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糟辣椒生产用拌盐设备及其拌盐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6602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4 17: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糟辣椒生产用拌盐设备及其拌盐工艺。包括基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糟辣椒生产用拌盐设备及其拌盐工艺,通过转动筒的转动以及搅拌件的转动,使得可以增加转动筒内部辣椒的流动性,使得可以达到对辣椒进行均匀拌盐的效果,并且拌盐后,通过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带动推动板移动,使得推动板对搅拌件,进而由搅拌件带动转动筒旋转,使得转动筒倾斜,进而便可以将转动筒内部的辣椒倒出,此拌盐组件通过双重搅拌,可以增加辣椒的流动性,进而达到均匀拌盐的效果,同时通过下料斗和下料管方便对辣椒和盐进行添加,以及在拌盐后,通过电动伸缩杆带动推动板对搅拌件进行推动,使得搅拌件带动转动筒倾斜,进而方便将搅拌后的辣椒倒出。出。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糟辣椒生产用拌盐设备及其拌盐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糟辣椒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糟辣椒生产用拌盐设备及其拌盐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糟辣椒色泽鲜红,香浓辣鲜,既辣又酸,特有的香、辣、鲜、酸、嫩、咸、脆的独特风味,人们特别喜爱,而且老少皆宜。糟辣椒需要经过发酵制成,比如烹制“鱼香肉丝”、“鱼香茄子”、“糟辣带鱼”、“糟辣脆皮鱼”、“黔味回锅肉”、“鱼包韭菜”、“怪噜饭”时之所必需,还用糟辣椒当作基料制作腌菜、泡菜,制作凉拌菜,制作蘸水,可见糟辣椒在美食中的地位。
[0003]在现有技术中,对糟辣椒生产时,需要使得通过辣椒与盐进行搅拌混合,然后在进行后续的工作,便可以制得糟辣椒,但现有的部分拌盐设备不方便对辣椒进行放置以及拌盐后辣椒的排出,进而导致对辣椒的拌盐比较麻烦。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糟辣椒生产用拌盐设备及其拌盐工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糟辣椒生产用拌盐设备及其拌盐工艺,解决了现有部分拌盐设备不方便对辣椒进行放置以及拌盐后辣椒的排出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糟辣椒生产用拌盐设备,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拌盐组件,所述拌盐组件包括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筒,所述转动筒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搅拌件,所述转动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基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表面套设有拉动弹簧,并且移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拉动盘,所述移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挤压件,所述转动筒的表面套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支撑件,所述转动筒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下料斗。
[0007]优选的,所述转动槽开设于所述基座的内部,所述转动筒的中部偏下位置位于所述转动槽的内部,所述搅拌件一端的驱动件位于所述转动筒的外部,所述转动筒的一端为圆台形。
[0008]优选的,所述传动杆共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传动杆位于所述转动槽的两侧,并且传动杆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所述传动杆转动的转动件,所述基座的一侧设置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位于所述转动筒的下方。
[0009]优选的,所述转动筒位于所述传动杆的上方,并且转动筒与所述传动杆的连接处设置有阻力件,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转动筒的一侧。
[0010]优选的,所述移动杆的一端贯穿所述连接板的左侧且延伸至所述连接板的右侧,所述拉动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拉动盘的表面和所述连接板的表面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挤压件位于所述转动筒的一侧,并且挤压件与所述转动筒转动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连接板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板对称分布在所述转动筒的两
侧,并且两个连接板上的结构相同,所述限位件与所述转动筒转动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基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料管的一端位于所述转动筒的内部,所述下料管与所述下料斗相互连通。
[0014]优选的,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包括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推动板,所述推动板位于所述搅拌件的下方,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基座的表面固定连接。
[0015]一种糟辣椒生产用拌盐设备的拌盐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6]S1:当需要对辣椒进行拌盐时,将需要拌盐的辣椒和盐倒入下料斗的内部,使得辣椒和盐由下料斗的内部流入下料管的内部,然后通过下料管的一端流入转动筒的内部;
[0017]S2:然后使得传动杆带动转动筒旋转,然后再由控制开关控制搅拌件运行,使得搅拌件对转动筒内部的辣椒和盐进行搅拌;
[0018]S3:搅拌完成后,由控制开关控制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向上一端,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向上移动会带动推动板向上移动,推动板向上移动会使得推动板对搅拌件进行推动,使得搅拌件向上旋转,搅拌件向上旋转会带动转动筒向上倾斜,进而会使得转动筒倾斜,进而会使得转动筒内部搅拌后的辣椒流至收集箱的内部。
[0019]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糟辣椒生产用拌盐设备及其拌盐工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糟辣椒生产用拌盐设备及其拌盐工艺,通过下料斗和下料管使得方便对辣椒和盐进行添加,并且由转动筒的转动以及搅拌件的转动,使得可以增加转动筒内部辣椒的流动性,使得可以达到对辣椒进行均匀拌盐的效果,并且拌盐后,通过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带动推动板移动,使得推动板对搅拌件,进而由搅拌件带动转动筒旋转,使得转动筒倾斜,进而便可以将转动筒内部的辣椒倒出,此拌盐组件通过双重搅拌,可以增加辣椒的流动性,进而达到均匀拌盐的效果,同时通过下料斗和下料管方便对辣椒和盐进行添加,以及在拌盐后,通过电动伸缩杆带动推动板对搅拌件进行推动,使得搅拌件带动转动筒倾斜,进而方便将搅拌后的辣椒倒出。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糟辣椒生产用拌盐设备及其拌盐工艺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所示的基座的立体图;
[0023]图3为图2所示的连接板的立体图;
[0024]图4为图1所示的基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标号:1、基座,2、拌盐组件,22、转动槽,23、转动筒,24、搅拌件,25、传动杆,26、连接板,27、移动杆,28、拉动弹簧,29、拉动盘,210、挤压件,211、限位件,212、支撑件,213、下料管,214、下料斗,3、推动组件,31、电动伸缩杆,32、推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7]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糟辣椒生产用拌盐设备
及其拌盐工艺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基座的立体图;图3为图2所示的连接板的立体图;图4为图1所示的基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种糟辣椒生产用拌盐设备,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拌盐组件2,所述拌盐组件2包括转动槽22,所述转动槽2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筒23,所述转动筒2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搅拌件24,所述转动槽2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传动杆25,所述基座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板26,所述连接板2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杆27,所述移动杆27的表面套设有拉动弹簧28,并且移动杆2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拉动盘29,所述移动杆2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挤压件210,所述转动筒23的表面套设有限位件211,所述限位件211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支撑件212,所述转动筒2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下料管213,所述下料管21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下料斗214。
[0028]搅拌件24采用现有技术。
[0029]所述转动槽22开设于所述基座1的内部,所述转动筒23的中部偏下位置位于所述转动槽22的内部,所述搅拌件24一端的驱动件位于所述转动筒23的外部,所述转动筒23的一端为圆台形。
[0030]转动筒23一端设计为圆台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糟辣椒生产用拌盐设备,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拌盐组件(2),所述拌盐组件(2)包括转动槽(22),所述转动槽(2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筒(23),所述转动筒(2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搅拌件(24),所述转动槽(2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传动杆(25),所述基座(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板(26),所述连接板(2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杆(27),所述移动杆(27)的表面套设有拉动弹簧(28),并且移动杆(2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拉动盘(29),所述移动杆(2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挤压件(210),所述转动筒(23)的表面套设有限位件(211),所述限位件(211)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支撑件(212),所述转动筒(2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下料管(213),所述下料管(21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下料斗(2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糟辣椒生产用拌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槽(22)开设于所述基座(1)的内部,所述转动筒(23)的中部偏下位置位于所述转动槽(22)的内部,所述搅拌件(24)一端的驱动件位于所述转动筒(23)的外部,所述转动筒(23)的一端为圆台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糟辣椒生产用拌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25)共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传动杆(25)位于所述转动槽(22)的两侧,并且传动杆(25)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所述传动杆(25)转动的转动件,所述基座(1)的一侧设置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位于所述转动筒(23)的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糟辣椒生产用拌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筒(23)位于所述传动杆(25)的上方,并且转动筒(23)与所述传动杆(25)的连接处设置有阻力件,所述连接板(26)位于所述转动筒(23)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糟辣椒生产用拌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27)的一端贯穿所述连接板(26)的左侧且延伸至所述连接板(26)的右侧,所述拉动弹簧(2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拉动盘(29)的表面和所述连接板(26)的表面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学东胡广芬吴华友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贵三红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