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提升的机构、门槽施工系统及自提升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57738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提升的机构、门槽施工系统及自提升方法。一种用于门槽施工装置自提升的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提升装置,每个所述提升装置用于提升门槽施工装置的左右方向的对应一侧;所述提升装置包括驱动部件、滚动组件和拉索,所述滚动组件和所述驱动部件均用于连接所述门槽施工装置,所述驱动部件通过对应的所述拉索绕过对应的所述滚动组件并连接对应的吊点,所述驱动部件能够收短和放长所述拉索,所述驱动部件和所述吊点均位于所述滚动组件的上方。其结构简单,容易安装,成本低,且操作方便,能够稳定的提升门槽施工装置;提升门槽施工装置时,提升效率高、周期短、能够降低提升成本,减少了对现场有限的起重资源的占用。成本,减少了对现场有限的起重资源的占用。成本,减少了对现场有限的起重资源的占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提升的机构、门槽施工系统及自提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闸门门槽的施工
,特别是一种自提升的机构、门槽施工系统及自提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需要施工闸门和用于安置闸门的门槽。在采用施工装置施工门槽时,需要从下向上不断浇筑混凝土,随着混凝土的不断浇筑,混凝土仓面会不断升高,直到达到门槽施工装置的顶部,门槽施工装置也需要升高,才能够继续施工门槽。
[0003]现有门槽施工装置的提升方式有:一是通过大型起重设备去提升门槽施工装置,因门槽施工部位的起重资源较少,且门槽施工装置较重,通过这种方式会浪费大量起重资源,且吊装十分不便;二是通过千斤顶来对门槽施工装置进行顶升,但当门槽施工装置提升的高度较高时,现有通过千斤顶顶升的方式需要不断向上吊装千斤顶,并将千斤顶固定安装在指定高度上,其操作方式和升降方式比较复杂,每次提升的行程短、速度慢,且需要占用大量的现场施工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对门槽施工装置的提升方式存在:占用有限的起重资源、安装复杂和升降方式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自提升的机构、门槽施工系统及自提升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用于门槽施工装置自提升的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提升装置,每个所述提升装置用于提升门槽施工装置的左右方向的对应一侧;
[0007]所述提升装置包括驱动部件、滚动组件和拉索,所述滚动组件和所述驱动部件均用于连接所述门槽施工装置,所述驱动部件通过对应的所述拉索绕过对应的所述滚动组件并连接对应的吊点,所述驱动部件能够收短和放长所述拉索,所述驱动部件和所述吊点均位于所述滚动组件的上方。
[0008]闸门施工时,需要对闸门左右两侧的门槽进行施工,门槽施工装置的左右两侧用于对应施工闸门左右两侧的门槽。本方案的自提升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提升装置,门槽施工装置的左右两侧各自通过至少一个提升装置进行提升,门槽施工装置的左侧和右侧的提升装置的数量和位置分别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以便来保证门槽施工装置的左右两侧能够同时受力而平衡的向上提升。
[0009]本方案中,吊点可以是已浇筑门槽上的金属结构埋件,如门槽轨道等,也可以是已浇筑门槽的混凝土,或者是环境四周高于滚动组件且具有固定能力的点。拉索绕过所述滚动组件且其两端分别是吊点和驱动部件,滚动组件与拉索之间无相对位移,能够避免拉索受摩擦严重而损坏,且采用滚动组件,能够提高提升装置提升门槽施工装置时的稳定性。当通过所述驱动部件来收紧所述拉索的时候,所述驱动部件和所述吊点均位于所述滚动组件
的上方,驱动部件作为动力部件为拉索提供收紧力时,拉索向驱动部件的方向收短,且吊点位置不变,使得拉索会对滚动组件提供向上的作用力,使得拉索与滚动组件的接触点会不断升高,即滚动组件会上升,进而带动门槽施工装置的上升;因拉索与滚动组件的接触较为稳定,使得滚动组件的上升较为平稳,能够提高门槽施工装置提升时的稳定性;且驱动部件位于门槽施工装置上,也会跟随门槽施工装置一起上升;当需要分段提升门槽施工装置时,因驱动部件始终高于滚动组件,无需单独通过吊装设备将驱动部件给吊装至指定高度,只需要更换吊点,再次使吊点的高度高于滚动组件,便可以再次提升门槽施工装置,这种操作十分简便,使得门槽施工装置能够随着门槽的向上施工而逐渐提升,且门槽施工装置上升时比较稳定,满足门槽分段向上施工的要求。
[0010]本专利技术所述用于门槽施工装置自提升的机构,其结构简单,容易安装,成本低,且操作方便,能够稳定的提升门槽施工装置;提升门槽施工装置时,提升效率高、周期短、能够降低提升成本。特别针对于需要分段提升门槽施工装置时,其操作非常便捷,施工速度快,减少了对现场有限的起重资源的占用。
[0011]优选的,所述驱动部件、所述滚动组件和所述吊点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驱动部件会提供一个动力点,吊点为一个受力点,滚动组件会提供一个滚动面,通过将上述三者设置在同一个竖直平面内,使得拉索在绕滚动组件的滚动面并两端分别连接于驱动部件和吊点后,拉索整体会为位于竖直平面内,使得门槽施工装置的提升更加稳定和安全。
[0012]优选的,所述滚动组件为滑轮、内外套筒或内外钢管。
[0013]内外套筒是指的内外套设的两个套筒,外套筒能够绕内套筒转动;内外钢管是指内外套设的两个钢管,外钢管能够绕内钢管转动。采用上述滚动组件,其摩擦力小,且便于加工,能够节约成本。
[0014]优选的,所述驱动部件为电动葫芦或卷扬机,在提供相同动力的前提下,其体积小,有利于安装在门槽施工装置上,且便于跟随门槽施工装置一同提升。
[0015]优选的,所述拉索为钢绳或链条,强度大,有利于门槽施工装置使用时的稳定。当拉索为链条时,滚动组件优选链轮式滑轮。
[0016]优选的,所述吊点包括吊耳,所述吊耳用于焊接于已浇筑的门槽的门槽轨道上,所述拉索连接所述吊耳;
[0017]或所述吊点包括所述门槽的已浇筑混凝土的外露钢筋,所述拉索上设有卸扣,所述卸扣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外露钢筋上;
[0018]或所述吊点为预埋在已浇筑混凝土内的定位锥。
[0019]外露钢筋包括已浇筑混凝土仓面预留的钢筋等。采用上述方案,便于将钢索和吊点连接,且连接后使得吊点能够较好的为门槽施工装置提升时提供受力。
[0020]一种门槽施工系统,包括门槽施工装置和上述任一所述的用于门槽施工装置自提升的机构。
[0021]本方案的门槽施工系统,通过在门槽施工装置上安装用于门槽施工装置自提升的机构的滚动组件和驱动部件,并根据门槽施工装置所需提升的高度在已施工的门槽上选择高于滚动组件的吊点,通过拉索绕过门槽施工装置上的滚动组件并两端分别连接驱动部件和吊点,便能够稳定的同时提升门槽施工装置、滚动组件和驱动部件,无需对驱动部件单独提升,其操作方便,能够提高门槽施工装置的提升效率,缩短提升周期,降低提升成本。本方
案的门槽施工系统,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有利于采用门槽施工装置施工门槽。
[0022]优选的,所述门槽施工装置包括两个立柱和若干个连接横梁,两个所述立柱分别对应于左右两侧的所述门槽,两个所述立柱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横梁连接;
[0023]所述滚动组件连接于所述立柱的下部,所述驱动部件连接于所述立柱的上部。
[0024]门槽施工装置采用两个立柱和若干连接横梁组装的结构,便于加工,且其结构稳定,便于施工门槽。通过上述布置方式在立柱上布置滚动组件和驱动部件,能够提高门槽施工装置提升时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驱动部件连接所述立柱的顶部,所述滚动组件连接所述立柱的底部;
[0025]所述驱动部件在所述立柱的顶部的水平位置能够调整,所述滚动组件在所述立柱的底部的水平位置能够调整。将驱动部件设于立柱的顶部、滚动组件设于立柱的底部,提高驱动部件和滚动组件之间的间距,能够进一步提高门槽施工装置提升时的稳定性。通过调整滚动组件位于所述立柱的底部的水平位置、调整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门槽施工装置自提升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提升装置,每个所述提升装置用于提升门槽施工装置(5)的左右方向的对应一侧;所述提升装置包括驱动部件(1)、滚动组件(2)和拉索(4),所述滚动组件(2)和所述驱动部件(1)均用于连接所述门槽施工装置(5),所述驱动部件(1)通过对应的所述拉索(4)绕过对应的所述滚动组件(2)并连接对应的吊点(3),所述驱动部件(1)能够收短和放长所述拉索(4),所述驱动部件(1)和所述吊点(3)均位于所述滚动组件(2)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门槽施工装置自提升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1)、所述滚动组件(2)和所述吊点(3)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门槽施工装置自提升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组件(2)为滑轮、内外套筒或内外钢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门槽施工装置自提升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1)为电动葫芦或卷扬机,所述拉索(4)为钢绳或链条。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所述的用于门槽施工装置自提升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点(3)包括吊耳,所述吊耳用于焊接于已浇筑的门槽(6)的门槽轨道上,所述拉索(4)连接所述吊耳;或所述吊点(3)包括所述门槽(6)的已浇筑混凝土的外露钢筋(61),所述拉索(4)上设有卸扣,所述卸扣用于固定连接所述外露钢筋(61)上;或所述吊点(3)为预埋在已浇筑混凝土内的定位锥。6.一种门槽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槽施工装置(5)和如权利要求1

5任一所述的用于门槽施工装置自提升的机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槽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槽施工装置(5)包括两个立柱(51)和若干个连接横梁(52),两个所述立柱(51)分别对应于左右两侧的门槽(6),两个所述立柱(51)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横梁(52)连接;滚动组件(2)连接于所述立柱(51)的下部,驱动部件(1)连接于所述立柱(51)的上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门槽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1)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智祥郑顺祥彭鹏赵凯黄宏志冯梦林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阿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