳套的内部,探头主体的探测面暴露在壳套的外部,壳套的侧壁上且位于探头主体的探测面两侧均可拆卸式连接有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添加耦合剂的探头主体壳套组合装置放置在患者牙槽骨缺损的位置上,双侧挡板分别紧贴牙槽内外两侧牙龈,耦合剂注入牙槽骨缺损位置上方并相对固定于两个挡板、探头主体探测面及周围牙齿之间,从而避免耦合剂的流失致空气进入探测面与骨缺损之间而影响图像质量。骨缺损之间而影响图像质量。骨缺损之间而影响图像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声探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超声探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临床上,以骨粉作为骨引导技术的支架,参与引导骨组织再生修复各种骨缺损已经非常普遍,其中一个主要的领域是牙槽骨缺损的修复。天然牙拔除后短期内牙槽骨的骨量会丧失40%

60%,外伤、牙周病及骨组织疾病等更会加重骨组织的缺损。随着老年化社会的到来,种植牙的需求将日益增加,其面临最大的困难是由上述等因素造成的牙槽骨骨量不足影响种植牙术的进行。
[0003]现今对牙槽骨缺损修复的一般办法是骨粉或诱骨生成材料植骨,修复后成骨化的检测手段主要是通过X线、CT及手术探查,其中前二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放射性及差错率,即影像判断已成骨,但种植探查时仍残余大量骨替代材料,成骨效果不佳的情况,并且对于备孕或怀孕的人群行多次放射性照射是不被接受的。后者需要手术翻瓣暴露骨面,虽然评估效果确切但多次切开探查对于患者而言是极其痛苦的。
[0004]此外,成骨的关键在于血供,血管通过与组织液交换物质来提供营养和处理废物,因此骨缺损的治疗必须基于血管化。目前针对块状骨支架移植后血管化检测的影像学方法主要有PET、放射性核素骨显像(SPECT)、CT及MRI,但由于骨粉移植范围较小,用上述方法检测其血管化非常困难,故临床上至今未有一种较好的方法来检测骨粉修复骨缺损后的血管化。
[0005]超声作为一种具有无创、无辐射、设备体积小、移动方便等优点的技术,能较好地显示人体浅表软组织结构,血行超声造影技术能直接反映器官微血管的灌注。目前市面上探头主体种类繁多但体积较大,难以完全放入患者口中;若经唇面部皮肤扫查,可显示外周牙槽缺损的情况,但对深部或内侧的缺损会因外侧牙槽的遮挡而无法显示。
[0006]为了提高超声检测的适用性,各个厂家也都将小型化、轻型化作为其研究方向之一,但限于目前对牙科超声应用的不足,市面上未开发出一种专门检测牙槽骨缺损修复后血管化、成骨化的口腔高频四维超声造影探头主体及方法。现较小的高频超声探头主体是无法伸入单颗牙齿缺损窿中的,例如GE公司的探头主体尺寸最小可达到1cm
×
2cm,目前可通过注入耦合剂来填补缺损空间的距离,以提高检测精度,但检测进行中耦合剂不可避免的会发生流动,与探头主体之间会再次产生空隙并使患者院感较差。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超声探头结构及检测骨粉血管化、成骨化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声探头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声探头结构,包括壳套与探头主体,所述探头主体可拆卸式连接在壳套的内部,所述探头主体的探测面暴露在壳套
的外部,所述壳套的侧壁上且位于探头主体的探测面两侧均可拆卸式连接有挡板,两个挡板与探头主体探测面之间形成用于填充耦合剂的空间,以便增加探头主体探测面与牙槽骨的贴合度,所述壳套的内部设有用于卡接探头主体与挡板的卡接件。
[0009]优选的,所述挡板包括插接板,所述插接板活动插接在插槽的内部实现与壳套进行可拆卸式连接,插槽开设在壳套的侧壁上,所述插接板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用于防止填充的耦合剂从牙槽骨内流失的挡片。
[0010]优选的,所述卡接件包括弹性片,弹性片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弹性片分布在壳套内侧壁四周,所述弹性片的两端呈钩状弯曲,且所述弹性片的中部呈凹陷状并通过螺栓固定在壳套的内侧壁上,所述弹性片的上端靠近探头主体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凸块,凸块的形状为球型状,所述凸块活动卡接在凹槽的内部用于实现将探头主体固定在壳套的内部,所述凹槽开设在探头主体的侧壁上,所述弹性片的下端受探头主体侧壁的挤压变形而延伸至插槽的内部并活动卡接在卡槽的内部,弹性片的下端卡接在卡槽的内部用于实现将插接板卡接在卡槽插槽的内部。
[0011]优选的,所述探头主体上电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的外端贯穿壳套的侧壁并延伸至外部,通过导线可将探头主体与外部的超声检测设备电连接,以便将探头主体检测的信息传输至外部的超声检测设备中。
[0012]优选的,所述壳套的侧壁上开有供导线向外引出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侧壁上且位于导线的上方卡接有护套。
[0013]优选的,所述壳套的侧壁上且位于导线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柄块。
[0014]优选的,所述壳套的上方设有上护板,所述上护板的下侧面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下端啮合连接在壳套的上侧面上,所述转盘的侧壁上转动套接有转环,所述转环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的内部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内端活动顶压在转盘的侧壁上,所述顶杆的外端设有转柄。
[0015]一种应用超声探头结构检测骨粉血管化、成骨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M1,利用本探头对骨粉移植区分别行二维灰阶、三维灰阶、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查,获得相应超声图像。
[0017]M2:超声造影状态下,不行血行造影,采用本探头对骨粉移植区域分别行二维及三维超声扫查,获得相应超声图像。
[0018]M3:超声造影状态下,采用本探头对骨粉移植区域分别行二维及四维血行超声造影,获得相应实时超声图像及造影参数。
[0019]优选的,在步骤M1、M2和M3中,探头的工作频率范围在7

30MHz,探头内置三维及四维超声造影功能。对于同一检测对象每次超声检测的设备参数必须相同,例如频率,深度、增益等。
[0020]优选的,所述步骤M1、M2和M3在骨粉修复骨缺损术前、后不同时间点多次进行。超声造影剂量在安全范围内未被限制,但同一检测对象每次超声检测的使用剂量必须相同。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1、本技术的探头结构通过向两个挡板与探头主体探测面之间的空间内填充耦合剂,并将其放置在患者牙槽骨缺损的位置上,耦合剂将相对固定于两个挡板、探头主体探测面及周围牙齿之间,从而避免耦合剂的流失致空气进入探测面与骨缺损之间而影响图
像质量。由于耦合剂使探头探测面与骨缺损之间产生了一定的距离,从而减少探头主体匹配层多重反射的干扰,提高超声图像的质量。使用壳套可避免上下咬合的牙齿损伤探头主体,通过护板的设置,可有效避免导线被患者上下咬合的牙齿损伤。
[0023]2、本技术的探头结构通过卡接件使探头主体可拆卸式卡接在壳套内,有利于探头主体从壳套的内部快速拆下,此时从壳套内拆下的探头主体可置于口腔内牙槽骨周围绝大多数位置,特别是牙槽骨舌侧面部分,没有了外层皮肤的阻挡,能直接贴合牙周组织。
[0024]3、本申请的检测方法,浅表高频血行性四维超声造影技术及非血行性三维超声造影状态成像技术应用于牙槽骨缺损修复后血管化、成骨化的检测,是一种首创的应用,其将较传统影像学手段具有无创、无辐射的优势,可为临床提供牙槽骨缺损修复预后的新指标。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探头结构,包括壳套(1)与探头主体(2),所述探头主体(2)可拆卸式连接在壳套(1)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主体(2)的探测面暴露在壳套(1)的外部,所述壳套(1)的侧壁上且位于探头主体(2)的探测面两侧均可拆卸式连接有挡板(4),所述壳套(1)的内部设有用于卡接探头主体(2)与挡板(4)的卡接件(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探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4)包括插接板(401),所述插接板(401)活动插接在插槽(5)的内部,所述插接板(401)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挡片(4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声探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3)包括弹性片(301),所述弹性片(301)的两端呈钩状弯曲,且所述弹性片(301)的中部呈凹陷状并通过螺栓(302)固定在壳套(1)的内侧壁上,所述弹性片(301)的上端靠近探头主体(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凸块(303),所述凸块(303)活动卡接在凹槽(6)的内部,所述弹性片(301)的下端受探头主体(2)侧壁的挤压变形而延伸至插槽(5)的内部并活动卡接在卡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茵谈珺林泽枫
申请(专利权)人:凌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