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51537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包括壳体和换热模组,换热模组包括至少一个换热单体。至少一个换热单体中任一个换热单体包括沿换热器的厚度方向依次叠设的第一换热板、半导体层和第二换热板。第一换热板和第二换热板中每一个换热板均包括沿换热器的厚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换热片和第二换热片,第一换热片周侧设置有第一翻边,第二换热片周侧设置有第二翻边,第一翻边远离第一换热片的一侧和第二翻边远离第二换热片的一侧固定且密封连接,使第一换热片和第二换热片之间形成介质通道。由于第一换热片的第一翻边和第二换热片的第二翻边能分别增加第一换热片和第二换热片在换热器厚度方向上的强度,故该换热器的换热板在不易变形的同时能兼顾轻量化。变形的同时能兼顾轻量化。变形的同时能兼顾轻量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热量交换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换热器是一种能够实现高低温差介质的温度转换的设备,以达到介质降温或者升温的要求,满足生产或者生活的使用。换热器通常可分为板式、管式、翅片式、容积式等。其中,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板在点焊过程中容易产生变形,为避免其产生变形,现有技术中换热器的换热板的板厚需要达到1.0

2.0mm,而较厚的换热板会使得换热器的重量较重。另外,为保证换热器的密封性能,现有技术中换热器的密封件的结构较为复杂,并且,密封件的子零件的数量较多。
[0003]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存在保证不易变形的同时无法兼顾轻量化,以及密封件子零件数量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存在保证不易变形的同时无法兼顾轻量化,以及密封件子零件数量多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换热模组,换热模组包括至少一个换热单体。至少一个换热单体中任意一个换热单体包括沿换热器的厚度方向依次叠设的第一换热板、半导体层和第二换热板。第一换热板和第二换热板中每一个换热板均包括沿换热器的厚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换热片和第二换热片,并且,第一换热片的周侧设置有第一翻边,第二换热片的周侧设置有第二翻边,使得第一换热片和第二换热片均呈碗状。第一换热片和第二换热片相适配,并且第一翻边远离第一换热片的一侧和第二翻边远离第二换热片的一侧固定且密封连接,使得第一换热片和第二换热片之间形成介质通道。其中,半导体层的两侧面分别与第一换热板的第二换热片和第二换热板的第一换热片的外侧面贴合,以通过半导体层的通电状态调节第一换热板的介质通道与第二换热板的介质通道之间介质的热传递状态。
[000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换热片的第一翻边和第二换热片的第二翻边能够分别增加第一换热片和第二换热片在换热器的厚度方向上的强度。相对于呈板状的换热片,呈碗状结构的第一换热片和第二换热片的厚度可以设置的更薄,进而在保证换热板强度要求的同时,使得换热板更加轻量化。同时,介质在换热板内流动时,较薄的换热片还能有效降低穿过换热片所需的热量,以减少换热板和半导体层之间热量交换时的热阻和热损失,提高该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0007]另外,第一换热片和第二换热片之间是通过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固定且密封连接的,即第一换热片和第二换热片之间仅需要通过适当的配合即可完成连接以及密封,从而避免第一换热片和第二换热片之间设置其他密封件,减少该换热器的密封件的子零件数量。
[0008]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在每一个换热板中,介质通道内设置有沿换热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挡板,挡板的一端抵接在换热板的一端的内侧壁上,另一端与换热板的另一端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间隙。并且,沿换热器的厚度方向,挡板的两侧分别抵接在第一换热片和第二换热片的内壁面上,使得介质通道被分隔成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且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通过间隙连通。
[0009]每一个换热板的一端设置有两个连通管道,两个连通管道分别与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连通,以使得来自两个连通管道中其中一个连通管道的介质依次流经第一流道、间隙和第二流道后从另一个连通管道流出。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可将介质通道分隔成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以使得需要换热的介质通过两个连通管道中的其中一个进入换热板内,流经第一流道、间隙和第二流道后从另一个连通管道流出,以完成需要换热的介质的流动换热。
[0011]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换热器,至少一个换热单体包括两个换热单体,两个换热单体分别为第一换热单体和第二换热单体,第一换热单体与第二换热单体在换热器的厚度方向上相对间隔设置,且第一换热单体中第二换热板与第二换热单体中第二换热板相向靠近设置,第一换热单体中第一换热板与第二换热单体中第一换热板背向远离设置
[0012]第一换热单体和第二换热单体中每个换热单体的第一换热板上的两个连通管道均位于换热器的一端,且第一换热单体中第一换热板的第二换热片上设置有与第二换热单体的第一换热板的两个连通管道连通且密封连接的两个导流管道。两个导流管道分别与第一换热单体中第一换热板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连通,以使得来自第一换热单体中第一换热板的两个连通管道中其中一个连通管道的介质还能流经两个导流管道中的其中一个导流管道,并依次流经第二换热单体的第一换热板的第一流道、间隙和第二流道后流经另一个导流管道,并从第一换热单体的第一换热板的两个连通管道中的另一个连通管道流出。
[0013]第一换热单体和第二换热单体中每个换热单体的第二换热板的两个连通管道均位于换热器的另一端,且第一换热单体中第二换热板的第二换热片上设置有与第二换热单体中第二换热板的两个连通管道连通且密封连接的两个第一凸台。两个第一凸台的内腔分别与第一换热单体中第二换热板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连通,以使得来自第一换热单体中第二换热板的两个连通管道中其中一个连通管道的介质还能流经两个第一凸台中的其中一个第一凸台的内腔,并依次流经第二换热单体中第二换热板的第一流道、间隙和第二流道后流经另一个第一凸台的内腔,并从第一换热单体中第二换热板的两个连通管道中的另一个连通管道流出。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换热单体和第二换热单体中每个换热单体的第一换热板上的两个连通管道分别通过两个导流管道连通,以使得第一换热单体和第二换热单体中每个换热单体的第一换热板共同使用同一个介质进入通道和介质流出通道。第一换热单体和第二换热单体中每个换热单体的第二换热板上的两个连通管道分别通过两个第一凸台连通,以使得第一换热单体和第二换热单体中每个换热单体的第二换热板共同使用同一个介质进入通道和介质流出通道。相比于每个换热板上均分别设置用于介质进入和介质流出的两个连通管道,此种设置方式能够使得该换热器的结构更加简单,同时,也可以避免介质从多个管道进入或者流出产生的热量损失。
[0015]另外,相比于每个换热板上的连通管道均位于换热器的一端的设置方式,第一换热单体和第二换热单体中每个换热单体的第一换热板上的两个连通管道均位于换热器的一端,第一换热单体和第二换热单体中每个换热单体的第二换热板的两个连通管道均位于换热器的另一端的设置方式能够减少该换热器的占用空间,使得该换热器内的结构之间更加紧凑,该换热器的体积更小。
[0016]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换热器,第二换热单体中第二换热板的两个连通管道分别设置为两个第二凸台,两个第二凸台分别与两个第一凸台连通且密封连接,并且,第一换热单体中第二换热板的两个连通管道的轴线分别与两个第一凸台、两个第二凸台的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0017]第一换热单体中第一换热板的两个连通管道的轴线分别与两个导流管道、第二换热单体中第一换热板的两个连通管道的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换热模组组装后,第一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换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模组包括至少一个换热单体;所述至少一个换热单体中任意一个换热单体包括沿所述换热器的厚度方向依次叠设的第一换热板、半导体层和第二换热板;所述第一换热板和所述第二换热板中每一个换热板均包括沿所述换热器的厚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换热片和第二换热片,并且,所述第一换热片的周侧设置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二换热片的周侧设置有第二翻边,使得所述第一换热片和所述第二换热片均呈碗状;所述第一换热片和所述第二换热片相适配,并且所述第一翻边远离所述第一换热片的一侧和所述第二翻边远离所述第二换热片的一侧固定且密封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换热片和所述第二换热片之间形成介质通道;其中,所述半导体层的两侧面分别与所述第一换热板的所述第二换热片和所述第二换热板的所述第一换热片的外侧面贴合,以通过所述半导体层的通电状态调节所述第一换热板的所述介质通道与所述第二换热板的所述介质通道之间介质的热传递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每一个所述换热板中,所述介质通道内设置有沿所述换热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挡板,所述挡板的一端抵接在所述换热板的一端的内侧壁上,另一端与所述换热板的另一端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间隙,并且,沿所述换热器的厚度方向,所述挡板的两侧分别抵接在所述第一换热片和所述第二换热片的内壁面上,使得所述介质通道被分隔成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且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通过所述间隙连通;每一个所述换热板的一端设置有两个连通管道,所述两个连通管道分别与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连通,以使得来自所述两个连通管道中其中一个连通管道的介质依次流经所述第一流道、所述间隙和所述第二流道后从另一个连通管道流出。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换热单体包括两个换热单体,所述两个换热单体分别为第一换热单体和第二换热单体,所述第一换热单体与所述第二换热单体在所述换热器的厚度方向上相对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换热单体中所述第二换热板与所述第二换热单体中所述第二换热板相向靠近设置,所述第一换热单体中所述第一换热板与所述第二换热单体中所述第一换热板背向远离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换热单体和所述第二换热单体中每个换热单体的所述第一换热板上的所述两个连通管道均位于所述换热器的一端,且所述第一换热单体中所述第一换热板的所述第二换热片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换热单体的所述第一换热板的所述两个连通管道连通且密封连接的两个导流管道;所述两个导流管道分别与所述第一换热单体中所述第一换热板的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连通,以使得来自所述第一换热单体中所述第一换热板的所述两个连通管道中其中一个连通管道的介质还能流经所述两个导流管道中的其中一个导流管道,并依次流经所述第二换热单体的所述第一换热板的所述第一流道、所述间隙和所述第二流道后流经另一个导流管道,并从所述第一换热单体的所述第一换热板的所述两个连通管道中的另一个连通管道流出;所述第一换热单体和所述第二换热单体中每个换热单体的所述第二换热板的所述两个连通管道均位于所述换热器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一换热单体中所述第二换热板的所述第二换热片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换热单体中所述第二换热板的所述两个连通管道连通且密封连接的两个第一凸台;所述两个第一凸台的内腔分别与所述第一换热单体中所述第二换
热板的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连通,以使得来自所述第一换热单体中所述第二换热板的所述两个连通管道中其中一个连通管道的介质还能流经所述两个第一凸台中的其中一个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宇牛凤仙赵志宇周健潘乐燕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