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穿戴的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7451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的一种可穿戴的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下端面左右两侧前后两端均设有滚轮,底板上端面前后两侧均转动连接有齿轮杆,齿轮杆左右端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块,第二转动块上下两端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第四连杆,底板上端面前侧中部通过滑槽板滑动连接有T型杆,T型杆左右两端均滑动连接有L型套,L型套左右端面前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板,第一驱动板下端面通过第一滑杆滑动连接有第一调节板,第一调节板下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二驱动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可根据使用者的身高体型来对整个装置的穿戴尺寸进行调节,适配性高;可对滚轮起到一个紧急制动效果,安全性好。安全性好。安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穿戴的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可穿戴的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偏瘫是指因脑血管意外、脑外伤、脑肿瘤等原因所导致的以半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常见的残疾,据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年发病率为200/100万,每年死于脑卒中者80

100万,存活者中约75%致残,5年内复发率高达41%,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及时抢救治疗,同时制定早期与恢复期的康复治疗程序,积极及早与正确的康复治疗,将使80%的病人的功能明显改善,在康复治疗程序中,患者肢体的康复运动训练治疗非常的重要和关键。
[0003]但是目前的下肢康复训练装置,不便根据使用者的身高体型来对整个装置的穿戴尺寸进行调节,导致适用范围较为有限,适配性较低,并且,目前的下肢康复训练装置使用者在进行移动时,通常需要滚轮来辅助使用者保持平衡,但是,不便对滚轮起到一个紧急制动效果,导致在外力的作用下,可能出现滚轮快速移动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0004]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可穿戴的下肢康复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可穿戴的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下端面左右两侧前后两端均设有滚轮,所述底板上端面前后两侧均转动连接有齿轮杆,所述齿轮杆左右端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块,所述第二转动块上下两端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远离所述第二转动块的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刹车板,所述底板上端面前侧中部通过滑槽板滑动连接有T型杆,所述T型杆左右两端均滑动连接有L型套,所述L型套左右端面前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板,所述第一驱动板下端面通过第一滑杆滑动连接有第一调节板,所述第一调节板下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二驱动板。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驱动板下端面通过第二滑杆滑动连接有第二调节板,所述第二调节板下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球杆,所述球杆下端滑动连接有球形套,所述球形套相互靠近的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脚板,所述脚板前后两侧均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有夹持块,所述脚板内侧下端面中部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斜槽盘,所述斜槽盘前后两侧均通过滑槽和销轴滑动连接有所述夹持块。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斜槽盘后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块,所述第一螺纹块内侧螺纹连接有第四螺纹杆,所述第四螺纹杆后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套,所述第一转动套上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所述脚板,所述脚板上端面左右两侧均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有T型杆,所述T型杆后端面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五连杆,所述第五连杆远离所述T型杆的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块,所述第三转动块中部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所述脚板。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三转动块后端面下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块,所述第二螺纹块内侧螺纹连接有第三螺纹杆,所述第三螺纹杆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套,所述第二转动套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所述脚板,所述T型杆相互靠近的端面前后两侧均通过第二套筒滑动连接有夹持球,左右两侧所述夹持球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所述夹持球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套筒。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调节板上端面前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螺纹连接有所述第二驱动板,所述第一调节板后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上端面转动连接有所述第一驱动板,所述第一螺纹杆通过第四锥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驱动板,所述第一调节板和第二驱动板中部均设有绑带。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L型套相互靠近的端面上下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和通过凹槽块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杆和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中部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上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弧形板,所述第二连杆下端通过销轴滑动连接有所述弧形板,左右两侧所述L型套下端面中部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三套筒和第二凸块杆,所述第三套筒左端面和第二凸块杆右端面均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通过蜗轮和第一转轴啮合连接有滑槽杆,所述第一转轴前端转动连接有所述L型套,所述滑槽杆通过销轴滑动连接有所述第二连杆。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L型套相互远离的端面后侧通过L型杆转动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活塞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所述第一驱动板,所述第一调节板相互远离的端面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活塞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所述第二驱动板。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左侧所述L型套上端面中部通过支撑板转动连接有控制轴,所述控制轴前端面固定连接有拧手,所述控制轴后端转动连接有L型板,所述L型板后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凸块杆,所述控制轴后端面和第一套筒上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和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有所述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凸块杆下端面转动连接有所述底板。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凸块杆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左右两侧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远离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下端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有所述底板,所述齿条通过齿轮啮合连接有所述齿轮杆。
[0015]有益效果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通过使用者将脚部放置在脚板上端,然后转动第四螺纹杆带动第一螺纹块移动,使斜槽盘转动,斜槽盘通过销轴带动两个夹持块相互靠近,将脚部的前后两端夹持住,然后再转动第三螺纹杆带动第二螺纹块移动,使第三转动块转动,第三转动块通过第五连杆带动两个T型杆相互靠近,夹持球将脚部左右两侧夹持住,即可完成脚部的穿戴,然后根据使用者的小腿长度,转动第二螺纹杆带动第二驱动板上升或下降,使第二驱动板的中心轴对准膝关节处,然后根据大腿的长度,转动第三锥齿轮带动第四锥齿轮和第一螺纹杆转动,调节第一调节板与第一驱动板的间距,使弧形板正好对准髋关节,然后转动第三套筒,
第三套筒通过第二凸块杆带动左右两侧的蜗轮转动,蜗轮通过第一转轴带动滑槽杆转动,滑槽杆带动第一连杆转动,第一连杆带动第二连杆转动,调节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夹角的大小,即可调节弧形板的间距,使弧形板对髋关节进行夹持,最后,将绑带与小腿和大腿完成捆绑,即可完成穿戴,从而更便于根据不同使用者的体型来对整个装置进行调节,以完成合适穿戴,进而提高了整个装置的适配性。
[0018]2、通过使用者在行走过程中,滚轮一直处于滚动状态,而当底板因意外情况下的外力作用带动滚轮快速移动时,使用者可以手动转动拧手带动控制轴转动,控制轴通过第二锥齿轮和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一套筒和第一凸块杆转动,第一凸块杆带动第一转动杆转动,第一转动杆带动第三连杆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穿戴的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底板(1)下端面左右两侧前后两端均设有滚轮(2),所述底板(1)上端面前后两侧均转动连接有齿轮杆(51),所述齿轮杆(51)左右端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块(52),所述第二转动块(52)上下两端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第四连杆(53),所述第四连杆(53)远离所述第二转动块(52)的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刹车板(54),所述底板(1)上端面前侧中部通过滑槽板(12)滑动连接有T型杆(13),所述T型杆(13)左右两端均滑动连接有L型套(14),所述L型套(14)左右端面前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板(17),所述第一驱动板(17)下端面通过第一滑杆(21)滑动连接有第一调节板(24),所述第一调节板(24)下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二驱动板(2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穿戴的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板(26)下端面通过第二滑杆(28)滑动连接有第二调节板(29),所述第二调节板(29)下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球杆(30),所述球杆(30)下端滑动连接有球形套(31),所述球形套(31)相互靠近的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脚板(32),所述脚板(32)前后两侧均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有夹持块(33),所述脚板(32)内侧下端面中部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斜槽盘(55),所述斜槽盘(55)前后两侧均通过滑槽和销轴滑动连接有所述夹持块(3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穿戴的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槽盘(55)后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块(56),所述第一螺纹块(56)内侧螺纹连接有第四螺纹杆(62),所述第四螺纹杆(62)后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套(57),所述第一转动套(57)上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所述脚板(32),所述脚板(32)上端面左右两侧均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有T型杆(34),所述T型杆(34)后端面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五连杆(63),所述第五连杆(63)远离所述T型杆(34)的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块(59),所述第三转动块(59)中部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所述脚板(3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穿戴的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动块(59)后端面下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块(61),所述第二螺纹块(61)内侧螺纹连接有第三螺纹杆(60),所述第三螺纹杆(60)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套(58),所述第二转动套(58)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所述脚板(32),所述T型杆(34)相互靠近的端面前后两侧均通过第二套筒(36)滑动连接有夹持球(37),左右两侧所述夹持球(37)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35),所述弹簧(35)远离所述夹持球(3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套筒(36)。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穿戴的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板(29)上端面前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27),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昶荣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玖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