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盐城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难降解废水深度处理的电催化氧化反应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50071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难降解废水深度处理的电催化氧化反应器装置,包括筒状反应器壳体,壳体顶壁固定设置有螺旋部,螺旋部位于壳体内部,壳体顶壁还固定设置有搅拌部,搅拌部位于螺旋部内部,壳体内侧底部设置有驱动部,驱动部顶端固定连接有清洁部,清洁部位于螺旋部外侧且与螺旋部滑动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能够降低制作成本,同时提高对难降解废水的深度处理效率。理效率。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难降解废水深度处理的电催化氧化反应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解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难降解废水深度处理的电催化氧化反应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催化氧化反应装置在电化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通常情况下,反应装置多为长方体或正方体,电极板多为矩形平板,并采用电极板完全正相对的排列方式。传统的反应装置难以承受较高的操作压力,当操作压力较高时,电解装置内各壁面会承受较大的向外膨胀力,对电解装置的设计承压强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势必会提高制造成本。而且,传统电解反应装置的面体比较低,影响污染物的传质作用和处理效果。特别是采用大流量动态电解工艺时,电解反应装置内容易产生液体死角,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泡沫不能够及时排出,泡沫在电解反应装置中大量聚集造成了电解效率的降低。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占地面积小,反应效率高的电催化氧化反应器装置来处理难降解废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难降解废水深度处理的电催化氧化反应器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达到降低电解装置制作成本、提高电解效率的目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用于难降解废水深度处理的电催化氧化反应器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筒状,所述壳体顶壁固定设置有螺旋部,所述螺旋部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壳体顶壁还固定设置有搅拌部,所述搅拌部位于所述螺旋部内部,所述壳体内侧底部设置有驱动部,所述驱动部顶端固定连接有清洁部,所述清洁部位于所述螺旋部外侧且与所述螺旋部滑动接触。
[0005]优选的,所述螺旋部包括第一螺旋电极和第二螺旋电极,所述第一螺旋电极与所述第二螺旋电极同轴且等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螺旋电极顶端固定连接有阳极导电棒一端,所述阳极导电棒与所述壳体顶壁固定连接,所述阳极导电棒另一端穿过所述壳体顶壁位于所述壳体外侧,所述第二螺旋电极顶端固定连接有阴极导电棒一端,所述阴极导电棒与所述壳体顶壁固定连接,所述阴极导电棒另一端穿过所述壳体顶壁位于所述壳体外侧,所述搅拌部位于所述第一螺旋电极与所述第二螺旋电极内部。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旋电极与所述第二螺旋电极同为左螺旋或同为右螺旋。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旋电极与所述第二螺旋电极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螺旋电极包括螺旋杆,所述螺旋杆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扩展叶,两个所述扩展叶关于所述螺旋杆对称设置。
[0008]优选的,所述搅拌部包括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外侧壁顶部,所述搅拌电机输出轴穿过所述壳体顶壁固定连接有搅拌轴一端,所述搅拌轴另一端与所述壳体底壁转动接触,所述搅拌轴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搅拌杆,若干所述搅拌杆沿所述搅拌轴周向及轴向等间隔设置,所述搅拌轴、所述搅拌杆位于所述第一螺旋电极与所述
第二螺旋电极内部。
[0009]优选的,所述驱动部包括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外侧壁底端,所述旋转电机输出轴穿过所述壳体底壁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壳体底壁转动设置有从动齿圈,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圈相啮合,所述从动齿圈与所述第一螺旋电极、所述第二螺旋电极同轴设置,所述清洁部与所述从动齿圈顶端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清洁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清洁部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螺旋电极、所述第二螺旋电极两侧,其中一个所述清洁部与所述第一螺旋电极滑动接触,另一个所述清洁部与所述第二螺旋电极滑动接触。
[0011]优选的,所述清洁部包括立杆,所述立杆底端与所述从动齿圈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立杆上滑动套设有套环,所述套环靠近所述第一螺旋电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一端,所述连接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清洁块,所述清洁块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一螺旋电极上,所述立杆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0012]优选的,所述立杆靠近所述第一螺旋电极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清洁块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螺旋电极相适配。
[0013]优选的,所述壳体侧壁底部连通有进液管,所述壳体侧壁顶部连通有溢流管,所述进液管与所述溢流管对称设置在所述壳体两侧。
[0014]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15]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壳体为圆筒状,能够承受较高的操作压力,可以应用于高压、大流量情况下的动态电解工艺。螺旋部不仅增加了废水与电极板的有效接触面积,而且,废水在反应器内水流为螺旋前进,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污染物与螺旋电极的接触时间,提高了难降解废水的反应效率。驱动部的旋转电机提高了污染物与螺旋电极之间的传质性能,降低了反应过程液体死角和大量泡沫产生的问题,能够将电解过程中的泡沫及时打碎排出,防止泡沫在电解反应装置中聚集而降低电解效率。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只需要将电源的正负两极与螺旋部电连接即可,简化电解电路,提高电控系统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螺旋电极剖面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清洁块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立杆俯视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串联示意图。
[0023]其中,1、壳体;2、第一螺旋电极;3、第二螺旋电极;4、阳极导电棒;5、阴极导电棒;6、搅拌电机;7、搅拌轴;8、搅拌杆;9、密封壳;10、旋转电机;11、主动齿轮;12、从动齿圈;13、立杆;14、套环;15、连接杆;16、清洁块;17、限位块;18、进液管;19、溢流管;201、螺旋杆;
202、扩展叶;1301、限位凸起;1601、通孔;24、排气口;25、第一刮板;26、第二刮板;27、排泥管;28、排泥阀门;29、排液管;30、陶瓷膜;31、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6]实施例一:
[0027]参照图1

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难降解废水深度处理的电催化氧化反应器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为筒状,壳体1顶壁固定设置有螺旋部,螺旋部位于壳体1内部,壳体1顶壁还固定设置有搅拌部,搅拌部位于螺旋部内部,壳体1内侧底部设置有驱动部,驱动部顶端固定连接有清洁部,清洁部位于螺旋部外侧且与螺旋部滑动接触。
[0028]壳体1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难降解废水深度处理的电催化氧化反应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为筒状,所述壳体(1)顶壁固定设置有螺旋部,所述螺旋部位于所述壳体(1)内部,所述壳体(1)顶壁还固定设置有搅拌部,所述搅拌部位于所述螺旋部内部,所述壳体(1)内侧底部设置有驱动部,所述驱动部顶端固定连接有清洁部,所述清洁部位于所述螺旋部外侧且与所述螺旋部滑动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难降解废水深度处理的电催化氧化反应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部包括第一螺旋电极(2)和第二螺旋电极(3),所述第一螺旋电极(2)与所述第二螺旋电极(3)同轴且等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螺旋电极(2)顶端固定连接有阳极导电棒(4)一端,所述阳极导电棒(4)与所述壳体(1)顶壁固定连接,所述阳极导电棒(4)另一端穿过所述壳体(1)顶壁位于所述壳体(1)外侧,所述第二螺旋电极(3)顶端固定连接有阴极导电棒(5)一端,所述阴极导电棒(5)与所述壳体(1)顶壁固定连接,所述阴极导电棒(5)另一端穿过所述壳体(1)顶壁位于所述壳体(1)外侧,所述搅拌部位于所述第一螺旋电极(2)与所述第二螺旋电极(3)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难降解废水深度处理的电催化氧化反应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电极(2)与所述第二螺旋电极(3)同为左螺旋或同为右螺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难降解废水深度处理的电催化氧化反应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电极(2)与所述第二螺旋电极(3)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螺旋电极(2)包括螺旋杆(201),所述螺旋杆(201)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扩展叶(202),两个所述扩展叶(202)关于所述螺旋杆(201)对称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难降解废水深度处理的电催化氧化反应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部包括搅拌电机(6),所述搅拌电机(6)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1)外侧壁顶部,所述搅拌电机(6)输出轴穿过所述壳体(1)顶壁固定连接有搅拌轴(7)一端,所述搅拌轴(7)另一端与所述壳体(1)底壁转动接触,所述搅拌轴(7)外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搅拌杆(8),若干所述搅拌杆(8)沿所述搅拌轴(7)周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婷婷王维大甄树聪王文豪方学友陈亮延克军郑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