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度可调的髋关节外骨骼康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9852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度可调的髋关节外骨骼康复装置,包括腰带、腰部连接模块、伸缩调节模块、驱动模块、腿部组件以及腿部绑缚模块;所述腰部连接模块与腰带固定连接,伸缩调节模块一端滑动连接在腰部连接模块上,伸缩调节模块另一端与驱动模块固定相连;腿部组件一端与驱动模块转动连接,腿部组件另一端设有腿部绑缚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了柔度可调的腿部组件,通过调节柔性调节链条的柔度,使机构更为紧凑,更密切的贴合人体,减少了传动力的损耗,达到减少人机之间的阻碍内力的目的,此外,可以通过增减驱动杆链节的数目进行长短调节,可以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人群;再者,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了旋扣结构,使得绑缚模块可以更便捷更快速地完成绑紧放松过程,方便穿脱。方便穿脱。方便穿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度可调的髋关节外骨骼康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柔度可调的髋关节外骨骼康复装置,属于康复器械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生活中,长时间站立、负重行走、久坐都会损伤髋关节,而由交通事故、运动损伤、重物砸伤等暴力性伤害造成的髋关节损伤更是严重,会导致患者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后的康复训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目前康复治疗师极度匮乏,因此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时存在周期长、频率低等问题,这会大大延长患者的康复时间,甚至更严重的会造成二次伤害。为了协助医护人员帮助髋关节损伤患者更好地完成康复训练,一种柔度可调的髋关节外骨骼康复装置被迫切需要。
[0003]外骨骼机器人作为康复医疗设备应用于康复训练时可以使康复训练定量化、长效化、规范化,它可以提供有效的运动辅助,帮助患者进行受损神经和肌肉的训练。相对于传统的康复治疗手段,利用外骨骼机器人进行康复训练既节省了医护人员的时间,也可以使患者更及时地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将康复训练模式由传统的治疗师

患者单向灌输式转变为人机交互式。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度可调的髋关节外骨骼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腰带(1)、腰部连接模块(2)、伸缩调节模块、驱动模块、腿部组件以及腿部绑缚模块;所述腰部连接模块(2)与腰带(1)固定连接,伸缩调节模块一端滑动连接在腰部连接模块(2)上,伸缩调节模块另一端与驱动模块固定相连;腿部组件一端与驱动模块转动连接,腿部组件另一端设有腿部绑缚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度可调的髋关节外骨骼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连接模块(2)包括后盖(21)、外壳(22);其中,后盖(21)与腰带(1)固定连接,外壳(22)与后盖(21)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度可调的髋关节外骨骼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调节模块包括伸缩调节件(31)、紧固件(32)、连接杆(33)、快压螺栓(34)以及连接杆固定件(35);其中,伸缩调节件(31)固连在腰部连接模块(2)中,连接杆(33)近端安装在紧固件(32)与伸缩调节件(31)形成的导槽中,通过调节快压螺栓(34)的松紧,调节连接杆(33)在导槽中的位置;连接杆(33)远端与驱动模块固定,且连接杆(33)远端通过连接杆固定件(35)固连在腰带(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度可调的髋关节外骨骼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32)包括第一连接构件、第二连接构件;所述第一连接构件一端插入伸缩调节件(31)中与腰部连接模块(2)固连,第一连接构件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构件一端形成转动副,第二连接构件另一端与伸缩调节件(31)、腰部连接模块(2)通过快压螺栓(34)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度可调的髋关节外骨骼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电机(41)和驱动转接件(42),所述电机(41)定子端固定连接在伸缩调节模块中连接杆(33)远端,驱动转接件(42)固定连接在电机(41)转子端,传递动力。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度可调的髋关节外骨骼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组件包括近端连接件(51)、远端连接件(52)以及中间的柔性调节链条(53),所述柔性调节链条(53)一端通过近端连接件(51)与驱动模块中驱动转接件(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贯斌周健陈新那靖邢亚珊黄英博韩世昌杨春曦王娴张秀峰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