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测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1805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5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抗污损性、准确地测定被测气体流量的流量测定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流量测定装置(20)包括:在副通路(134)内沿着被测气体(2)的流动方向配置的电路板(304);与电路板的一个面(304a)对置配置的支承体(401);和被支承体支承且与电路板的一个面对置,用于测量通过支承体和电路板之间的被测气体的流量的流量传感器(411)。而且,副通路在支承体和电路板的一个面之间具有第一通路部D1,在电路板的另一个面和与其对置的副通路的通路壁面之间具有第二通路部D2,在支承体和与其对置的副通路的通路壁面之间具有第三通路部D3。支承体具有在副通路内面向被测气体的流动方向的第一侧面(407)。体的流动方向的第一侧面(407)。体的流动方向的第一侧面(40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流量测定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例如对内燃机吸入空气的流量进行测定的流量测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作为流量测定装置的例子,公开有专利文献1的技术。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WO2019/049513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专利文献1的流量测定装置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安装在支承体上的流量检测元件在副通路内与通路壁面对置配置,副通路内的流路被支承体分流成流路d1和流路d2,流量测定元件的测量面被配置于流路d1,而流路d2未配置有测量面。
[0008]但是,在水滴、油分等液态污损物混在被测气体中侵入副通路内的情况下,或者在因结露等而附着在通路壁面上的液态污损物沿通路壁面滴落的情况下,污损物可能会直接流入流路d1而附着在流量测定元件上。流量测定元件如果附着有液态污损物,可能会对被测气体流量的测定精度造成影响。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抗污损性、准确地测定被测气体流量的流量测定装置。
[0010]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流量测定装置,其包括能够取入在主通路中流动的被测气体的一部分的副通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其在所述副通路内沿着所述被测气体的流动方向配置;支承体,其在所述副通路内与所述电路板的一个面对置并且在与所述被测气体的流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与所述电路板重叠配置;和流量传感器,其被该支承体支承且与所述电路板的一个面对置,用于测量通过所述支承体和所述电路板之间的所述被测气体的流量,所述副通路包括第一通路部、第二通路部和第三通路部,其中,所述第一通路部在所述支承体和所述电路板的一个面之间具有供所述被测气体通过的第一空隙,所述第二通路部在所述电路板的另一个面和与该电路板的另一个面对置的所述副通路的通路壁面之间具有供所述被测气体通过的第二空隙,所述第三通路部在所述支承体和与该支承体对置的所述副通路的通路壁面之间具有供所述被测气体通过的第三空隙,所述支承体具有在所述副通路内面向所述被测气体的流动方向的侧面。
[0012]专利技术效果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可得到一种能够提高抗污损性、准确地测定被测气体流量的流量测定装置。关于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特征将通过本说明书的描述和附图加以明确。另外,上述以外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将通过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而明确。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表示在内燃机控制系统中使用了本专利技术的物理量检测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系统图。
[0015]图2是物理量检测装置的主视图。
[0016]图3是图2的III方向的向视图。
[0017]图4是物理量检测装置的后视图。
[0018]图5是图2的V方向的向视图。
[0019]图6是物理量检测装置的俯视图。
[0020]图7是物理量检测装置的仰视图。
[0021]图8是图4的VIII

VIII线剖视图。
[0022]图9是图2的IX

IX线剖视图。
[0023]图10是表示将图2所示物理量检测装置的盖拆除后的状态的图。
[0024]图11是表示从图10所示物理量检测装置将电路板拆除后的状态的图。
[0025]图12是表示用树脂部件将图4所示物理量检测装置的开口窗密封之前的状态的图。
[0026]图13是表示电路板组件的正面侧的图。
[0027]图14是表示电路板组件的背面侧的图。
[0028]图15是传感器组件的立体图。
[0029]图16是从图9所示的结构中仅将传感器组件放大的剖视图。
[0030]图17是将图8所示结构的主要部分放大并示意性地表示的图。
[0031]图18是表示图17所示结构的变形例的图。
[0032]图19是表示图17所示结构的变形例的图。
[0033]图20是表示图17所示结构的变形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说明的用于实施专利技术的方式(以下,称为实施例)解决作为实际的产品所期望的各种问题,特别是解决为了作为检测车辆的吸入空气的物理量的检测装置使用而期望的各种问题,起到各种效果。下述实施例解决的各种问题中的一个为上述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部分中记载的内容,另外,下述实施例起到的各种效果中的一个是专利技术效果部分中记载的效果。在下述实施例的说明中,对下述实施例解决的各种问题、进而由下述实施例起到的各种效果进行叙述。因此,下述实施例中叙述的实施例解决的问题、效果也记载了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部分、专利技术效果部分的内容以外的内容。
[0035]在以下的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即使图号不同也表示相同的结构,起到相同的作用效果。对于已经说明的结构,有时在图中仅标注附图标记,省略说明。
[0036]图1是表示在电子燃料喷射方式的内燃机控制系统1中使用了本实施方式的物理量检测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系统图。内燃机10包括发动机气缸11和发动机活塞12,按照该内燃机10的动作,将吸入空气作为被测气体2从空气滤清器21吸入,经由作为主通路22的例如进气体(inlet body)、节气阀体(throttle body)23以及进气歧管24导入发动机气缸11的燃烧室。导入燃烧室的吸入空气即被测气体2的物理量由物理量检测装置20检测,根据该
检测的物理量由燃料喷射阀14供给燃料,并将其与被测气体2一起以混合气体的状态导入燃烧室。在本实施例中,燃料喷射阀14设置于内燃机的进气口,喷射到进气口的燃料与被测气体2一起形成混合气体,经由进气阀15导入燃烧室,燃烧而产生机械能。
[0037]被导入燃烧室的燃料和空气形成燃料与空气的混合状态,通过火花塞13的火花点火而爆炸性地燃烧,产生机械能。燃烧后的气体从排气阀16导入排气管,作为废气3从排气管排出车外。被导入所述燃烧室的吸入空气即被测气体2的流量由开度基于加速踏板的操作而变化的节气阀25控制。燃料供给量基于导入所述燃烧室的吸入空气的流量而被控制,驾驶员能够通过控制节气阀25的开度来控制导入所述燃烧室的吸入空气的流量,从而控制内燃机产生的机械能。
[0038]从空气滤清器21取入并在主通路22中流动的吸入空气即被测气体2的流量、温度、湿度、压力等物理量由物理量检测装置20检测,从物理量检测装置20将表示吸入空气的物理量的电信号输入控制装置4。另外,测量节气阀25的开度的节气阀角度传感器26的输出被输入到控制装置4,进而,为了测量内燃机的发动机活塞12、进气阀15以及排气阀16的位置、状态以及内燃机的转速,旋转角度传感器17的输出被输入到控制装置4。为了根据废气3的状态测量燃料量与空气量的混合比的状态,氧传感器28的输出被输入到控制装置4。
[0039]控制装置4根据物理量检测装置20的输出即吸入空气的物理量和基于旋转角度传感器17的输出而测得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流量测定装置,其包括能够取入在主通路中流动的被测气体的一部分的副通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其在所述副通路内沿着所述被测气体的流动方向配置;支承体,其在所述副通路内与所述电路板的一个面对置并且在与所述被测气体的流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与所述电路板重叠配置;和流量传感器,其被该支承体支承且与所述电路板的一个面对置,用于测量通过所述支承体和所述电路板之间的所述被测气体的流量,所述副通路包括第一通路部、第二通路部和第三通路部,其中,所述第一通路部在所述支承体和所述电路板的一个面之间具有供所述被测气体通过的第一空隙,所述第二通路部在所述电路板的另一个面和与该电路板的另一个面对置的所述副通路的通路壁面之间具有供所述被测气体通过的第二空隙,所述第三通路部在所述支承体和与该支承体对置的所述副通路的通路壁面之间具有供所述被测气体通过的第三空隙,所述支承体具有在所述副通路内面向所述被测气体的流动方向的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倾斜在随着在所述副通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之段晓齐藤直生三木崇裕五来信章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