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聊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用压电馈能装置的壳体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9152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01 1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用压电馈能装置的壳体,包括上盖板、定子,所述的上盖板的上方设有上导向座,定子的下方设有下导向座,定子设有支肋,支肋与定子外壁之间设有齿轮传动组件连接腔;齿轮传动组件连接腔用于设置齿轮传动组件、转子;上盖板设置在定子上用于封闭定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定子,利用定子的支肋与定子外壁之间的腔体作为齿轮传动组件连接腔便于连接设置齿轮传动组件、转子;上盖板封闭定子,使相关部件在腔体内运行保持较洁净的工作环境。定子即作为发明专利技术部件,又作为其他部件的安装基础,使本壳体组装的汽车用压电馈能装置的结构相对简单。能装置的结构相对简单。能装置的结构相对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用压电馈能装置的壳体


[0001]本技术涉及能量回收装置,确切地说是一种汽车用压电馈能装置的壳体。

技术介绍

[0002]传统车辆在城市道路与高速公路混合循环工况下,所消耗的能量中仅有18 % ~ 25 % 用于车辆行驶,即用于克服地面和空气阻力。除了发动机热损耗和制动能量损耗外,悬架系统在路面不平度和发动机等激励条件下产生随机振动,随机振动能量会被悬架减振器转化为热能形式消耗掉,也是一个重要的能量损失。因此,对悬架系统消耗的振动能量进行回收,是提高整车的能量利用率,整车经济性和续航里程的关键因素之一。
[0003]压电材料利用正压电效应将外界环境的振动能量转化为电能,具有良好的机电耦合效应,其能量密度是电磁发电的三倍,当车辆悬架系统空间和簧载质量受限制时,基于压电材料的馈能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针对以上问题,当前的研究在馈能过程,压电材料通常与作用物体直接接触,摩擦能量损耗大,馈能装置在工作过程中转动方向频繁改变,造成了大量的惯量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用压电馈能装置的壳体,该壳体用于连接设置压电馈能装置的其他部件,用于汽车悬架系统能量回收。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手段:
[0006]一种汽车用压电馈能装置的壳体,包括上盖板、定子,所述的上盖板的上方设有上导向座,定子的下方设有下导向座,定子设有支肋,支肋与定子外壁之间设有齿轮传动组件连接腔;齿轮传动组件连接腔用于设置齿轮传动组件、转子;上盖板设置在定子上用于封闭定子。
[0007]本技术通过设置定子,利用定子的支肋与定子外壁之间的腔体作为齿轮传动组件连接腔便于连接设置齿轮传动组件、转子;上盖板封闭定子,使相关部件在腔体内运行保持较洁净的工作环境。定子即作为专利技术部件,又作为其他部件的安装基础,使本壳体组装的汽车用压电馈能装置的结构相对简单。
[0008]所述的支肋的顶端设有支架,支架用于连接设置齿轮传动组件的齿轮轴。
[0009]通过设置支架,便于利用支架连接设置齿轮轴。利用齿轮轴连接设置齿轮传动组件的齿轮。
[0010]所述的壳体内设有滚珠螺母,滚珠螺母与丝杆配合,滚珠螺母与齿圈固定连接;丝杆通过滑动轴承和卡环安装在上导向座和下导向座内,丝杆的中间与滚珠螺母配合,丝杆的上端与车架/车身相连接;下导向座下端和车桥相连;滚珠螺母上、下两端通过轴承一设置在定子和上盖板之间;当车架/车身与车桥之间产生直线往复运动时,丝杆做往复直线运动带动滚珠螺母转动,实现往复直线运动向往复旋转运动的转换。
[0011]通过设置上导向座、下导向座,利用其作为丝杆及其他部件的安装基础;定子与上
盖板之间形成安装腔体,安装腔体内自上而下安装齿圈、驱动齿轮组、转子。
[0012]所述的上导向座和下导向座相对的两个内侧面的中心处设有安装槽;滚珠螺母的上端头、下端头连接在安装槽内。
[0013]通过设置安装槽,便于上导向座和下导向座与滚珠螺母之间轴承连接。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说明:1

丝杆、2

上导向座、3

滑动轴承、4

卡环、5

滚珠螺母、6

轴承一、7

支架、8

齿圈、14

上盖板、18

转子、19

定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0017]参见图1可知,本技术的一种汽车用压电馈能装置的壳体,由上盖板14、定子19组成;所述的上盖板14的上方设有上导向座2,定子19的下方设有下导向座25,定子19设有支肋,支肋与定子外壁之间设有齿轮传动组件连接腔;齿轮传动组件连接腔用于设置齿轮传动组件、转子18;上盖板14设置在定子19上用于封闭定子19。
[0018]本技术通过设置定子19,利用定子19的支肋与定子19外壁之间的腔体作为齿轮传动组件连接腔便于连接设置齿轮传动组件、转子18;上盖板14封闭定子19,使相关部件在腔体内运行保持较洁净的工作环境。定子19即作为专利技术部件,又作为其他部件的安装基础,使本壳体组装的汽车用压电馈能装置的结构相对简单。
[0019]所述的支肋的顶端设有支架7,支架7用于连接设置齿轮传动组件的齿轮轴。
[0020]通过设置支架7,便于利用支架7连接设置齿轮轴。利用齿轮轴连接设置齿轮传动组件的齿轮。
[0021]所述的壳体内设有滚珠螺母5,滚珠螺母5与丝杆1配合,滚珠螺母5与齿圈8固定连接;丝杆1通过滑动轴承3和卡环4安装在上导向座2和下导向座25内,丝杆1的中间与滚珠螺母5配合,丝杆1的上端与车架/车身相连接;下导向座25下端和车桥相连;滚珠螺母5上、下两端通过轴承一6设置在定子19和上盖板14之间;当车架/车身与车桥之间产生直线往复运动时,丝杆1做往复直线运动带动滚珠螺母5转动,实现往复直线运动向往复旋转运动的转换。
[0022]通过设置上导向座2、下导向座25,利用其作为丝杆1及其他部件的安装基础;定子19与上盖板14之间形成安装腔体,安装腔体内自上而下安装齿圈8、驱动齿轮组、转子18。
[0023]所述的上导向座2和下导向座25相对的两个内侧面的中心处设有安装槽;滚珠螺母5的上端头、下端头连接在安装槽内。
[0024]通过设置安装槽,便于上导向座2和下导向座25与滚珠螺母5之间轴承连接。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技术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于本技术的权利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用压电馈能装置的壳体,包括上盖板(14)、定子(1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板(14)的上方设有上导向座(2),定子(19)的下方设有下导向座(25),定子(19)设有支肋,支肋与定子外壁之间设有齿轮传动组件连接腔;齿轮传动组件连接腔用于设置齿轮传动组件、转子(18);上盖板(14)设置在定子(19)上用于封闭定子(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压电馈能装置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肋的顶端设有支架(7),支架(7)用于连接设置齿轮传动组件的齿轮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压电馈能装置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设有滚珠螺母(5),滚珠螺母(5)与丝杆(1)配合,滚珠螺母(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遂华立宏李永鑫赵震郭洪强
申请(专利权)人:聊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