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CFB锅炉汽冷式旋风分离器出口烟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8453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烟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型CFB锅炉汽冷式旋风分离器出口烟道。其技术方案为:一种大型CFB锅炉汽冷式旋风分离器出口烟道,包括汇合烟道,汇合烟道上连接有若干入口烟道,旋风分离器的中心筒通过分离器出口膨胀节与入口烟道连接;所述入口烟道和汇合烟道内均设置有膜式壁,入口烟道上设置有入口烟道环形集箱,汇合烟道上设置有若干汇合烟道环形集箱,入口烟道环形集箱和汇合烟道环形集箱分别与膜式壁连通,旋风分离器的出口集箱通过连接管与入口烟道环形集箱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合理布置膜式壁和环形集箱的大型CFB锅炉汽冷式旋风分离器出口烟道。口烟道。口烟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CFB锅炉汽冷式旋风分离器出口烟道


[0001]本技术属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烟道
,特别涉及一种大型CFB锅炉汽冷式旋风分离器出口烟道。

技术介绍

[0002]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以其高效节能、易于控制污染物排放及燃料适应广等方面的优势,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国内已自主开发出600MW等级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并投入运行。旋风分离器出口烟道作为循环流化床重要的组成部分,旋风分离器出口烟道的主要作用是将烟气稳定地送到尾部烟道进行换热。旋风分离器的出口烟道有绝热式和汽冷式。相比绝热式旋风分离器出口烟道,汽冷式旋风分离器出口烟道的外表温度低、浇注料耗量少、载荷小等优势,且能作为一级受热面参与换热。目前汽冷式旋风分离器出口烟道主要应用在350MW及以下等级的CFB锅炉中,600MW及以上等级的大型CFB锅炉依然应用着绝热式旋风分离出口烟道。
[0003]600MW及以上等级大型CFB锅炉因烟气量巨大,为得到较好的分离效果,往往有六个及以上旋风分离器。若按350MW等级CFB锅炉一个分离烟道对应一个分离器,锅炉布局将变得复杂而不紧凑。因此大型CFB锅炉通常采用一个分离器出口烟道串联多个分离器。600MW及以上等级分离器出口烟道,烟气量会随着旋风分离器出口烟气的汇入而增加,若采用汽冷式会带来较多问题:烟道截面的变化、蒸汽流程的布置、膨胀与支吊的布置等问题,限制了汽冷烟道的工程化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理布置膜式壁和环形集箱的大型CFB锅炉汽冷式旋风分离器出口烟道。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大型CFB锅炉汽冷式旋风分离器出口烟道,包括汇合烟道,汇合烟道上连接有若干入口烟道,旋风分离器的中心筒通过分离器出口膨胀节与入口烟道连接;所述入口烟道和汇合烟道内均设置有膜式壁,入口烟道上设置有入口烟道环形集箱,汇合烟道上设置有若干汇合烟道环形集箱,入口烟道环形集箱和汇合烟道环形集箱分别与膜式壁连通,旋风分离器的出口集箱通过连接管与入口烟道环形集箱连接。
[0007]本技术的若干入口烟道分别将若干旋风分离器的烟气汇合到汇合烟道,使烟道布置更加紧凑。若干入口烟道环形集箱分别将若干旋风分离器上出口集箱的过热蒸汽通入入口烟道的膜式壁,过热蒸汽再依次通过各汇合烟道环形集箱和汇合烟道上的膜式壁。本技术在将若干入口烟道连接到汇合烟道的情况下,合理布置膜式壁和环形集箱,即合理布置蒸汽流程,使得串联多个分离器的出口烟道也能达到外表温度低、浇注料耗量少、载荷小且能作为一级受热面参与换热的效果,适用于600MW及以上等级大型CFB锅炉的多个旋风分离器。
[000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入口烟道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入口烟道分别为第一入口烟道。第二入口烟道和第三入口烟道,汇合烟道包括第一汇合烟道和第二汇合烟道,第一入口烟道和第二入口烟道分别与第一汇合烟道连接,第一汇合烟道和第三入口烟道分别与第二汇合烟道连接;所述第一入口烟道的入口处布置有第一入口烟道环形集箱,第二入口烟道的入口处布置有第二入口烟道环形集箱,第三入口烟道的入口处布置有第三入口烟道环形集箱,第一入口烟道与第一汇合烟道的连接处布置有第一汇合烟道环形集箱,第一汇合烟道和第二汇合烟道连接处布置有第二汇合烟道环形集箱,第二汇合烟道的出口处设置有汽冷烟道出口环形集箱。
[000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入口烟道和第一汇合烟道的截面积比为1:2~1:2.5,第一汇合烟道和第二汇合烟道的截面积比为1:1.5~1:2.5。由于烟气的汇入,适当增大第一汇合烟道和第二汇合烟道的截面积,使烟气在烟道中的流速平稳。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入口烟道环形集箱和第一汇合烟道环形集箱均与第一入口烟道内的膜式壁连通。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入口烟道环形集箱与第二入口烟道的膜式壁连通,第二入口烟道的前膜式壁与第一汇合烟道环形集箱连通,第一汇合烟道环形集箱与第一汇合烟道的上膜式壁和两上侧膜式壁连通;所述第二入口烟道的后膜式壁和两侧膜式壁经弯管后成为第一汇合烟道的下膜式壁和两下侧膜式壁,第一汇合烟道的上膜式壁、两上侧膜式壁、两下侧膜式壁、下膜式壁均与第二汇合烟道环形集箱连通。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三入口烟道与第二汇合烟道的连接处布置有第四入口烟道环形集箱;所述第三入口烟道环形集箱和第四入口烟道环形集箱均与第三入口烟道的膜式壁连通,第四入口烟道环形集箱与第二汇合烟道的下膜式壁连通,第二汇合烟道环形集箱与第二汇合烟道的上膜式壁和两侧膜式壁连通,第二汇合烟道的上膜式壁、两侧膜式壁和下膜式壁均与汽冷烟道出口环形集箱连通。
[001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三入口烟道环形集箱与第三入口烟道的膜式壁连通,第三入口烟道的前膜式壁与第二汇合烟道环形集箱连通,第二汇合烟道环形集箱与第二汇合烟道的上膜式壁和两上侧膜式壁连通;所述第三入口烟道的后膜式壁和两侧膜式壁经弯管后成为第二汇合烟道的下膜式壁和两下侧膜式壁,第二汇合烟道的上膜式壁、两上侧膜式壁、两下侧膜式壁、下膜式壁均与汽冷烟道出口环形集箱连通。
[0014]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入口烟道包括竖直段和水平段,第一入口烟道的水平段、第一汇合烟道和第二汇合烟道的上部平齐或下部平齐。竖直方向膨胀零点设置在烟道上部,则第一入口烟道的水平段、第一汇合烟道和第二汇合烟道的上部平齐时,有助于减少吊杆的种类。第一入口烟道的水平段、第一汇合烟道和第二汇合烟道的下部平齐时,有利于减少金属耗量。
[001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汇合烟道的出口通过汽冷烟道出口膨胀节连接有尾部烟道;所述汽冷烟道出口环形集箱通过汽冷烟道出口连接管与尾部烟道连接。
[001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入口烟道的水平段的下膜式壁、第一汇合烟道的下膜式壁和第二汇合烟道的下膜式壁均布置有吹扫风管。吹扫风管能将烟道内烟尘吹走。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8]本技术在将若干入口烟道连接到汇合烟道的情况下,合理布置膜式壁和环形集箱,即合理布置蒸汽流程,使得串联多个分离器的出口烟道也能达到外表温度低、浇注料耗量少、载荷小且能作为一级受热面参与换热的效果,适用于600MW及以上等级大型CFB锅炉的多个旋风分离器。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实施例1中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实施例1中本技术的主视图;
[0021]图3是实施例2中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实施例2中本技术的主视图。
[0023]图中:1

第一入口烟道环形集箱;2

第二入口烟道环形集箱;3

第三入口烟道环形集箱;4

第一入口烟道;5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CFB锅炉汽冷式旋风分离器出口烟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汇合烟道,汇合烟道上连接有若干入口烟道,旋风分离器(13)的中心筒(17)通过分离器出口膨胀节(15)与入口烟道连接;所述入口烟道和汇合烟道内均设置有膜式壁,入口烟道上设置有入口烟道环形集箱,汇合烟道上设置有若干汇合烟道环形集箱,入口烟道环形集箱和汇合烟道环形集箱分别与膜式壁连通,旋风分离器(13)的出口集箱(16)通过连接管(14)与入口烟道环形集箱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CFB锅炉汽冷式旋风分离器出口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烟道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入口烟道分别为第一入口烟道(4)、第二入口烟道(5)和第三入口烟道(6),汇合烟道包括第一汇合烟道(11)和第二汇合烟道(12),第一入口烟道(4)和第二入口烟道(5)分别与第一汇合烟道(11)连接,第一汇合烟道(11)和第三入口烟道(6)分别与第二汇合烟道(12)连接;所述第一入口烟道(4)的入口处布置有第一入口烟道环形集箱(1),第二入口烟道(5)的入口处布置有第二入口烟道环形集箱(2),第三入口烟道(6)的入口处布置有第三入口烟道环形集箱(3),第一入口烟道(4)与第一汇合烟道(11)的连接处布置有第一汇合烟道环形集箱(8),第一汇合烟道(11)和第二汇合烟道(12)连接处布置有第二汇合烟道环形集箱(9),第二汇合烟道(12)的出口处设置有汽冷烟道出口环形集箱(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型CFB锅炉汽冷式旋风分离器出口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口烟道(4)和第一汇合烟道(11)的截面积比为1:2~1:2.5,第一汇合烟道(11)和第二汇合烟道(12)的截面积比为1:1.5~1:2.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型CFB锅炉汽冷式旋风分离器出口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口烟道环形集箱(1)和第一汇合烟道环形集箱(8) 均与第一入口烟道(4)内的膜式壁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型CFB锅炉汽冷式旋风分离器出口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入口烟道环形集箱(2)与第二入口烟道(5)的膜式壁连通,第二入口烟道(5)的前膜式壁与第一汇合烟道环形集箱(8)连通,第一汇合烟道环形集箱(8)与第一汇合烟道(11)的上膜式壁和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启刚石友王诗行鲁佳易韦立校刘杰黄敏陈红杨虎尹莉余波艾永良苏虎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