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埋有沉降观测点以及里程牌的预制轨道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8575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预制轨道板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预埋有沉降观测点以及里程牌的预制轨道板,所述预制轨道板的板体上预埋有两个沉降观测标志,两个所述沉降观测标志对称布置在所述预制轨道板沿线路方向的中线上且两个所述沉降观测标志分别布置在若干施工孔的两侧;在所述沉降观测标志的一侧预埋有里程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避免沉降观测点打孔安装对既有结构的破坏,保证既有结构的完整性;有效保证沉降观测点的位置精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对预制轨道板所进行的沉降观测的精度;便于施工,结构简单合理,适于推广。适于推广。适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埋有沉降观测点以及里程牌的预制轨道板


[0001]本技术涉及预制轨道板
,尤其是一种预埋有沉降观测点以及里程牌的预制轨道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轨道交通领域的发展,对轨道板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轨道板在运营期间内不免受到盾构管片的影响会发生沉降,因此需要对运营期内的轨道板进行沉降观测,以监测沉降情况,避免因沉降超出安全范围而发生风险。
[0003]目前,在对轨道板进行沉降观测时,需要用于沉降观测点,该沉降观测点后期在轨道板上进行打孔安装,会对既有产生破坏;同时沉降观测点的安装精度也影响了沉降观测的观测精度,如若沉降观测点安装不准或本身位置发生偏移,那么会导致沉降观测失去其监测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预埋有沉降观测点以及里程牌的预制轨道板,通过在预制轨道板上预埋沉降观测标志,避免后期打孔安装对既有结构的破坏,同时对沉降观测标志的预埋位置和结构进行设计,保证沉降观测作业的准确性;此外,在预制轨道板上还预埋了里程牌,便于施工。
[0005]本技术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0006]一种预埋有沉降观测点以及里程牌的预制轨道板,该预制轨道板的板体上设置有沿线路方向布置的承轨台,所述承轨台布置在所述预制轨道板沿线路方向的中线两侧对称位置,在所述预制轨道板沿线路方向中线位置的板体上开设有若干施工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轨道板的板体上预埋有两个沉降观测标志,两个所述沉降观测标志对称布置在所述预制轨道板沿线路方向的中线上且两个所述沉降观测标志分别布置在若干施工孔的两侧;在所述沉降观测标志的一侧预埋有里程牌。
[0007]所述沉降观测标志包括标志头以及标志杆,所述标志头呈半球形结构,所述标志头的直径大于所述标志杆的杆径,所述标志杆预埋在所述预制轨道板的板体的内部,所述标志头凸起于所述预制轨道板的表面。
[0008]所述标志杆沿其杆体长度方向在外壁上开设有若干环槽。
[0009]所述施工孔包括用于浇筑自密实混凝土的浇筑孔以及位于浇筑孔两侧的两个排气孔,两个所述沉降观测标志分别布置在两个所述排气孔的两侧。
[0010]所述标志头和所述标志杆为一体成型结构。
[0011]所述预制轨道板的板体长度为4.7米。
[0012]本技术的优点是:避免沉降观测点打孔安装对既有结构的破坏,保证既有结构的完整性;有效保证沉降观测点的位置精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对预制轨道板所进行的沉降观测的精度;便于施工,结构简单合理,适于推广。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中沉降观测标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0016]如图1

2所示,图中标记1

9分别表示为:预制轨道板1、承轨台2、浇筑孔3、排气孔4、沉降观测标志5、里程牌6、标志头7、标志杆8、环槽9。
[0017]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预埋有沉降观测点以及里程牌的预制轨道板的本体为预制轨道板1,该预制轨道板1铺设在钢轨的下方用于对钢轨进行支撑从而形成轨道交通。如图1所示,在预制轨道板1的板体两侧布置有两排承轨台,两排承轨台2分别与两根钢轨的线路方向相同,每排承轨台均包括若干承轨台2,该承轨台2可通过安装扣件系统等安装固定钢轨。
[0018]如图1所示,预制轨道板1沿线路方向的中线上开设有一个浇筑孔3和两个排气孔4,这两个排气孔4布置在浇筑孔3的两侧,其中浇筑孔3用于向预制轨道板1的板体下方灌注自密实混凝土,以在预制轨道板1的下方与道床基础之间形成自密实混凝土垫层,两个排气孔4则分别在灌注自密实混凝土时进行排气,保证自密实混凝土的浇筑密实度。
[0019]如图1所示,在预制轨道板1上预埋有两个沉降观测标志5,这两个沉降观测标志5均可作为沉降观测作业的沉降观测点,使用沉降观测设备以沉降观测标志5为沉降观测点进行观测,便可了解预制轨道板1的沉降情况;通过在单块预制轨道板1上预埋两个沉降观测标志5,可有效评价该预制轨道板1的沉降程度和沉降方向,例如一个沉降观测标志A处所测得的沉降量大于另一个沉降观测标志B处所测得的沉降量,即可反应为由A处向B处方向的不均匀沉降。
[0020]两个沉降观测标志5对称布置在预制轨道板1沿线路方向的中线上且两个沉降观测标志5分别布置在两个排气孔4的两侧;一方面通过将沉降观测标志5对称布置在预制轨道板1沿线路方向的中线位置可保证沉降观测的结果可有效反应该预制轨道板1的当前情况,同时还便于评价预制轨道板与相邻近的预制轨道板之间的沉降变化情况及相互影响;另一方面将沉降观测标志5布置在排气孔4的外侧,可尽量降低自密实混凝土的水化热对沉降观测标志5的结构产生不良影响,而导致沉降观测标志5的布置位置发生变化甚至结构发生损坏。
[0021]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沉降观测标志5由标志头7、标志杆8这两部分构成,其中标志头7设置在标志杆8的顶部,两者采用一体成型结构以保证其结构强度。标志头7呈半球形结构,该标志头7的直径大于标志杆8的杆径。标志杆8预埋在预制轨道板1的板体的内部,进而实现沉降观测标志5与预制轨道板1之间的固定连接。标志头7凸起于预制轨道板1的表面,使沉降观测作业以该标志头7作为沉降观测点进行沉降观测。
[0022]在本实施例中,在标志杆8的外围均匀分布有两道环槽9,这两道环槽9的槽口均向标志杆8的一侧内凹;在预制轨道板1预制时,该预制轨道板1的混凝土可嵌入环槽9之中,从而提高标志杆8与预制轨道板1之间的连接强度和整体性,进而使预制轨道板1的沉降可施
加在标志杆8上,从而保证沉降观测标志5可准确反映预制轨道板1的沉降情况,同时通过环槽9的设计还可保证沉降观测标志5的安装质量,尤其是保证其始终牢固地安装在设计位置上。
[0023]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预制轨道板1为板长4.7米的单元板,沿线路方向均匀布置若干预制轨道板1对钢轨进行固定支撑。
[0024]虽然以上实施例已经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目的的构思和实施例做了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没有脱离权利要求限定范围的前提条件下,仍然可以对本技术作出各种改进和变换,故在此不一一赘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埋有沉降观测点以及里程牌的预制轨道板,该预制轨道板的板体上设置有沿线路方向布置的承轨台,所述承轨台布置在所述预制轨道板沿线路方向的中线两侧对称位置,在所述预制轨道板沿线路方向中线位置的板体上开设有若干施工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轨道板的板体上预埋有两个沉降观测标志,两个所述沉降观测标志对称布置在所述预制轨道板沿线路方向的中线上且两个所述沉降观测标志分别布置在若干施工孔的两侧;在所述沉降观测标志的一侧预埋有里程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埋有沉降观测点以及里程牌的预制轨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观测标志包括标志头以及标志杆,所述标志头呈半球形结构,所述标志头的直径大于所述标志杆的杆径,所述标志杆预埋在所述预制轨道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俊王宇航钱程刘冬娅王欣怡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